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成长

2024-08-15 00:00:00邵海燕樊婷婷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8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内涵。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促使他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是人类史上宝贵的财富之一,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认同文化遗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使他们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4.强化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文化积累,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优化。

二、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1.优化教育理念,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将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以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等。教师对这些节日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能让他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三字经》时,教师可以利用这部经典读本引导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以简洁明了的三字一句的形式引导儿童学习道德规范、历史文化以及生活常识,如“人之初,性本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等,这些都是被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教授学生阅读《三字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同学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汇集各自的观点,共同探索《三字经》中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互动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注重课外拓展,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知识储备相对有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课外拓展活动时,教师可以融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观看和聆听等多种渠道去感受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相关节目,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古代建筑、服饰等,感受其发展和演变,使学生体会到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建筑、服饰文化产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三、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国学经典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蕴含丰富的精神食粮,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源泉。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游子吟》一诗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孟郊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在诵读中感受母亲对作者浓浓的爱。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孟郊的诗,学生了解到孟郊是一个孝顺、感恩,并且知道回报社会的人。在诵读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领略到古诗的价值,还能学会珍惜和回报亲情,让这首诗成为学生体会对母亲浓浓的爱与感恩之情的重要载体。

又如,在教学《鸿鹄之志》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鸿鹄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和含义。这些资料能够让学生了解鸿鹄的不同种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文本的内容,还能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华夏文明的辉煌历史。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几千年来孕育了丰富多样、风格独特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教学途径,使学生的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自身文化知识的积累,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