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时代的选择、中国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发展的选择。
作为当下的学习者、未来的建设者,新时代中学生与“新质生产力”有着紧密关联。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预测理由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时代、新环境下的生产力发展必然随之更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必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中,与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相关的主题多有出现。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关于人工智能的材料作文,2023年全国甲卷以“技术与人的关系”为话题的作文,2022年新高考Ⅱ卷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作文。因此,“新质生产力”大概率会成为今后几年高考作文热点,值得重视。
高分策略
这是一道带一定“写作任务”的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一是交代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由来和意义,二是指出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发展任务,三是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性。而在任务中,要求写作者写“有我”的作文,即联系当今中学生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去谈,要能够表现出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和态度、当下必须付出的努力、今后如何为之作出贡献,等等。
因此,考生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立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其特征是追求绿色发展与和谐发展;年轻一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所以青年学生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够担起历史重任。
热点素材
追求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素材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涵、领域、作用和意义,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揭示了方法。我们只有理解、认识到位,才能担负发展之责。
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核心、和谐是目的
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素材解读
这段话揭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发展;二是抢抓机遇,对未来发展有超前预判和有效行动;三是谨防偏激,不放弃传统产业、不一哄而上、不搞单一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和谐是目的。
推进新质生产力
是青年的历史使命
2024年3月30日上午,近3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因“新质生产力”话题,齐聚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积极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贡献智慧。如何才能在科研上有新发现?北大教授周欢萍说:“在科研发现上,我们常常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但对于科技创新,我希望大家更能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青年应当如何在科技领域挺膺担当?国电电力科技信息部副主任王天堃表示:“实验室里的星星之火,只有在工程实践中才能形成燎原之势。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手抓科研,一手抓实践,埋头苦干,为国铸剑。”华东师大教授姜雪峰勉励大家:“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对科技创新,要充满希望,保持乐观。我们脚下的科研路一定会有磕磕绊绊,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踩稳每一步脚印,大胆想大胆干。再抬头之时,将是星光灿烂、绚烂美丽。”
◆素材解读
“过来之人”为青年指点迷津:一是要大胆创新,善于发现;二是要挺膺担当,努力实践;三是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诚如是,科技青年定能担负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