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年,著名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奇文《桃花源记》,那秀丽的景色和极其平等自由的洞天福地,令世人产生无限睱想和向往不已。现实中的桃花源在哪里?经专家学者多方考证,重庆酉阳桃花源,被认定为中国最吻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
我来到桃花源景区,穿过大酉洞,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山环如盘,林茂稼绿,屋舍俨然,鱼池桑田,人在桥上过,水在脚边流,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情景别无二致。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我念诵着张旭的诗句,行走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景区里有一小岛,名称“桃花岛”,岛上有一座小亭,小池旁,有一个名叫“五柳村”的村落,人们在这里耕田织布,挑担推磨,让我仿若步入东晋田园山野之景,不由让人忆起陶公在《桃花源记》的描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跨过古朴的石桥,路过美池,穿过芭蕉林,微风徐徐,曲水清清,池中有鱼,飘着仙气,环境清幽。继续前行,是桃花源的尽头,分布有磨坊、养蚕坊、酒庄、玉盘仙迹、有字天书、美池、秀才看榜、巴人栈道等景点,这些景点与魏晋生活元素紧密相连,人在其间,仿若躺在《桃花源记》古韵嫣然的字里行间,缠绕在念了千年的桃源梦中,享受世外桃源飘逸走回的浪漫。
再往里走,小桥流水、男女衣着、劳作完毕的老黄牛,还看到了水车,每个画面都令人震撼,我手中的相机就没有停下过,仿佛这里成了自己的归宿一般。复行数十步,一条小河淙淙成韵,几畦禾苗绿意盎然,串串玉米挂在屋檐下排成一道永恒的主题,田园景致浑然天成,展现了日月照耀的远古气息,田园秦居的犬吠,桑梓瓦舍的鸡鸣,极有田村的风味。
我一时恍惚,这里究竟是虚构的实地还是实地的虚构?为什么千百年来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之说如此令世人向往?我想,是因为《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优美环境和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桃花源记》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
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清澈,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洒脱,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姿态,只要你有陶渊明一样的心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争不抢,不要攀比,安然生活,一定能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最美的风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所以,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酉阳,一个在你心中。
(选自《脚步声声:刘诚中华游记散文集》,有删改)
赏读
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留下了美好丰满的想象,那么刘诚的《酉阳桃花源——重庆篇》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恬静的桃花源画卷。
作者笔调自由,表述灵活,将文中和现实的桃花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读者似乎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漫步在桃花源中,享受着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花样情景。
这篇游记不仅写出了桃花源的优美景色,还选取了“桃花岛”这一景点进行重点描写。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呈现桃花源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链接中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途中,无论是怡人的自然风光,还是独特的历史文化,都让人如沐春风、如灌醍醐。你一定也有过旅游的经历,还记得那些令你流连忘返的景致、震撼心灵的感受吗?
请认真回忆,用心思考,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