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维玛序曲》在电子管风琴上的音色配置及其演奏方法

2024-08-09 00:00:00郑千禧
艺术大观 2024年15期

摘 要:《阿尔维玛序曲》是由美国作曲家詹姆斯·巴恩斯创作,日本著名双排键大师渡边睦树编曲。本文通过对作品的背景、音色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作品中不同乐器的风格及演奏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以求更加逼真地模拟其声音效果,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阿尔维玛序曲》;电子管风琴;演奏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5-00-03

一、作品背景及其作曲家生平

詹姆斯·巴恩斯,1949年9月出生,美国知名管乐作曲家与教育家,现任职于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配器法与作曲。《阿尔维玛序曲》创作于1981年,是作曲家为好友Robert Hallowell所带的公立学校乐团而作。

这首作品原是一部管乐作品,采用了典型交响乐的A—B—A三段式结构,快慢快的设计,音乐风格明亮辉煌而又不乏抒情性,传递出独属于高中少年朝气蓬勃的面貌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经由渡边睦树改编为电子管风琴作品后加入了弦乐的音色,使音乐色彩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各声部间的平衡处理也是恰到好处,是一部十分出色的改编作品。在演奏方面运用了连奏、断奏、强音奏法等多种演奏技巧,因此这首电子管风琴作品无论是在乐曲的编配上还是音乐风格以及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其丰富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学习。

二、多彩的音色配置

(一)弦乐组

当我们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各种不同的音色时,我们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些乐器实际的音响效果以及演奏方法。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这些乐器通过演奏者拉动琴弓使弓弦摩擦琴弦而发声,有时也可直接用手指弹拨琴弦。运用不同的弓法如连弓、跳弓、上弓、下弓等也会使同一种乐器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在YAMAHA ELC-02中将弦乐音色分为Strings/Violin和Contrabass两个音色组,其中,Strings/Violin音色组为不同类型的弦乐音色采样组,Contrabass音色组为低音提琴音色采样组。例如,Strings1音色是最为标准的弦乐合奏采样;Strings2的音响效果则更为厚重;Strings5和Strings7适用于连奏,起音较为缓慢,音色悠扬而又温暖,多用于慢板乐章;Strings6音色灵动通透,适用于表现明朗欢快的乐段;Strings8音色中加入了弱音器,音乐轻盈舒缓,仿佛有人在耳边轻声呢喃;Strings9起音较为快速;Chamber Strings1为室内乐弦乐最为标准的音色采样;Chamber Strings2的音色较为宽广;Chamber Strings4的擦弦声更重,适用于活泼欢快的旋律线条;Octave Strings1和2两个音色中都包含2个低八度的音素,Octave Strings1的两个八度音量分别是40和43,所以听觉效果比较均衡,而Octave Strings2中正常八度的音素音量比低八度的音素音量大将近一倍,从听觉效果来说,Octave Strings2更加突出高音声部。Contrabass音色组中,Contrabass1是低音提琴较为标准的群奏音色;Contrabass3和4偏向于低音提琴独奏;Contrabass7比较宽广,适用于慢速、抒情乐段。Acoustic Bass音色多用于爵士、流行音乐中[1]。在电子管风琴中,小提琴的独奏音色分别有8种,“Volin1”主要用于小提琴的连弓或分弓,收束果断,音色稍显深沉浑厚。“Volin2”至“Volin4”用于顿弓,起音清晰明了。“Violin5”对力度的感应更为灵敏,用于富有歌唱性的连弓,音响优美细腻、富于变化。“Violin6”至“Violin8”主要用于不同程度的跳弓,起音富有颗粒感, 收束灵巧干净。

想要演奏出好的音响效果,除了要了解每一种弦乐音色的特点,使用合适的音源,还要运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模拟弦乐器不同技法产生的音响效果。在这首作品中,弦乐使用的都是长弓连奏,这种弓法运用在电子管风琴当中则为连音奏法,常用在一些较为抒情的段落。这种弓法所带来的音响效果是十分流畅且富有歌唱性的,要求演奏者弹奏的音乐需均匀平稳的同时又要注意情感表达。《阿尔维玛序曲》的主题旋律大部分都是使用了弦乐的音色,因此弦乐在这首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贯穿整首作品的灵魂。呈示部共出现了四次主题,前两次出现时采用了稍连奏与连奏相结合的方式。在音色的选择上,第一次主题出现时LEAD2选用了Strings6的音色,上键盘Upper Keyboard1和Upper Keyboard2分别选用Chamber Strings1和Strings7的音色,第二次将LEAD2音色换成了Strings7&Violin5,Upper Keyboard2的音色换为了Octave Strings1,加入了小提琴独奏和八度弦乐的音色,使音响效果随着旋律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协助演奏者更好地表达音乐情感。在演奏过程中要求,表演者要根据音色的特点,结合演奏技巧,使音乐形断而神不断,因此在弹奏这一部分时每一个音要饱满,手指要始终保持发力感,不可松懈,在即将弹奏下一个音的瞬间将上一个音放开,尽量缩短两音间隔的时长,且下一个音的力度是建立在上一个音的基础上逐渐加重,有一种推着音乐向上走的感觉,使这些音形成一个大线条,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乐句,而不是独立的音符。在演奏中还要根据音乐发展来控制触键力度的强弱,以此更好地表达主题的音乐色彩。后四次主题旋律则是以大连线的形态出现,随着前四次主题旋律逐步推进,音乐已经进入高潮,情绪更加高涨,大连线的乐句使音乐情感更加丰富。在音色的选择上LEAD2选用了Strings7&Violin5的音色,上键盘Upper Keyboard1和Upper Keyboard2分别选用了Strings9和Octave Strings1的音色,音乐悠扬辉煌,富有歌唱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LEAD1还加入了双簧管的音色,使音响效果更加丰富,整体给人一种朝阳升起激情澎湃之感。这一部分要求演奏者模仿弦乐连弓奏法的音色特点,综合身体、手臂、手腕、手指各部分的力量,由弱到强将音乐自然地“送”出去,演奏时以腰为支撑点,运用身体的力量带动双臂,手臂自然向外舒展,切莫夹紧僵硬,只有手臂放松才能更加自如地协调和控制手键盘。保持手腕的稳定是音与音是否连贯的关键,因此正确运用手腕的力量能够使音乐更加平稳流畅。最后,手指在弹奏时力量不能断开,落键的力量要通过手臂转移至下一个要演奏的音,直到乐句结束,确保音乐循序渐进,逐层推进,以模仿弦乐连弓奏法柔美抒情的特点,使弦乐的音响效果更为逼真。再现部共出现了三次主题,前两次由铜管担任主奏乐曲进行演奏,最后一次又回到了弦乐。在音色的选择上LEAD1、2都选用了Strings7&Violin5的音色,上键盘Upper Keyboard1和Upper Keyboard2分别选用了Strings2、Strings5的音色,音乐舒缓柔和,以管乐、打击乐进行辅助,音响效果更加宽广浑厚,让人回味无穷,在辉煌热烈而又悠扬的氛围中结束全曲。

(二)管乐组

1.铜管乐器

铜管乐器包括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等。小号是铜管中的高音乐器,其音色高亢、嘹亮,给人以热烈辉煌之感,表现力十分丰富,既是军队进行时那嘹亮的号角声,又可展现出其富有歌唱性的一面。在弹奏小号的音色时以指尖触键,下键要快速、坚定,触键力度放到最大。圆号作为铜管乐器中应用最广的乐器其音域宽广,弱奏时声音柔和而富有诗意,充满淡淡的哀愁;强奏时饱满有力,具有洪亮、辉煌的气质,表现力极其丰富。在演奏时以掌关节为支撑,用指肚触键, 触键时要柔和,力度无须太大。长号音色热烈、鲜明,是整个乐队的基础,强奏时庄严而富有威力,弱奏时又温柔委婉,极具个人色彩,在交响乐队中很少能被同化。由于长号不能很好地吹奏连音,因此在演奏时每个音都要弹成非连奏,在音断的情况下保证音乐的饱满和连贯,即旋律线条不断。大号是铜管乐器中最低沉的乐器,声音浑厚、饱满,强奏时宽广豪迈、华丽恢宏,弱奏时优美动听,仿若春风拂面沁人心脾。由于大管管身长、耗气量大,因此发音较为迟缓,在电子管风琴中依照它的特点进行设置发音也带有滞后性,所以在演奏时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将力量集中于指尖,快速准确地触键,使声音干净有力。

乐曲开头的引子部分就是一个管弦乐齐奏,以铜管合奏担任主奏,音乐热烈辉煌,仿若充满活力的学生在齐声歌唱,给人以无限希望。在音色的选择上LEAD1选用了OctBrass2的音色,OctBrass2的音色相对较为厚重,音响效果更加恢宏鲜明,能够更好地将音乐表现出来。由于铜管是吹奏乐器,人的气息有限,不可能吹奏出无限延续的声音,因此要模仿铜管乐器吹奏时的音响效果,分析呼吸和换气的气口并用不同的触键方法表现出来。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身体和手臂放松,右手的旋律部分要着重突出,要求演奏者以大臂为核心,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指尖,触键要迅速、有力,随着旋律的进行逐渐将力量放到最大,左手和弦起到陪衬作用,要与右手配合,随着右手旋律逐渐加强也要随之渐强,尽可能使铜管音色听起来更加真实,将充满情感的声音演奏出来。

2.木管乐器

木管乐器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长笛音域宽广,音色灵动轻柔,情感表达细腻多变,给人以天空般的广阔明朗,描绘一种岁月静好、清风徐来之美感。单簧管高音区清脆嘹亮,中音区纯净清澈,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双簧管音色清新淡雅,给人一种小家碧玉、惆怅抒情之感,适合于表现田园风光,音响穿透力强。

第100—107小节(见谱例1)为中部的开始,一开始就展示了全新的主题,整个旋律优美舒缓,以木管为主音色,LEAD1、2分别选用了Clarinet3和Clarinet1的音色,音响效果更加通透灵动。演奏木管组的乐器与铜管组一样,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呼吸,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要在心中将音乐唱出来,找出换气点并在换气点将手自然抬落进行呼吸,以指尖触键,触键时要柔和,有一种在抚摸琴键的感觉,使声音更加细腻、悠扬。第20—36小节(见谱例2)是这首作品最有特色的两拍子三连音,两拍子三连音的加入使音乐更加悠扬,富有流动性,仿佛身处在一场校园舞会,少男少女正在跳着优美的华尔兹。前半部分主音色为铜管,后半部分为长笛,在演奏时以肘关节带动小臂,将力量均匀地传送到指尖,随着旋律的走向而增强或减弱,还要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模仿吹奏过程中的换气,从音乐线条的起伏中找到换气点,使演奏更为真实,将舒缓流畅的音乐表现出来[2]。

(三)打击乐组

打击乐在这首作品中作为伴奏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通常被放入脚键盘去演奏,第115小节脚键盘演奏的部分就是定音鼓。定音鼓是色彩性的打击乐器,一般由五个鼓组成,可用于节拍性伴奏也可以模仿雷声等其他的音色,是交响乐队中的基石。定音鼓音色柔和饱满,能够发出固定的音高甚至演奏旋律,并且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来控制声音的强弱和力度,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第115小节位于乐曲的中部,整个中部是一个较为舒缓悠扬的段落,A—B—A结构,而115小节为B段的最后一个小节,从下一个小节开始又回到了A段,因此第115小节为半终止,尾音落到稳定和弦D和弦上,而脚键盘使用定音鼓的音色演奏D和弦的根音(也是低音)则使音乐归于稳定的意味更加强烈,有一种辉煌壮丽之感,因此演奏这一部分时,注意谱面标记的重音,尤其要突出脚键盘的音,用脚尖演奏,将大腿抬起,以脚踝为轴心,充分蓄力,利用自然下落的力量带动脚尖踩击脚键盘,找到稳定的立足点,将身体全部力量放在脚键盘上,要与右手的和弦相呼应,追求一种和谐统一的音响效果。

在这首作品中,还有一些如三角铁、小军鼓、钹等没有音高的打击乐则直接被加入伴奏中无须自己演奏。

三、结束语

双排键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乐器其核心是模仿,因此演奏者需要了解每一种乐器的音响效果,以乐队的多声部思维进行思考,注重各个声部间的配合,达到交响乐队实际演奏般的音响效果。笔者从音色配置出发,将其分成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类,深入探究其音乐色彩与情感表达,希望为演奏者和音乐教育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汤睿.弦乐音色在电子管风琴古典作品中的编配与演奏研究——以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为例[D].西安音乐学院,2023.

[2]马箐媛.古典风格作品在双排键电子琴上演奏技能的探究——以《阿尔维玛序曲》为例[J].北方音乐,2016,36(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