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步入快速轨道。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本文将就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的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构想、中国式的现代化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入阐述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以此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概念。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也正是在这次大会上,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不过其内容与十年前稍有调整。在这次人代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尤其是对什么是现代化及怎样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不是很清楚,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走了一些弯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应该如何建设,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必须予以解答的新课题。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不回答清楚,就难以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也很难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目标。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他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3月23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这里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命题。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再次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特点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这两个特点出发。
随着实践与认识的深化,邓小平给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起了一个新名称:“小康”。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他还特别强调,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而且对中国式的现代化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刻阐述。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现代化。1979年3月,邓小平发表讲话指出,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又指出,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同时,他强调,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尤其是在不断出现新问题面前,我们党要加强学习,加强纪律,保证党的统一和战斗力,确保完成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自力更生的现代化。1980年4月,邓小平在接受卢森堡电视台采访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中国既然是个大国,完全依靠外国资金来建设国家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必须立足于自己,也要照顾自己的特点,完全按照别的国家的模式来建设中国是不可能的。当然,邓小平在这里并不是否定对外开放,相反,他再三强调,中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不行。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同时他又强调,我们允许存在差别,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
由上述可知,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不尽相同,它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构想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党就曾对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行过战略设计。1964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并把它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后来成为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战略构想的历史源头。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化,尤其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用20多年时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进而在考虑现代化战略目标时加了限定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到20世纪末,只能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将现代化目标具体化为国民平均收入达1000美元的水平,进入小康状态。这实际是对过去设想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所作的重要修改。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不断完善自己“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战略目标的说法。一是将小康目标划分出一个下限800美元,二是设想分两个10年“翻两番”,以达到小康状态。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要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构想,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小康水平规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小康水平被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到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正式提出和确定下来。小康现代化战略目标,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方向,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动员令。
党的十二大后,随着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也逐步清晰起来。1986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马里总统特拉奥雷时指出,到20世纪末,我们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到1000美元,实现小康社会;21世纪再花30年至50年时间,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年10月,他在会见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时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小康;第二步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那时中国人口估计是15亿,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元,那就意味着中国是中等发达国家,总的国家力量并不弱了。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首次正式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他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下世纪用30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很快被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接受。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这一战略构想正式概括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进程表,使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第一次有了清晰而切实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中国式的现代化实现路径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整体上比较穷,经济底子又薄,教育、科学等方面相对落后。在这样一个国家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且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目标实现路径。
在探索和推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为根本指针,提出在坚持这两大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目标,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发展速度,注重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概括起来看,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实现路径与重点方向,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大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现代化建设也因此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指出,搞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他还说,现在我们有了比较好的国际条件,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也可以取得相当多的国际资金。这个国际条件是我们以前二十年所不具备的。后来的实践也充分表明,正是因为实行了对外开放,中国才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二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离不开市场化取向的全面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的体制模式主要是从苏联学来的,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僵化,调动不了人的积极性。正如邓小平1978年9月在东北视察时的讲话所指出的,我们的体制不适应现代化,不适应新的要求。实现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必须改革上层建筑,改革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无论是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为了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离不开教育与科技发展的支撑。世界经验表明,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1977年5月,尚未正式复出的邓小平对中央有关同志讲: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此后,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出访朝鲜及进行东北视察等场合,反复强调教育与科技对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性作用。恢复高考、改革教育科技管理体制、引进人才、实施“863”计划,无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而且也表现在精神文明上。同样,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的现代化,而且要体现在精神上的现代化,两者缺一不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风气如果坏下去,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导致整个经济变质。因而,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离不开“四化”干部的组织保证。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邓小平提出干部选拔的“四化”标准,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还特别强调,我们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的实践证明,按照“四化”标准选拔的一大批相对年轻的干部,有力地确保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邓小平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全党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