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12 00:00韩忍冬
中国新时代 2024年8期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给乡村带来不小的改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勾勒出未来乡村美丽图景。如今,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地区出现了多种新型职业,这些职业涵盖了农业、‌旅游、‌电商等多个领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从2019年到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陆续发布5批共74个新职业,其中,有13个新职业与乡村振兴相关,包括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民宿管家,还有让农事信息全部实现网上监管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操控无人机完成农林巡视工作的无人机驾驶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农业经理人,等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在乡村大显身手,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给乡村带来不小的改变。

激发乡村新活力

在云南某商贸公司助农基地里,一筐筐新鲜榴莲、山竹散发出浓浓果香,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打包、装车、直播,一派繁忙景象。“我们在快手直播平台有6个店铺,2个黑标店铺,一年发货量为500万~600万单。”该公司负责人马艳介绍。

环形补光灯点亮,直播开始,22岁的康艳妙语连珠,边试戴女帽边介绍。这间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电商孵化中心的工作室,日均发出快递上千件。西海固“村播”独具风格的直播,不仅把当地的特色产品卖出去,也向外界展示着家乡的风土人情。

在数字经济时代,农业电商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商务大数据监测,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还淳度假民宿里,管家陈蕾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游客布置房间。由于事先了解到游客中有儿童和孕妇,陈蕾格外用心。她用毛毯折叠出可爱的小象来增添房间的童趣,又仔细检查房间的各项设施,确保空调温度适宜,灯光亮度适中。

一批批乡村旅游新业态正在中华大地兴起,乡村面貌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民宿管家们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帮助乡村从找不到发展路子到构建“民宿+”发展模式,让乡村承载起游客们的“诗与远方”。

在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毛连洞村,石板路蜿蜒伸展,石头房错落有致,庭院花果飘香,游园相映成趣……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曾是个空心村。它的变化则要归功于乡村规划师的努力。随着规划项目落地,毛连洞村闲置老屋改造成老年服务中心,废弃窑洞改造成手工作坊,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实景演艺剧场丰富着乡村文化生活,农产品成了旅游伴手礼,小米、酸枣芽茶等供不应求……

乡村规划师既是乡村规划的决策参与者、编制组织者,也是乡村愿景意见的采集员、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议员、规划实施的指导员、村庄建设矛盾协调员和乡村规划研究员,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在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摆岭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百香果和罗汉果。群山环绕、交通不便,每年夏天,村民都会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比人工施肥快太多了,无人机作业只需要一天就能给我们村所有的田地都施好肥。去年,我们村的百香果供不应求,今年村里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了百香果种植面积。无人机提高了施肥速度,我们对收成有信心。”带头种植百香果苗的村党支部书记潘元秋说。

从“1人每天最多打农药10亩地”到“1架无人机每天打农药200亩地以上”,当前无人机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它应用于农药喷洒、土地测绘、安全巡查等多个场景,高效便捷地改变着农业农村生产。相应地,无人机驾驶员也成了香饽饽。据统计,我国无人机驾驶员需求量近100万人,68%的无人机驾驶员收入持平或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未来,专业的无人机驾驶员需求仍然旺盛。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果农在高级农艺师帮助下,成功提升了柑橘产业效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牧民摄影师多杰通过视频和照片来展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刚察本地的风光;重庆市城口县190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合股成立了大巴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招引聘请“乡村CEO”对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从卖卷粉到当足球教练,“村超”金靴董永恒先后受聘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等多所学校任足球顾问,并开设了自己的足球培训班,向当地学生传授足球技能……

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折射出乡村新业态的繁荣发展,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相关新职业的兴起,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更多相关新职业、新业态涌现,为乡村发展带来更多新动能。

点亮职业新赛道

新需求带来新职业,新职业促进新就业。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多方面努力,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乡村新职业兴起折射出乡村新业态的繁荣,无论是“老把式”还是“新生代”,越来越多扎根乡土、热爱乡村、擅长经营的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清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职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每一个新职业都能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以三农直播为例,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催生出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和新兴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马艳介绍,仅直播助农的产业链,便带动大量的就业岗位,如农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选品员等共30多种新职业,给更多人提供了农村就业的新选择。

再比如,随着各地冰雪经济发展火热,由此产生了雪场规划师、冰灯雪景工、滑雪教练、电商卖鱼人等多种冰雪新职业,让当地村民也搭上了冰雪经济的快车,奏响了乡村“致富曲”。

许南发的家距离大别山滑雪场只有两公里,他没想到,从小看到大的雪山竟然给他带来了就业机会。在冬季的农闲时节,他是滑雪场安全员,帮助扶起摔倒的游客,提醒大家不要在雪道上逗留。“以前冬天,大家就在家烤火、打牌,现在这个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离家也近。”从2015年滑雪场投入使用至今,许南发每年冬天都会在滑雪场工作。2023年,他还成功带动妻子也来到这里,从事滑雪装备清点发放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推进农业高质高效,既需要专家教授、科研人员等专业人才,也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的“土专家”和扎根土地的“田秀才”。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不断学习新技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7月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2024年度培训启动,首场培训落地陕西商洛。为助力缓解地方专业化服务和管理人才匮乏难题,今年的“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将在陕西培训600名乡村民宿管家。2023年,来自陕西商洛、汉中、西安等地的225名乡村民宿管家已参与了该培训。

据了解,“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自2021年年底启动试点,3年来已发展出“木兰普惠班”“数字加强班”“木兰管家研学营”等多种班次。其中,“木兰普惠班”采用线下小班制教学,帮助管家提升诸如客房服务、消防安全等基础实操技能。“数字加强班”“木兰管家研学营”等则针对更高阶的民宿管家,结合其长远发展需要,针对性提供数字素养、民宿管理等高阶能力培训。

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00后王胜勇,小时候最喜欢坐在拖拉机的后斗里,听着“突突突”的轰鸣声响彻田野。然而拖拉机经常出故障,一不小心就压坏地里的麦子,父母经常为此急得满头大汗。那时的他就在想,长大后一定要把这些机器弄懂。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发芽抽枝。作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学生的王胜勇,在今年5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农机修理学生组金牌。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范巍表示,目前新职业的发展处于“红利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多新职业的诞生,反映了数字时代下的职业演变、新技术变革,反映了社会变革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一项项吸引人才回归的务实举措、一个个引领创业发展的出彩典范、一幅幅描绘和美乡村的生态画卷……一大批“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心中有群众”的奋斗者,甘愿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环境、高薪的岗位,选择返乡创业,扎根基层,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向社会传递出平凡又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