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阳光很暖,风从铁路的那一端吹过来
此刻,我沿着路基外面的小路行走
故事早已经跌落在远去的青春里
如今,这条铁路线上
已经很少有火车通过
不远处的高铁线上,呼啸的动车
一次次激活我的梦想,然后
串联起时间、空间和当下的关系
偶尔的鸟鸣,让一些意向指向过去
在记忆里搜索,我可以辨认出铁路的走向
20年前的火车在老照片里,20年后的铁路
让呼啸而过的城市和乡村,不再陌生
从绿皮车到高铁,让每一个乘坐火车出行的人
都有了美好和期盼,时代的变迁
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拼搏创业的梦想
因为铁路被舒展的生活
把满满的获得感带给千家万户
二
我需要找到一个参考点
沿着这条小路走下去
走进城市,走出城市
走进乡村,走出乡村
生活在发生变化,日子越来越好
岁月的痕迹覆盖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那些旧石块在枕木下也在逐渐磨损
它们曾长久地存在于这条铁路的沉积物中
一些小站的房子正被逐渐推平
时间被包含在了一种生物的生命周期
这条曾经每日奔腾着火车的铁路线
组成了我们在谈论着的现在
偶尔我也会和同样沿着小路行走的路人
让他们把我作为背景用手机记录下来
也可以坐下来,聊聊这些年的变化
那些话语如同一部长篇小说
主人公是我们彼此对某件事的共同记忆
以及我们对生活的分析和认同
我知道这条铁路比我想的要长得多
沿着这条铁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看见大海
沿着这条铁路走,感悟交通版图的重构
三
一条铁路,可以激活一座城、一片土地
被改变了的,不仅仅是光阴里的蓬勃
每一个有着铁路记忆的人
都会铭记坐火车远行追逐梦想的日子
如今,时代让大地之上铁路纵横
中国的天南地北,因为铁路不再遥远
如同脉络贯穿全身,如今的铁路
不断拓宽、延伸,为城乡注入新的活力
拥挤、缓慢、闷热的绿皮火车
被风驰电掣的复兴号取代
有时,坐在高铁上
我会想起年少时自己乘坐绿皮火车的样子
铁路,挺起了泱泱大国的发展骨架
铁路,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织”就的高铁网,牵引着一条铁路的回想
从硬板票、软纸票、磁介票到刷身份证乘车
从人工售票到网络售票,再到电子客票
光阴,创造了一个让人仰望的时代
四
沿着这条铁路行走,可以听见季节的拔节声
可以感知收获的果实和中国铁路人的自强不息
历史在变,中国铁路人的幸福书写在阳光下
如同季节里的熟稔,伸手可及
外延与内涵,经过每一个城市
拐过每一个乡村,擦过每一次肩
都留守过一次动感,让思维敞开
沧桑巨变的中国铁路为我们织密幸福出行路
从“天堑”到“通途”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从“苦于出行”化作“乐享其中”
被谱写的提速超越的壮丽史诗,那样华丽
站在这条旧铁路边凝望,让灵魂走向历史的深远
勾勒出某种生命的骨骼,然后
让点缀在骨骼上的那些饱满的肌腱
雕刻最灿烂的光阴
自然、发展、人文、绿色
正成为中国铁路美丽的愿景
在中国铁路走过的历史里相遇美好
让思念漫过记忆,让风轻轻地吹
一束光照亮生活,也温暖日子
五
谁,在阙阙清词中由深变浅
所有的故事都被拉长了细节
我被这样的细节所陶醉、留恋
新”和“旧”线路的联合
为我们带来更高质量的出行方式
可以享受到更短时间的“经济圈”和“出行圈”
远处,土地新崭崭地铺展开来
齐刷刷的庄稼再一次见证故乡的变迁
身旁的这条铁路线,被留作成历史
让我每次沿着它行走,都有一种快意
想起若干年前,“咣当咣当”的火车交响乐
拉近或者推远我与故乡的距离
铁路两边,是大自然绘出来的一幅水墨丹青
那些有关铁路变迁的精彩故事
定格于生活的昨天和今天,在城乡上演
放大或者缩小,生活也无须刻意地回忆
昨天在一步一步退去,心中的愿景
连同故乡的未来正一步一步走来
作者简介:胡庆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