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斗致青春

2024-08-16 00:00:00戴曹炜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31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怎样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才会无怨无悔?是安逸享受,虚度韶华;还是踏踏实实,拼搏奋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伟大的精神背后都有坚定的信仰作支撑。“大国工匠”郑志明干了26年的钳工,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利用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手工划线钻孔的位置误差可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任何复杂、精密的设备,他都能准确地完成。以汇流江河为信仰,溪流奔涌不息,故而充满向前的力量;以报效国家为信仰,郑志明从不止步,故而充满磅礴的力量。信仰扎根在心中,行动就能拥有力量!这是于拼搏奋斗中获得的信仰的力量。

突破是破土而出的草、直入天际的松、凌寒盛放的梅。长江第一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举行首航仪式,这标志着长江船舶在清洁能源作为船舶推进动力选用方面应用实现零的突破;华为新一代旗舰手机引发广泛关注,一台手机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本身就传递出一个信号——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不会被外界的压力轻易击倒!突破眼界的局限,就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非凡远见;突破畏缩的心理,就能拥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胆魄。这是于拼搏奋斗中明白的突破的意义。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历练是最好的成长。回想奥运会赛场上的体育健儿们,气场沉稳,一枪决胜负的杨倩;在惊天一举中逆风翻盘的谌利军;跑似疾风,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苏炳添……每一位冠军的诞生都需要经历时间的精心打磨,需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我们在历练中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在历练中拥有探寻真知的睿智,在历练中拥有积极求变的决心,在历练中拥有团结协作的能力……我们在历练中难免会遭遇百般险、千般苦、万般难,但相应地也能积攒“经验值”、增强“战力值”,逐渐成长为不惧风雨、奋力生长的“参天之树”,成长为能堪大任、不负使命的栋梁之材。这是于拼搏奋斗中懂得的历练的价值。

人生在世,当以“拼搏”。青春年少,唯有奋斗!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抓住时间,乘风破浪,享受搏击沧海的乐趣。

无拼搏,不青春!无奋斗,不青春!

【江苏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

点评

这篇作文选材新鲜、典型,材料紧扣作文主旨,体现出论证的严谨性。开篇提出问题,激起读者好奇心,促使其读下去。随后引用大量事例,在二、三、四段中点出我们可以从拼搏奋斗中获取信仰的力量、明白突破的意义、懂得历练的价值,最后回答开头问题,并呼吁大家静下心来抓住时间拼搏奋斗,并发出“无拼搏,不青春!无奋斗,不青春”的倡议,论据能够充分体现时效性、独特性和创新性,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