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2024-08-16 00:0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30期

学习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学习任务群,要求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特殊句式。202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强化教考衔接,考查内容与统编教材紧密衔接。它警示考生要对教材中的古诗文反复咀嚼、举一反三,锻炼自己的积累、迁移能力。

知识整合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翻译为“……(不)是……”。常用的几种形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如:

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同“授”,传授)业解惑(疑惑,疑难问题)也。(《师说》)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没有不是)牛者。(《庖丁解牛》)

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此非所以(用来……的)跨(驾驭,统一)海内、制(制服)诸侯之术(办法,策略)也。(《谏逐客书》)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本、诚、亦、素”等表示肯定判断,加强语气,用“非”“不”表示否定判断。如:

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

知(同“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十二章)

非所以(因为)内交(结交。内,同“纳”)于孺子(儿童)之父母也,非所以要(博取)誉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示判断。如:

固(乃)知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虚妄荒诞),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彭(彭祖)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为妄作(虚妄之谈)。(《兰亭集序》)

(4)无标志的判断句(语义上表示判断)。如: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1)有标志的被动句。①用“为”或“为……所……”表被动。②用“见”或“见……于……”表被动。③用“被”表被动。④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如: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若属(你们)皆且为(被)所虏。(《鸿门宴》)

六艺经传皆通(全面)习之,不拘于(被)时,学于余。(《师说》)

夫圣人者,不凝滞(拘泥,执着)于物。(《屈原列传》)

见犯(受到侵犯、侮辱)乃死,重(更加)负国。(《苏武传》)

虽欲强聒(唠叨不休),终必不蒙见察(被您理解)。(《答司马谏议书》)

信(诚实)而见(表被动)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极小的事),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事物),岂独(只是)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2)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如:

虑壅蔽(被堵塞蒙蔽)则思虚心(使心谦虚)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戍卒叫,函谷(被)举(攻占)。(《阿房宫赋》)

方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容纳)也,故忧愁幽思(苦闷深思)而作《离骚》。(《屈原列传》)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活捉)。(《苏武传》)

一夫作难(起事,首事)而七庙隳(被毁灭)。(《过秦论》)

3.省略句

省略句主要有四种:

(1)省略主语。如:

(烛之武)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2)省略谓语。如:

(轲)欲与(之)俱(往)。(《荆轲刺秦王》)

(3)省略宾语。如:

若舍郑以(郑国)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加彘肩(于盾)上。(《鸿门宴》)

(4)省略介词。如:

敢以(之)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4.宾语前置句

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可以分为下列四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如:

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莫不欲求忠(形容词作名词,忠心的人)以自为(帮助自己),举贤(名词作状语,贤明的人)以自佐(辅佐自己)。(《屈原列传》)

故不我若(比不上我)也。吾又何能为哉!(《种树郭橐驼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当(同“尝”,尝试)察乱何自起?(《兼爱》)

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复驾言(助词,无意义)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

又何以蕃(动词使动,使……繁盛)吾生而(表递进)安(动词使动,让……安定)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以突出强调宾语(“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

句读之(提宾标志)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陈述句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5)特殊词语用作宾语前置。①“相”,动作行为趋向一方时,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形成倒置,可译为“我、你、他(她)”②“见”,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第一人称“我”放在谓语动词前,构成倒置,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充当句子宾语。③“自”,解释为“自己”时,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形式宾语前置。如: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5.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定语也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主要有下列五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如:

崖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当道者。(《登泰山记》)

乃遣武以中郎将(以+官职,凭借……身份)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凡(凡是)长安豪富人为(作为)观游(观赏游览)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雇用)。(《种树郭橐驼传》)

(2)中心词+之+定语+者。如:

宋人有善为不龟(同“皲”,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五石之瓠》)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物之汶汶(浑浊的样子)者乎?(《屈原列传》)

(3)中心语+之+定语。如: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4)中心语+而+定语+者。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5)中心语+数量定语。如:

田百顷,楼阁万椽。(《促织》)

销锋镝(兵刃、箭头),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6.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作为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作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主要有下列三种格式:

(1)动词+以+宾语。如:

加(攻打)之以师旅(军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王无异(意动,以……为异,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树(名词作动词,种)之以桑。(《齐桓晋文之事》)

方(正)其系(捆绑)燕父子以组(绳索)。(《五代史伶官传序》)

请买其方(省略“以”)百金。(《五石之瓠》)

(2)动词+于/乎+宾语。如:

生乎(在,相当于“于”)吾前,其(他们)闻(知道,懂得)道也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浴(洗澡)乎沂,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况吾与子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某则以谓(认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修订)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的事物);九层之台,起于累(同“蔂”,土筐)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

(3)形容词+于+宾语。如:

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劝学》)

当其欣(欣喜)于(对……事物)所遇。(《兰亭集序》)

7.主谓倒装

谓语被置于主语之前,主要出现在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用以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如: 宜(应当)乎百姓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称心快(形容词使动,使……愉快)意,几家能豰(同“够”)?(《与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