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2024-08-16 00:00:00沈莉

探究一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1.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1859年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试用此规律说明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探究二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2. 材料一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材料二 世界各地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之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探究三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3.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回看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笃定目标,接续前行;比较别人的路,我们既不照搬照抄也不闭门造车,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材料二 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相比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可能是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以来照搬西方制度的教训已经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以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强大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理论升华

1.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靠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综合探究参考答案

1.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③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必然要求新的社会关系代替私有制以更好地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2.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形态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有其不可逆转的总趋势。②国家的发展是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世界各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又必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规律。

3. 示例: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科学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在新时代,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