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两个结合”;革命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以下简称《讲话》)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典范,《讲话》既结合当时人民革命战争所处历史方位来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又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来发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研究党的建设历程中践行“两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在《讲话》开篇即提到,座谈会的目的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讲话》是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袖,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逻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文艺工作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中国革命大局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指导中国革命文艺创作的价值立场。“人民主体观”是贯穿《讲话》的核心主线。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原理,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这次座谈会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即如何在人民主体观指导下进行中国革命文艺创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毛泽东用大量篇幅讲文艺工作对象问题,明确了“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强调“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并详细论述当时革命区文艺工作者对工农兵和干部不熟悉的情况,提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番改造,去熟悉工农群众、亲近工农群众。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中国革命文艺之“艺术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方法。早在1905年列宁就曾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2]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讲话》提出,革命文艺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在此基础上,《讲话》号召革命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要全心全意投入到工农群众生活中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创造出“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中国革命文艺创作中“普及”与“提高”之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过程,其中存在着量变与质变的逻辑统一;在量变与质变交替变化的过程中,人们总是通过辩证否定不断提高实践基础上的头脑认知。基于此,《讲话》提出,“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提高”和“普及”都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要从工农兵群众的实际出发去探寻其文艺方面的精神需求;而且,“普及”和“提高”只是相对的,随着人民群众文艺需求水平的提升,“提高”会变成“普及”,“提高”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地“提高”。
早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W8Wd/IywP9I0IX+A1Pvhbg==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化”[4],这在《讲话》中有着明确体现。
《讲话》提出要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走向人民文艺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求其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中生根发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讲话》中毛泽东对如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详细而具体的论述,他指出,要继承中国过去“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同时要改造旧的文学形式,使之成为“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这一过程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大众”的目的。如以鲁迅的杂文为例,毛泽东特别指出,讽刺的杂文形式是永远需要的,但在有充分民主自由的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杂文形式就不应该简单地和鲁迅的一样”,而是可以“大声疾呼”,采用“群众易懂”的更为直白的文艺形式。
《讲话》号召要汲取传统“以文艺讲政治”理念,辨明“文艺从属于政治”之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大量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相关论述,强调文艺与政治关系之密切,并明确指出文艺对于政治的映射作用。汲取传统“以文艺讲政治”的理念,毛泽东在《讲话》中鲜明提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这就明晰了文艺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系。《讲话》进一步指出,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这寥寥数语和形象比喻点出了革命文艺的本质,即革命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文艺创作要贯彻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以斗争求团结”,服务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这实际上就将文艺问题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语境”和“延安政治文化语境”[5]。
《讲话》强调既要承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又要发展革命文艺的原则性和战斗性。中华文化向来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且,其还讲究文艺的战斗性,认为暴露黑暗与歌颂光明是文艺作品的基本功能。在承继传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念的基础上,《讲话》批判“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这一当时最流行的观点,主张在阶级社会中没有普遍抽象的人性和爱,只有有阶级的爱。不同于传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讲话》特别强调,革命根据地已经到了“人民大众当权的时代”,所以,“在团结抗日的大原则下,我们应该容许包含各种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的存在”,但同时又必须坚持和发展革命文艺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
由上所述,毛泽东在“两个结合”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重新审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两个结合”的重要典范,对新时代文艺事业践行“两个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坚持“两个结合”,是文艺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6],所谓“契合”,代表二者价值的共通性,所谓“高度”,表明二者契合的本质性和必然性[7]。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关键期的今天,文化自信愈发显得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愈发Sf8MDHrQnA4yzMXj71WvFw==得到重视,文艺事业如何更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融为一体,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47-879.本文所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皆出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7-879页。以下引用《讲话》原文不再单独标注。
[2]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912.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4]金民卿.毛泽东对“两个结合”的贡献及其在新时代的升华[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3(1):1-11.
[5]高杰.延安文艺座谈会纪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200.
[6]习近平.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7]王维国.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凝聚文化强国建设磅礴力量[J]企业观察家,2023(5):46-48.
基金项目:北京服装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服装文化与思政理论融合于课堂研究”(项目号:KCSZZT-2350);北京服装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以服装讲政治’视域下大学生特色思政工作研究:基于北京服装学院的实践”(项目号:DJZD2023-7)。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