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
雪夜,一盏路灯,一只手电筒,一位身穿白大褂、背着药箱的男子,独自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他就是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村医陈国厂,是当地知名的“中国好人”。他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一干就是29年。他不仅治病,也济人,捐建乡村小学,为村里修桥,集中供养村里的孤寡特困人员,如今又投身到了农村养老事业上。
在高贤乡汪庄村村北,有条东西走向的小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国厂便民桥”。那时候老桥因年久失修,桥体断裂,车也不能过,他花钱雇人把桥整修好。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孩子和老人被留守在村中。他主动腾出自家的老宅,成立了困难群体服务站,义务照顾全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2013年,他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养猪场。2018年,他把养猪赚来的600万元全部用来建造医养院。医养院刚投入使用不久,陈国厂把医养院捐给了国家。他表示:“办养猪场时,党和政府帮了我很多,我觉得政府能更好地利用医养院帮助特困群众脱贫。能为乡亲们脱贫做点事,捐再多我也高兴。”
二十多年来,正是这些一点一点办成的“小事”,积攒下了村民们的信任,也积聚下了乡村振兴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乡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医养院大门两侧木板上刻着烫金大字: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是共产党员就得干这两件事,这也是我一生的目标。”陈国厂笃定地说。
关键词
坚守初心 情怀追求 踔厉奋发 以小见大
“人”为我用
陈国厂所做的事情,是日常的“小事”。但,他却把这些关乎村民幸福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干。这背后,是“乡里乡亲的,该帮就要帮”的人情,是情系百姓冷暖的温情,更是事关“国之大者”的民情。我们要像陈国厂一样永葆这份情怀,踔厉奋发,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向宏伟的大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