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舞台的声光电技术已不能满足观众在视觉上的需求,观众对舞台设计的创新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此需求下,利用全息裸眼3D技术打造的立体舞台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引领了未来舞美设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展开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梳理了全息裸眼3D舞台的研究现状、概括了全息裸眼3D舞台发展特点,进而结合当前舞台艺术发展趋势对全息裸眼3D舞台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技术;全息裸眼3D舞台;艺术创作;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5-00-03
全息投影3D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一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精确地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打破了传统平面图像的局限,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近年来,全息投影3D技术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其中最为人瞩目的便是其在舞台艺术和城市宣传中的应用。在舞台艺术领域,全息投影3D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舞台的呈现方式。通过全息投影,舞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三维的、立体的世界中,与虚拟的影像相互交融,共同演绎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进而为人们带来更加沉浸、逼真的艺术体验。
一、全息裸眼3D舞台的研究现状
全息裸眼3D舞台是一种新型的舞台可92bc9941609a86e2e6a742712fa7e120视化方案。可以在舞台上营造浮空呈现的3D虚拟影像,为用户提供大型的裸眼3D视觉效果,带来极大的视听冲击力。同时,可实现3D影像和真人的互动,营造虚实结合的互动效果,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快速塑造和扩大影响力。全息裸眼3D舞台展示技术是新媒体艺术和裸眼3D技术结合的展示方案。从创作的角度看,其主要创作方式是在合理的创意构思基础上,通过裸眼3D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到大型的活动会展、舞台表演、旅游演艺、户外展示、高新技术展示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1]。
在网络与数字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全息裸眼3D技术愈加被艺术形态广泛应用,不仅在户外广告和科博展览等工作中有所应用,在会展领域出现的频率更高。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保持持续良好的增长。同类技术和产品不断被开发和更新,逐步发展为以全息裸眼3D、沉浸式投影、3dmapping、虚拟现实、互动投影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视觉产业。根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会展业将成为海南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该规划所指的会展业包括但不限于会议业、展览业和节庆赛事活动,也包括以会展作为平台的其他融合型产业和新业态。使用全息裸眼3D技术进行技术创作对于提升会展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国内外的大型会展活动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比如,在2015年BMW 7在俄罗斯莫斯科的新闻发布会上将舞蹈艺术和前沿技术结合,使用了全息裸眼3D技术并结合芭蕾舞者的精彩表演;芭蕾舞者在舞台上起舞,星辰伴随着舞者的身姿不断变化,整个现场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宇宙银河。BMW发布会采用的在舞台外部安装垂直全息纱幕,通过舞台背板隐藏的2台15000流明的激光投影机将虚拟画面投射在全息幕上,现场通过良好的灯光控制,使现场观众能够欣赏到舞者与宇宙星河虚拟互动的奇妙效果。比如,在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蜀绣》这一节目也应用全息裸眼3D技术,是春晚舞美设计造价最高的作品。《蜀绣》采用45°全息投影膜,在地面上放置LED屏幕,将预先制作的视频通过LED屏幕播放,之后通过45°全息投影膜,将可见光折射在观众眼中。春晚舞台高于观众视线,因此观众无法看到地面,此时舞台就呈现出立体效果。在表演中,人们可以看到“点手画月”“纷飞红莲”的效果,无法辨认出哪一个是真的表演者。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全息裸眼3D技术在会展舞台上的成功运用,是将艺术和技术进行了成功结合,有效提高了会展产品的质量,丰富了会展产品的多样化,促进了会展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全息裸眼3D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案例逐渐增多,学术界也逐渐开始关注相关领域。国内外在学术方面的关注点有所区别,国外的学者偏向于关注技术领域,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升级。国内更加注重应用,注重将新技术融入各行业各领域,注重技术和文化的融合。在全息裸眼3D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研究较少,仅有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其基本特征。比如,刘赛航在《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艺术中的特征》一文中提出,全息投影技术的创作具有灵性美、感性美等观点,并整理了全息3D艺术创作的应用性、创造性、市场性和交互性等特征。张梦冰在《基于跨学科艺术团队的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创作方法研究》一文中,从跨学科和专业交叉的角度探讨了跨学科团队使用全息裸眼3D技术进行创作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创作过程中跨学科团队的协助和管理。但从艺术表现和创作过程优化等角度深入研究裸眼3D舞台技术艺术创作理论还属空缺[2]。
二、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发展特点
国内外目前对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与各个不同领域的结合以及该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等方面。基于文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发现,目前全息裸眼3D舞台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充分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其核心理念在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艺术创作。在此过程中,艺术表现方法对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全息裸眼3D技术在会展舞台上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达形式,与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显著差异。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涉及创作流程、创作元素、设计思维、团队管理等关键因素,还要求创作者突破传统框架,采用全新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手段。
其次,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的创作流程直接影响创作成果,进而影响其应用成本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当前,全息裸眼3D互动舞台技术的创作过程较为复杂,创作自由度相对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艺术效果。同时,创作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应用的成本偏高,从而限制了其在行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最后,在互联网和数字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息裸眼3D舞台技术中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众多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方式日趋多元化。创作技术手段与创作思维相互作用、共同演进,催生出一系列新颖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传统的创作载体、传播媒介和创作环境等元素也逐步融入艺术创作中,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全息裸眼3D舞台未来发展方向
全息裸眼3D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在虚实之间打造一种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全息裸眼3D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目前在产品展览、汽车服装发布会、娱乐节目、大型的场所等各类舞台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息AR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2025年将达到4550亿元,其中AR软件和内容增速90%,AR硬件增速73%,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刚刚起步、高速发展的朝阳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国外这一产业的发展势头也十分突出,在过去的几年中Snap chat、Facebook和Apple增加了他们对增强现实技术的投资,推动了AR工具在移动设备上的广泛使用,相关预测表明2030年AR市场规模将从当前的不足10亿美元扩大到1300亿美元。
从市场的风向来看,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有着强劲的动力,而这必然为全息裸眼3D舞台提供技术支持,让这种全新的舞台艺术在未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未来发展来看,全息裸眼3D舞台将会融入不同的艺术表演场合,满足人们对于视听体验的高要求,呈现出亦真亦幻的虚拟影像世界,让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渠道体验奇幻的视听艺术[3]。
例如,演出活动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在的观众对于传统的舞台已经逐渐失去了兴趣,而打造全息裸眼3D舞台,再现文旅目的地的特色与文化,形成立体感强、互动性强、参与感强、体验感强的特色文艺节目,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在文旅目的地的舞台打造中,设计者利用3D全息投影设备技术,能够形成高流明成像,实现精致真实投影效果。同时,声光电、感应雷达、传感器等多种硬件设备组合,多维激光全空间完美呈现互动特效。将文化、景区与科技深度绑定,将高端技术“下沉”,打造有情怀、有科技感、有质感的夜游节目,形成文旅目的地特色文化,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其中。
此外,在文化发展项目中,全息裸眼3D舞台的应用能够再现文化魅力,强化观众文化体验,推动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例如,在江西篁岭夜游体验项目中全息裸眼3D技术的应用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沉浸式的文化舞台。该项目以篁岭古村落“水口林”的自然山水为依托,以村落规划选址中的风水、习俗等地方文化为核心,结合全息技术加上声、光、电装置、环境艺术,深度发掘古徽州民俗文化背后的文旅价值。项目通过将全息裸眼3D、多媒体光影、多媒体互动与篁岭原生态丛林、梯田风光相融,而定制了一场奇幻森林视觉大秀,以震撼的视听和绝美的色彩,积极向广大游客展现篁岭本土民俗文化和自然风貌的原生地吸引力。其中,在“时空隧道”的舞台上,设计者打造了一个通往奇幻世界的时空之门,五彩缤纷的藤蔓与仿真树浑然一体,再配合雾森系统、激光灯等特效设备,营造一个如梦似幻的时空隧道,制造出一个虚实结合且灵动奇幻的视觉效果,引人入胜。在“花海梯田”的舞台上,遍布了受大自然沉浸式灯光和声音景观启发的作品,与自然环境建立了紧密联系,独特的互动式声光装置,野生的环境,藏着自然给予的野趣。“萤火森林”的舞台上,设计者采用仿生护栏灯、光纤灯、萤火虫灯等定制灯具,在梦幻、神秘的光影基底上,进行了主题造景,灯光的铺陈和灯具的处理,最大程度上尊重森林原貌,通过或通透,或逼仄的立体空间感受,让观众获得穿越丛林的猎奇体验。在“生机触感”舞台上,设计者通过LED发光灯带、交互装置和音响,生动再现了生命之树的生长过程,并展示篁岭古村先民的生活场景和处世哲学。这一案例中,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了全息裸眼3D舞台的未来应用空间[4]。
在未来全息裸眼3D舞台上,全息极真显示系统的全面应用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当前,全息显示的相关概念和技术呈现形式可谓鱼龙混杂,最为常见的墙面投影、网格幕布投影、透明LCD柜体投影,均被冠以全息投影的技术概念,实际上一些舞台上使用的全息技术与真正的全息成像并无本质上的关联。在未来能够真正为观众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裸眼3D舞台效果的技术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即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成像,能够运用光学材料和光学技术,能够具有裸眼立体的视觉效果,简单来讲,就是舞台上应该能够还原出物的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图像信息。
目前,一些企业研发推出的全息极真显示系统,具有高真实、真三维的视觉特点,能在空荡虚无的光场中还原人物图像,如同真人站在面前,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过去,我们只有在科幻影片里看到过的画面,未来将会真实地呈现在眼前。通过全息通信系统,表演者与观众即便存在时空的阻隔,也可以如同近在眼前,当表演者展现艺术作品时,其立体逼真效果会令观众震撼,让观众感叹科幻带进了现实。
当前,一些打着“全息”“沉浸”噱头的舞台并不能真正展现裸眼3D的效果,基于此,全息极真显示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基于人眼对于图像具有丰富的先验知识和高度的敏感度的特点,优化全息图像采集过程,确保系统会自动对图像中的噪声信息、低照度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图像内容信息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并达到最优的舞台效果[5]。
四、结束语
随着全息裸眼3D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在舞台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全息沉浸式展览展示技术,通过全息技术、互动技术、动作捕捉等,打造沉浸式空间不断成为趋势,而在未来的发展中,舞台艺术在全息裸眼3D技术的支持下必然会不断创新,为人们呈现出更加逼真、震撼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千艳.动漫电视节目中3D舞台虚拟技术的运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12):64-65.
[2]王舒晓.浅析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技术的区别[J].电子测试,2018(22):107-109.
[3]卢俊.全息投影3D动画与黄梅戏研究——以新版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03):192-194.
[4]顾玲玉,郑斌,周荣庭.戏曲舞台布景3D数字化制作技术和实践研究[J].人文天下,2016(17):74-77.
[5]钱成思,冯道光.全息投影技术在大型体育表演编排中的应用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