“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1950年秋,鸭绿江水波清澈,英华山葱茏叠翠。当年这座城市被称为安东,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在彭德怀的率领下,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军歌,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从这里从容奔赴战场。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孚众望,不畏强暴,打出了国威、军威,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缔造了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与荣光,为世人敬仰,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首热血激荡的军歌,成为中华儿女的永恒记忆。
七十余年弹指过,滚滚江涛依旧,见证了战争中的生死悲欢,见证了时代下的风云剧变。穹宇之下,早已换了人间。
如今,这首军歌再次被唱响。在丹东,有这样一群媒体人,他们背起行囊从这里出发,奔走在全国各地,跋山涉水,只为用镜头记录下那段光荣的历史,记录下伟大的战士、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祖国。
5年来,他们秉持“为历史存证、为英雄留像”的信念,辗转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余个县、乡、村,行程逾20万公里,抢救性采访志愿军老战士600余位,这份记录有一个饱含深情与深意的名字:《铭记》。
《铭记》,为了铭记,更为了前进。
“你还真来啦!”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2019年由丹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宏立策划,丹东广播电视台张萍、张蕾、门庆金等多名记者组成采访制作团队,拍摄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
起初,主创团队成员以为这只是一项普通的基础采访工作,根据下发的采访名单完成采访任务即可。
接过名单,团队成员却在核实时发现,因为资料更新等问题,很多老战士的信息已不准确。打电话、查网站、询问志愿者,才得到来之不易的线索,可是在寻访过程中,“老英雄要么听力不好,要么不会发送定位,我们只能按照他们口中‘你走到第几个路口左转,在哪个路口右转,家门口有棵什么树’这样的描述去找”。
团队成员张蕾清楚地记得,2022年11月8日记者节当天,她去采访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黎平县的老战士杨政辉。贵州多山路,全程需要驱车三个半小时。一大早就出发的张蕾时近中午才到达老人家中。老英雄激动地说:“你还真来啦!”一瞬间,张蕾从老人的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她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寻找,没有辜负老人的等待和期望。
中午时分,室内气闷。张蕾建议将采访安排在一个相对通风开阔的地方进行,老人却把张蕾带到了家门口的一处土坝上。正午阳光之下,老人神情肃穆,告诉张蕾:这里是他当年参军的地方。
就这样,团队主创人员身兼数职——联络员、驾驶员、记录员、摄像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费时费力而又无比感人的采访。渐渐地,这项工作不再“普通”,领命出征变成了主动追寻。主创人员开始主动“自我加码”,位置不重要、途径不重要,目的只有一个,见到那些曾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人。
“讲那些没能回来的人的故事”
在采访中,让团队成员最为感动的是,老战士在讲述中会频频提到战友:“我讲我自己的故事,更要讲那些没能回来的人。”在采访曾任志愿军50军148师政治部宣传科助理员的郑任时,老人说。
1952年11月20日,敌机轰炸了郑任所在的148师后勤野战卫生所,投下了炸弹和燃烧弹。护士王永维为了抢救伤员和百姓,壮烈牺牲。牺牲时,他还背着一位朝鲜大娘,并紧紧握住大娘的手。为了缅怀英雄,朝鲜人民在当地修建了纪念亭,将那座山更名为王永维山。
高中入伍,两度入朝,在战场上见证无数英雄的郑任常常用战士的先进事迹来教育青年、鼓舞士气,为部队的政治宣传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不是英雄,牺牲的人才是英雄!”逝者已矣,无言的英灵更需要被铭记。随着采访的深入,主创人员越来越感受到倾听和记录的价值。
“老人家,我们是从安东鸭绿江畔来的!”这是采访时,《铭记》主创团队成员们最常用的开场白,“祖国人民没有忘记您,安东人民没有忘记您。”
每当听见“安东”二字,老战士们总会两眼放光,小心翼翼整理好胸前一枚枚耀眼的军功章、纪念章,情绪也汹涌起来,记忆回到70多年前的某一天。
“再晚就来不及了”
2020年秋,上海市郊,在时年87岁的韩德彩老将军家中,老人看到张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可把你们盼来了,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句话,老人连说了三遍。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作为志愿军飞行员,19岁的韩德彩于1952年赴朝作战。战斗中,他动作快、进攻猛,靠得近、打得狠,曾击落包括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驾驶的战机在内的敌机5架,击伤1架,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可是如今,当初那个敢于“空中拼刺刀”的英雄,唯一害怕的就是他们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抗美援朝精神“被遗忘”。
采访中,韩德彩撸起裤管指着浮肿的小腿说:“我现在的身体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我今天早上刚扎的利尿针。” 战友一个个离去,耄耋之年的他一直担心“如果有一天大伙儿都不在了,那段历史就没人记得住了”。
老英雄的话让张萍不由得内心酸楚。也就是从那时起,团队成员开始有意识地“与时间赛跑”,“我们能等,老战士们等不了,每一分钟的采访录像,都十分珍贵,都要去‘抢’。”
在张萍参与采访的志愿军老战士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也已80多岁,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目前已经去世。
这些老战士或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刚采访完不久就与世长辞;或因病记忆模糊,很难表述清楚;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讲述自己的故事,就遗憾离世。通过抢救式采访,留下更多历史见证,是抗美援朝老兵的心愿,也是《铭记》的初衷。
对金刚熙老将军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团队特意调整了播出计划,让他看到了他的亲口讲述。两个多月后,老将军去世了。他的女儿给张萍发来微信说:“感谢记者同志,老人最后走得很安详,你的采访让他又重新回忆起光荣岁月,老人感到当兵值得!”
“党对我的培养比我付出的多”
始于情怀,成于坚持。5年间,《铭记》创作团队拍摄素材时长近1000小时,收集整理文字资料、采访笔记超过1000万字。每次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整理采访素材。张蕾说,一些老战士来自南方省市,口音较重,将他们的故事翻译准确,难度可想而知。
最初听不懂,需要当地志愿者翻译。创作团队成员在记录时尽快熟悉当地语言的发音方式和表述习惯,调动一切感官去学习,找到“听力突破口”。后期制作时,哪怕有一个字听不懂、拿不准,都需要反复核对,校准为止。“同期声字幕,是观众正确接收节目内容非常重要的载体,要准确无误,不可马虎。”最长的一次,三人在电脑前一连奋战了四昼夜。
就是在一遍一遍地听、一字一句地抠的过程中,创作团队的成员们突破了“语言关”,与老战士们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张蕾甚至可以用四川话、河南话同老英雄们无障碍交流。
一位又一位老战士,或庄重严肃,或平易近人,目光中透露出一样的坚毅。也是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一次又一次被老战士们的赤子心、战友情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总觉得,党对我的培养,比我付出的更多。”在问及87岁的何世露为什么还坚持宣讲、继续为党工作时,老人显得很平静。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早已将青春和人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他热爱的党和人民。
一位老战士就是一本英雄志。为了能采访、记录更多的志愿军老战士,团队成员往往是一个人一台机器,连轴转。团队成员张蕾最集中的一次寻访,是在49天内去了12个县(市、区),记录、整理、拍摄了60多位志愿军老兵的资料和照片。
采访过程中,保持高度紧张;采访结束后,独自行走在归途中满身疲惫。万家灯火,车水马龙,这不正是无数老战士们用所有的浴血冲锋、无畏战斗拼出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吗?念及此,团队成员又重新满血复活,步履铿锵。
团队成员张萍今年已经56岁,同龄人大多已经转战幕后。她坦言,每当觉得自己的体能和精力到达极限时,就“会用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来激励自己”。她说:“在记者生涯的尾声,能够参与抢救抗美援朝口述历史这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事业,这也使我的记者生涯无限延展,成为我生命中新的起点。”
2020年8月31日,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第一集全媒体推送,至今已播出259集;2023年9月,《铭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图书和音像制品出版发行,被列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工程。
如今,《铭记》纪录片在丹东志愿军公园、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成为“四史”教育的常态化课堂内容。
《铭记》创作团队已经成为联系志愿军老战士的纽带,通过他们,老战士找到了自己当年的战友、烈士家属找到了亲人的墓地,很多志愿者加入到口述资料采集工作中。
2024年6月28日,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授予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辽宁“时代楷模”称号。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更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坐标。
英雄,需要被铭记,是致敬,也是为了凝聚力量砥砺前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要加快抢救性挖掘采访的步伐,还要做好成果转化应用,把《铭记》打造成口述历史品牌工程,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历久弥新、传承永续。”江宏立说。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铭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