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冒险”与“避险”

2024-08-10 00:00:00陈九霖
董事会 2024年6期

冒险要有底线思维,要确保未来发生极端和不可控的糟糕事件时,公司不至于因冒险而趴下,尤其是一蹶不振

随着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通过实施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不确定性,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企业家来说,敢于冒险、风险防控这两个最重要的特质往往是矛盾的。如果华为当初选择安于现状而没有出海发展,是否会有如今的成就?企业、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胆子大、敢于冒险来实现快速发展,然而万物都是“双刃剑”,像恒大集团那样在严重缺乏风险防控的情况下,快速发展后留下一地鸡毛:2024年5月,证监会对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处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精神?企业(家)在争取机会的同时,又如何做到严格的风险防控?

“冒险”不等同于盲目

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可以分为本性冒险型、认知冒险型。本性冒险型的企业家,天生就具有探索未知和尝试新事物的倾向,而认知冒险型的企业家则是通过学习、积累经验来识别和把握机会。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冒险精神,最终都需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成功经营。

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并不等同于盲目、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反,这是一种基于深入市场分析和战略考虑的决策方式。企业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冒险精神,以便抢占先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忽视潜在风险。实际上,真正的冒险精神建立在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

在本人任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油”)董事、总裁期间,就曾面临无数个需要冒险的时刻,其中投资上海浦东机场航油有限公司特别有启发意义。2002年,上海浦东机场启用,形成中国第一个“一市二场”——一个上海市有虹桥、浦东两个机场,其未来效益如何是未知数。而且,在中国航油准备并购浦东航油公司时,出售方的要价为原始投资的6.1倍,并购风险难以预料。中国航油的3名独立董事一致反对这项并购,认为那是一笔非常冒险、可能长期亏本的投资。我却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我对改革开放、对浦东开发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我对比了中美人口和航油消耗量之间的关系后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航空煤油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这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于是,我决定以6.1倍的溢价,投资3.7亿元,“冒险”并购浦东航油公司33%的股权,并极力说服董事会支持并购。后来的事实证明了那次冒险的巨大成功:除每年约2亿~3亿元的分红外,现有33%的股权评估价高达108.8亿元,对比收购价增值28倍多。这是中国航油众多成功“冒险”行动中,获得良好回报的一个例子。

可见,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并不是盲目冒险,而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敢于尝试新生事物,敢于承担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风险防控贯穿企业生命周期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防控也是弘扬企业家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风险防控必须是公司全体员工的职责。为提高全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这不仅包括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损失控制、事后的风险转移,还包括有计划的风险保留、发生风险时的应对措施和承担损失的能力。

风险防控不仅是企业短期内在某个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且是贯穿整个企业系统和全生命周期的关键要素。成功的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控体系,以确保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风险防控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等,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或控制。

以中国航油当年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为例,那是一次可以被称为“冒险”的活动——刚开始看似并非冒险的一个国际贸易活动,导致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本人也深受其害。本来,经过董事会和专业人士、专业机构的共同分析,预测公司具有支持那笔期权交易的财务承受能力,董事会9名成员全部签署文件。而后,未曾想到油价短期内巨幅波动,在一个短暂的时间点上,公司的财务承受能力出现问题;而在事情发生后公司控股股东承诺的3亿美元借款(事后标准普尔测算,只需5000万美元即可渡过难关)没有兑现,反而让公司斩仓。公司斩仓割肉出局后的两个星期,市场回归正常、公司期权交易盘位形成盈利之时,盘位已经被全部平仓,原来的浮亏变成实亏,从而酿成悲剧。

平衡好“冒险”与“避险”

作为企业家的我们,既应该有勇于冒险的精神,这是企业家精神重要乃至首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应该懂得如何做好风险管控,平衡好“冒险”与“避险”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无数事实证明,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后才修得正果;敢于冒险、善于避险、勇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区别于普通人的特质。以上两个案例是本人的真实经历,也是本人的经验教训所在。尤其是第二个案例,说明很多事情的发展是远超我们的计划的。因此,冒险要有底线思维,要确保未来发生极端和不可控的糟糕事件时,公司不至于因冒险而趴下,尤其是一蹶不振。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估、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应当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来辅助决策过程。其次,要确保企业能够全面、系统地管理风险,加强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讨论并做出防范和应对预案;通过学习风控案例,定期组织培训和研讨会,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再次,保持信息畅通,当遇到风险时立马进行上传下达。在第二个案例中,交易员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亏损一事进行报告,以致酿成巨祸。如果从小额亏损出现时就第一时间保持信息畅通,那么就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此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持续改进风控流程。所有的事情都不会一成不变,风险防控也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自己的风控流程,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希望可以通过上述两个亲身的案例以及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广大企业、企业家,让他们可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在弘扬企业家精神尤其是“冒险”精神时能正确行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财政经济组秘书长、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清华大学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