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因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局部地区高温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中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略有回落。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扩张。
据中指研究院报道,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024年7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65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4%,跌幅较6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已连续27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跌幅为6.58%,当前业主“以价换量”趋势延续,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继续放量。长期来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将加速,“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将不断完善。短期来看,因城施策将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将获得更多调控自主权,未来核心城市供需两端政策仍有优化可能。
6月份,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增速比5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有分析师表示,剔除掉价格因素之后,成本端增速回落幅度相对收入端更大,推升了利润增速的修复速度。今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国家统计局表示,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叠加二季度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明显收窄,共同推动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与1-5月持平。企业营收稳定恢复,为利润持续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日本央行31日决定将当前0%至0.1%的政策利率调整至0.25%。此次加息为今年3月解除负利率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此外,日本央行还决定在今后的1至2年内,减少日本国债购买规模。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从-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为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日本央行于2013年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2016年2月日本央行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降至-0.1%,这是全球首个实施负利率政策的中央银行。日本央行试图通过这一非传统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增长和提升通胀。
经季节调整后,欧元区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0.6%。尽管欧元区GDP表现较好,但是欧元区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较为疲软,令欧洲经济承压。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5.6,创7个月低点;7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1.9,远低于预期的53。受此影响,7月综合PMI为50.1,继续下滑,明显低于预期的51.1。此外,德国7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2.6,为3个月低位;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2,为4个月低位;综合PMI初值录得48.7,为4个月低位。
俄罗斯央行26日宣布,自即日起将基准利率提高200个基点至18%。俄央行表示,俄罗斯国内通胀压力加剧,且明显高于俄央行4月份的预测。较高的通胀预期强化了持续通胀的惯性。内需增长幅度继续远超扩大商品和服务供应规模。为促使通胀再次回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并且为使通胀回归至目标水平,须实行比预期更为严格的货币条件。同时俄央行将2024年通胀率预测从4.3%-4.8%上调至6.5%-7%。考虑到当前货币政策,2025年通胀率预测降至4%-4.5%,对2026年通胀率预测维持在4%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