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青年需求 汇聚多元力量 以“青春共育”青年夜校新模式赋能青年之家

2024-08-06 00:00:00团青岛市崂山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4年13期

随着“夜校”概念逐渐兴起,崂山区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结合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在已建成的青年之家基础上开办青年夜校,锚定青年需求、整合阵地资源、凝聚多元合力、聚力青年集群,让老阵地焕发新活力,将青年夜校打造成为青年实现思想进步、提升文化素质、开展社会交往的综合空间,将青年之家升级成为共青团团结青年群体、服务青年需求、凝聚青年力量的最佳平台。

锚定青年需求定制夜校课程“服务链”

图 | 崂山区青年夜校在上课

崂山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坚持立足青年特点,设置青年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打造夜校课程“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开课23期,吸引600余名青年参与,青年群体反响热烈。

深入调研获取青年真实感受,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沟通等形式摸排遍访各领域青年,掌握青年自我提升、互学互促、联谊交友真实需求。

创新思路丰富夜校课程清单,围绕青年需求,创新课程内容,设立非遗传承、艺术手作、成长赋能等8大方面140项课程清单体系,对课程进行动态开放,让更多青年“上自己想上的课”。

设置课程线上报名打卡模式,通过“青春崂山”公众号等渠道面向全区青年发布课程信息,采取每点位一周一课、一课程一报名的方式,打造常态化的夜校授课模式。

建立夜校课程沟通问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动态跟班”形式,及时了解课程授课质量,做到全程动态跟踪管理,提高老师教学的生动性,确保青年参学的积极性。

整合阵地资源打造青年集聚“强磁场”

崂山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瞄准青年工作生活场景,发挥现有青年之家阵地优势,整合资源,提档升级,以点带面,让“老”阵地焕发“新”生命。

构建“5+N”的夜校联动阵地矩阵,将崂山区5处常态化运营的街道青年之家、多家不定期开展活动的“流动性”青年之家作为青年夜校试点,提升团属青年阵地利用率。

立足崂山现代楼宇林立特点,将金家岭金融聚集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两企三新”领域青年聚集地作为楼宇领域青年夜校示范点,面向金融聚集区30多座楼宇内的青年每周开展非遗香牌、微景观制作等各类课程。

依托崂山产业园区集聚优势,将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打造为产业园区青年夜校示范点,吸引园区82家企业青年参加,定期开展瑜伽、健身操等课程。

挖掘更多优质青年聚集地,将“午山馨苑”优徕青年社区打造为社区青年夜校示范点,开展脱口秀、手机摄影等课程,多场景布局扩大夜校覆盖范围。

凝聚多元合力做好各方资源“黏合剂”

崂山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凝聚多元合力,充分挖掘区内高等院校、公益组织、社会力量资源,作为共青团工作力量的有效补充,为青年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

利用校地共建资源联动优势,与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和大学生艺术团深度合作,将高校专业老师和优秀学子的课程资源如流行音乐演唱、热门舞蹈等以导师帮带、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导入青年夜校。

激活社会组织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对接辖区内经验足、口碑好、服务优的社会组织,摸排在时尚健身、非遗传承、成长赋能等方面有代表力的青年达人携带专业课程如瑜伽、宋代点茶等加入青年夜校。

彰显团属组织资源补充优势,与区律师行业团工委、区应急管理局团支部等团组织联合,发动青联委员、优秀团干部、乡村好青年进驻青年夜校开课,开设法律科普大讲堂、乡村振兴大讲堂,多渠道、多路径扩大青年夜校课程内容。

聚力青年集群提升城区发展“生命力”

崂山青年之家?青年夜校以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试点为契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让崂山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崂山更有为,全力打造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认同归属的梦想城区。

深度融入党政中心工作,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将青年之家?青年夜校与“正午青年”人才家园建设相结合,提升“青年优居计划”知名度与吸引力,助力崂山区招才引智。

借助夜校加强思想引领,实时了解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发展需求,传播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有效延伸党团工作触角,不断挖掘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在联谊交友、志愿服务等方面服务功能,积极发动崂山区青年学子志愿者参加夜校运营管理,丰富青年社会实践经历,扩大“青春崂山”等官方微信公众号知晓面,加强党组织、团组织与青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