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指导临床面部美容治疗方向,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笔者对1 580名东方魅力女性具有个性特征的面部形态进行比对分析研究,总结出关于面部个性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一般准则,并且发现在面部各种美学形式中,个性美是一种较高的面部美学形式,临床上打造面部个性美应是面部医学美容追求的最重要内容。
[关键词]魅力;女性;面部;个性美;形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4)08-0162-03
Study on the Law of Facial Personality Beauty of Oriental Attractive Women
WANG Yuexing1, LIU Wei2
( 1.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Zhengzhou Mylike Cosmetology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2.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Jiangxi,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direction of clinical facial cosmetology treatment and obtain better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the author analyzed and studied 1 580 Oriental attractive women , and summarized the essence ,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facial personality beauty . In various forms of facial aesthetics , personality beauty is a higher form of facial aesthetics , and clinical creation of facial personality beauty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facial cosmetology treatment.
Key words: charm; female; face; personality beauty; form; aesthetics
关于美学,法国美学家笛卡儿讲:“所谓美和愉快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人们的判断既然彼此悬殊很大,我们就不能说美和愉快能有一种确定的尺度”[1]。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叶朗教授指出:美学不是一门狭隘意义上的精密科学,美学也不是纯粹的思辨哲学[2]。美学史上千年的研究,并没有统一定论,现代美学的指向更倾向于美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评价,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3],美学涉及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对于美学的研究,需要在提高主观审美素养的同时也要对美学的客观部分进行研究和总结。而医疗美容中的美学,是广义美学概念下的一个分支,也遵循广义美学的概念和特征,医疗美容的面部美学,是大众审美层级上的面部形态美学(它并没有达到精英审美的“艺术美学”的层级),然而日常的大众的审“美”刚好贴合临床医美治疗中对于的“美”的认识。笔者从2015年开始对中、日、韩三个国家的1 580名美貌的影视女明星(出生于1940年-2003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面部美学形态特征,因为她们被大众所认可,所以她们面部形态特征的总结可以认为是当下大众的审美方向,笔者把她们定义为东方魅力女性,其面部形态美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医疗美容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在整形美容行业快速发展的现今,就医者对于治疗效果的美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然而现今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来指导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治疗,大多数情况还是主要凭借医生自身主观对于美学的认知来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3-8]。整形美容的治疗本质是健与美的统一,整形美容是一门医学的艺术[9-12],要求对美学形态的把握达到精准的程度,这就要求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要对人体美学进行深入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这是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必备的素质[13-16],使之能达到医美本质要求的医学与美学和谐的统一[17-20]。因人类面部解剖结构的复杂也预示着作为面部的美学内容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面部个性美作为一种比较高的美学形式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笔者近10年来对1 580名美貌的影视女明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角度及不同形态)的具有鲜明面部个性特征的照片(总计5 900张)的美学特征进行总结和汇总,将具有共性美学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东方魅力女性面部形态进行分析:①面部分区以细化局部形态范围,便于对比形态区别;②分析局部形态与整体结果的协调关系特征;③汇总或单独描述局部形态特征、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协调的普遍规则,以及特征性形态的具体形态特点。通过对众多魅力女性面部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了关于面部形态美学共性美和个性美的本质、特征和一些规律,具体如下。
1 面部共性美、个性美的特点和本质
首先,面部个性美必须建立在面部整体标准美的形态基础之上,面部标准形态美的美学特征是:面部形态符合“4+1”的面部共性美普遍规律。“4+1”规律内容包括:①区,面部形态都是以分区形式展现,全面部40个美学分区;②形,每个分区都有各自的美学形态;③度,每个区域都有合适的饱满度;④渡,相邻区域之间要有良好的过渡;⑤“+”的含义,是比例关系、协调性、均衡性和相对对称性;⑥“1”,全面部的均一性,面部个性美是建立在面部共性美标准上的个性特征放大的体现,面部个性美特征是一种特殊的面部形态特征,其本质是偏离于正常形态一定程度的特殊形态。在整体正常形态基础上同时存在这样一个或几个特殊形态,但这些形态要与面部整体形成一个协调、和谐的形态组合体,给人自然协调美的感受,而构成面部个性美主体的共性美形态和彰显个性美的特殊形态共同组成面部个性美的必要部分,其突出的个性特殊形态特征正是面部个性美的“凸显”部分。
2 个性美与丑的关系
个性美的形态特征就是偏离正常形态一定程度的特殊形态,而丑的面部形态特征则是面部形态的大部分或整体形态都明显偏离正常面部形态标准的全面部表现结果,所以,个性美的特殊形态特征与丑的形态特征并无本质区别。然而,个性美和丑的形态特征在最后造成的视觉结果上却有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笔者通过对上述5 900张带有鲜明个性美学特征的面部形态分析后发现:①个性美与丑的形态结果,不在于特殊的形态本身,而在于异常形态的数量;②个性形态结果的美与丑,还在于这些特殊形态以外是否都是正常的标准美学形态。笔者发现,个性美的形态特殊区域数量一般为1~2个,不会达到3个。如果特殊形态区域数量≥3个,就会出现面部整体美学形态明显向丑的方向转化的现象,笔者把这种规律称为个性美的“不三”原则。如果整个面部特殊形态特征数量越多,面部的视觉形态结果就会越丑。综上,具备面部个性美的三个必要条件:①面部个性美必须建立在面部整体多数区域形态特征符合面部标准美学形态基础之上,符合“4+1”面部标准形态规律;②在此形态基础之上,附加1~2个区域的特殊形态;③面部整体形态与面部特殊形态区域之间有完美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3 1 580名东方魅力女性面部美学形式的探讨
笔者在网络上搜索大众知名的影视女明星(中国、日本、韩国)总计2 092名,经初步筛选去除容貌一般者,剩余容貌较好者共计1 580名(年龄段涵盖上世纪40年代到2003年之前的女性),其中韩国105名,日本125名,中国 1 350名,国人中民族覆盖汉、满、蒙、回、藏、维吾尔、苗、白、壮、瑶、彝、土家族等32个民族,笔者发现维吾尔族魅力女性面部形态具有额部、眉弓更凸前的特征,其他民族之间面部形态视觉差别相对较小(虽在形态细节上也各自具有特点);国人中涵盖港澳台大陆女明星在内。笔者将研究对象按各种脸型结合各自面部形态特征进行比对分析汇总发现,现今社会流行的主要面部形态美可以大致分为四种:①网络的审美形态特征(多见于现今年龄较小的女性),一般是全面部圆润、饱满,加上艳丽的五官形态和化妆,这种面部形态称之为网络美(相当于当下所说的幼态脸);②面部形态基本符合全面部标准形态美“4+1”的美学特征,这种面部形态比较平均,无明显凸显部位,相当于平均脸,这种面部形态称为标准美;③面部各区域形态特征完全符合标准美学形态,并且在形态细节表达上达到极致入微的形态标准,这种面部形态称为极致美;④面部多数区域形态都符合“4+1”的标准形态美的基础上,加上1~2个区域的特殊形态,使得面部形成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处在和谐的美学形态关系,称之为个性美。前两种面部美学形态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美学形态,而后两种面部美学形态是医美工作者要努力达到的面部较高的美学形态。
4 面部个性美的打造及评估
面部个性美的打造,要遵循面部个性美的三条原则,在打造全面部标准美形态基础之上,再去强化1~2个个性特征的具体显现,比如:①额结节区域饱满度的增加,显示额部形态更有层次感;②颧骨体区域的饱满,其与周围结构过渡自然,可显示出独有的个性特征。并且要统一协调面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才是面部个性美打造的正确方式。
面部容貌美度评分是一个半定量的主观指标,它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主观评价,因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3]。在主体对客体评价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主体审美素养和客体客观的美两个因素;引入面部容貌美度的概念,是可以相对评价美的程度,它并不是绝对数值,只为它更好反映美的本质因素,也为临床美的打造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和对比。面部容貌美度具体指:面部形态(包含整体形态和局部形态)符合“4+1”美学标准程度和面部各区域形态的美学协调性的综合评估。笔者将东方女性面部容貌美度评估分值范围定义为35~95分。将全面部各个区域(在此将全面部分为12个大区,分别为额区、颞区、眉区、眼区、鼻区、唇区、颏区、眶下区、颧区、颧弓下区、下颌区和颌下区)形态基本符合“4+1”的美学标准的面部形态定义为标准美,评分为75分(审美主体主观界定的分值);如果各个区域形态细节完全符合理想美学形态且整体形态协调性佳的面容称为极致美,评分可以达到95分;在多数区域符合标准美学形态,又具有少数个性特征的综合个性美面部形态特征,并且全面部形态达到协调美者为个性美,评分为76~95分。因为个性美是在标准美的基础之上附加1~2个区域(12个大区其中的)个性特征的共同展现,所以个性美面部容貌美度评分是标准美评分75分基础上加上个性美的美度评分。而在美学评分分值个性美的审美阶段中(75分以上)明显存在着审美主体的审美主观性,可谓各有其理,所以在个性美这个层级上,审美评分的高低并没有可比性,这也充分体现了个性美及审美的多样性。容貌美度评分见表1。
5 面部衰老的形态学描述
面部衰老共性的形态学改变(形态学改变内容包括面部形态的凹陷、松驰、下垂,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形态变化,含形态区域范围的扩大和缩小,区域形态的轻微移位和变形,区域与临近区域形态衔接的异常等)为面部区域形态的“碎片化”,即是面部局部形态的多样化改变,使其失去年轻时的光滑、流畅、饱满的均一性形态,在衰老中的面部形态的“碎片化”正好与面部年轻化的“均一性”特点是完全相反的内容。当然,关于人体个性美学特征还有距离美学的影响因素存在。
6 小结
大众认可的容貌漂亮的女性明星面部特征是现实社会魅力女性的面部特征,它刚好贴合临床医美在治疗中对“美“的认识,因为审美存在主观观念成分在其中,不存在统一标准,因此这种方法是一种更加接近客观美学评判的方法。对于自身审美,是大众群体对于面部美学有大致认识方向,但并不是很精准,不能精细地描述具体的美学形式特点。目前存在着医患审美不统一的问题,作为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大家有义务宣传正确的审美观,引领医疗美容的正确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审美问题造成的医疗纠纷[21-22]。
关于医学审美与整形美容外科治疗的密切关系,在经典的整形外科书籍中都有明确的要求[23-25]。而对于现今流行的几种美学形式,极致美的美学形态和个性美的美学形态特征是面部美学更精细的美学形式表达,打造就医者“千人千面”的面部美学效果,是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的目标,这也需要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自身对美学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从而指导临床,以达到面部更精准美学形态的显现。面部美学是临床治疗的指导方向,所以在关注医疗专业技术提高的同时,也需要美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167.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3]鲍姆嘉通(著).鲍姆嘉通说美学[M].高鹤文,祁祥德编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4,56.
[4]谢祥,赵润蕾,夏有辰,等.北京大学开设“医学美学与大众生活”选修课的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3):152-154.
[5]孙林潮,牛军州,付俊,等.整合医学美容的概念及发展方向之我见[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0):2-5.
[6]张大玲.试论《医学美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129-130.
[7]黄温勉,朱霞艳,陈至立.人文素养视角下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剖析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5):181-184.
[8]李靖,李跃军,吕小星,等.整形外科医师医学美学素养培养模式初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2):114-115.
[9]马志兵.医学美学教育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347.
[10]尹诗璐,赵振民.医学美学教育在整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1):160-162.
[11]刘允怡.外科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1):16-19.
[12]张姗姗,何乐人.西方美术中人体美学的嬗变[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34(1):75-78.
[13]王晓萍.五官科教学中的医学美学教育的作用及发挥策略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2(32):295.
[14]谌程程,张幸存,王元元,等.医学美学教育在整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2):219-
221,234.
[15]朱雯瑾.医学美学在医院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5):143-145.
[16]李丹,惠 瑞.整形外科医师专科培训中的解剖学与美学教育[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2):90-91.
[17]卢萌,蒋海越,杨庆华,等.关于整形外科医学美学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2,28(6):534-535.
[18]谭谦.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是医学-美学-艺术完美结合的使者[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8):785-789.
[19]毕宏达,沈洪兴,赵志青,等.关于整形外科教学中的美学教育[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3):365-368.
[20]郎景和.医学与美学[J].中国医学人文,2018,4(9):17-18.
[21]Ballard T N S, Sando L C, Kasten S J, et al. Successfully integrating research into plastic surgery training programs[J]. J Craniofac Surg, 2015,26(8):2279-2282.
[22]柴琳琳,毕胜,宋雨健,等.整形美容科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12):1254-1256.
[23]Richard J, Warren R.麦卡锡整形外科学.美容分卷[M].范巨峰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
[24]王炜.中国整形外科学.第三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019-2032.
[25]Park D H. Training course to become a plastic surgeon in Korea[J]. Arch Plast Surg, 2020,47(1):1-2.
[收稿日期]2022-12-22
本文引用格式:王跃星,刘伟.东方魅力女性面部个性美的特征及规律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8):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