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 茶香与文化的交融之旅

2024-08-06 00:00李雨霖汪二款贾翔
云南画报 2024年5期

云南临沧,被誉为“2014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是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滇红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里的茶山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普洱茶的辉煌传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昔归茶、大雪山茶、冰岛茶、忙肺茶等名优茶品竞相绽放,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画卷。这些名优茶品,不仅是临沧茶山的瑰宝,更是中华茶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和喜爱。

昔归X i G u i

昔归,隶属于临沧市临翔区的邦东乡昔归村,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昔归茶。昔归茶山的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森林茂密。茶树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坡上,享受着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滋润,生长出的茶叶品质优良,口感醇厚。在茶园中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画卷中,让人流连忘返。

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也是非常典型的藤条茶,昔归忙麓古树茶园,主要分布在半山一带,海拔在740~950米之间,是云南唯一的高纬度低海拔名茶,全年光照充足,土壤为澜沧江沿岸典型的赤红壤,又因大雪山、澜沧江河谷的影响,形成了湿热峡谷的局部小气候,造就了昔归茶那刚柔并济的独特风味。

在品茶的时候,感觉汤水汤质稠滑,入口时微涩即化,仿若浮光掠影惊鸿而来,却又瞬间回甘,蓄千刃之势,动指之间,一股兰劲贯穿口腔,直达胸腔,茶气奔腾如狂涛席卷,一扫千秋,一解千愁。最后回甘绵延不绝,单糖而甜,口腔如油蜡般包裹,温润绵长。

昔归茶山还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史上曾是马帮们交易茶叶的重要场所。在昔归茶山,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仿佛穿越回那个繁华的时代。如今,昔归茶山已经成为了一个集茶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勐库大雪山 M e n g K u D a X u e S h a n

勐库大雪山是孕育勐库大叶种茶的摇篮,从县城所在地远远望去,重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绿色屏障。古茶树群落就分布在大雪山海拔2200~2750米的山腰上,这里的自然条件正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鉴定,双江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关于古茶林,当地布朗人有一个传说:诸葛亮南征,带兵进入大雪山,安营扎寨,睡前诸葛亮吩咐大家,头向东方,这样可借助法力走出森林,但士兵们很快进入梦乡,没听到诸葛亮早上出发的号令,临走时诸葛亮便把茶树种在山上留给他们做生活之用。于是,大雪山上便有了这些古茶林。诸葛亮作为茶的始祖的神话,在澜沧江中下游的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广为流传。

大雪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遗产。它们见证了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未来的探索中,让我们怀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热爱,继续揭开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的神秘面纱,让茶香的故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永远流传。

勐库冰岛 M e n g K u B i n g D a o

冰岛茶产自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村背靠大雪山、坐拥冰岛湖,生物多样性丰富,山间常常云雾缭绕,茶树光照充足,营养均衡,其有着享誉海内外的百年栽培型冰岛古茶。冰岛茶享誉茶界,声名远播,被誉为普洱茶“王后”。

冰岛茶,作为勐库地区的标志性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而闻名。冰岛茶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悠长,这得益于勐库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冰岛茶的制作过程同样充满了匠心与智慧。从采摘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的处理和严格的控制。冰岛茶的采摘通常选择在春季,此时的茶树新芽鲜嫩,香气四溢。采摘后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品质卓越的冰岛茶。在这个过程中,茶农们的经验和技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凭借着对茶叶的深刻理解和对工艺的精准把握,将冰岛茶的风味和品质发挥到极致。

除了自然条件和制作工艺外,冰岛茶的文化内涵也是其魅力所在。在勐库地区,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自古以来,茶就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享受着茶的美味,更在茶香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永德忙肺 Y o n g D e M a n g F e i

忙肺茶,产自临沧市永德县忙肺村,忙肺村的支柱就是一棵棵绿油油的忙肺茶。忙肺茶属于藤条茶,造就了忙肺茶茶质醇厚耐泡的特点。作为茶界公认的临沧四大名山头(冰岛、昔归、忙肺、马鞍山)之一,忙肺茶“成名”较晚,从2013年以后,才被更多人熟知。

赶着忙肺茶的热度,村民们纷纷建起了初制所、茶厂,加之外来茶企,大大小小近百家茶企在忙肺村安家落户,茶叶成为全村茶农的主要经济支柱。在这之前,忙肺村村民基本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茶叶价格大涨,让更多离乡打工的村民回到忙肺,在自家山头认真打理茶树,收入比以前翻了数倍。

为保护好忙肺茶园的有机环境,忙肺村建立茶叶合作社,通过党支部的牵头引领,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种植、采摘到加工严格生产标准,加强茶园科学化、生态化、规范化管护,杜绝化肥农药的使用,以村民自治、互相监督的方式,保护好自家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总之,在临沧的茶山间行走,你会被那连绵起伏的山脉、清澈见底的溪流和郁郁葱葱的茶园所震撼。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的智慧,它们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诉说着临沧的故事。

永德土佛 Y o n g D e T u F o

永德土佛所在地,属永康镇忙况村,整个土佛区占地0.15平方公里,海拔1448米,距离县城50公里,与永康镇政府所在地驻地直线距离15公里。200多尊大大小小的土佛群像就安家落户在土佛山,雄立于天地之间,静候游人观光。

土佛,习称土林,又叫仙根。科学表明,土林是特殊的岩性组合、构造运动、风雨动力和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永德土佛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精致细腻,极具神韵。景区原始、荒凉、粗犷,沙沟、荒山、幽谷构成一个蛮荒的远古世界,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给人一种原始、粗犷的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遥远的古代,大自然的感染力在这里表露无遗。土佛更具有自然变幻之美,其景观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角度又有着不同的韵味,充满了神秘感。

整个土佛区从东至西,可分为三处较大的群体景观。最东边的土佛群体景观中,从整体看,占地面积比较大,约有土佛100余尊。该群体景观处地势较为开阔,景象壮观,有数尊土佛甚为粗壮高大,直插云霄。大部分土佛在正东边,依涧而生,或高或低,紧密相连,彰显气势。在土佛区四周,很难尽观其景。走进其中,杂草丛生,树木葱郁,与一尊尊、一排排土佛景观相映成趣。

据地方史料记载,土佛最早为地方土司的家祭圣地。在永德土司统治时期,每遇重战事和节日,土司都会专程朝拜土佛。为了方便地方民众对土佛的朝拜和彰显土佛在地方的影响力,土司将每年古历正月十五日和三月十五日定为土佛会。土佛会一度成为了融朝拜、观光、市场交易为一体的会街,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土佛会,四面八方的群众都会云集土佛景区,朝拜、观光、买卖,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翁丁原始部落新貌 W e n g D i n g

翁丁佤族原生态村位于沧源县西部,距离县城30多公里,翁丁寨有近400年的历史,是一个佤族聚居村寨。翁丁,佤语意为“云雾缠绕的地方”,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1998年,翁丁村被国家地理杂志命名为“最后的原始部落”,2006年先后被云南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然而,2021年2月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导致房屋损毁较为严重。经过多方努力,2022年12月28日开始,翁丁老寨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开门迎接四方宾客,全面开启文化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新征程。

当前,翁丁佤寨周围的生态保护得很好,森林、茶园、梯田,四周放眼望去,都是绿的。翁丁寨的建筑,完整地保留着佤族传统建筑——干栏式草顶叉叉房,建筑以草、竹、木三种为主要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便捷、造价较低,房屋通风散热、冬暖夏凉、排水性能好,适宜于炎热多雨地区。佤族干栏式建筑与其他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最大的区别表现在屋顶两侧的叉叉,故佤族的干栏式民居也叫“叉叉房”。

翁丁整个村寨保护得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如寨门、寨桩、撒拉房、打歌场、祭祀房、木鼓房、牛头桩、手碓、脚碓、水碓等,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被视为可通天的神器,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时,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

神秘的俐俐侎人 L i M i R e n

有一支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崇尚黑色,他们就是生活在云南大山深处的俐侎人。俐侎人大部分生活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俐侎人世代居住在高山深箐,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主要以口口相传,语言较为温婉含蓄。他们传承着独具特色的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装、饮食等传统民风民俗,是一个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据《云南通志》记载:俐侎蛮男子好皂衣,面黄黑,善弩猎,每射雀即啖。女子分辫赤足,出外常披花巾,以蔽其身。俐侎人崇尚黑色,无论男女,其服装均以黑色为主基调,这是其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重感、审美的心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俐侎服饰染料主要原料为南板蓝根、苏木、密蒙花等,它有防病、防虫等作用,俐侎男子的服饰以黑色领褂、宽松上衣、宽松长裤、黑色包头为特色,领褂的基本特点是无袖、圆领、开襟,布料一般用自制的黑色土布。服饰的纷繁主要体现于妇女,俐侎妇女纯手工制作一套衣服的绣块,一般要花费三四年时间,配上耳环、银片、银铃、银镯等饰物,是俐侎少女们婚礼和节日盛装时不可或缺的,银饰通常是以花或蝴蝶为内容的浮雕。顶戴的盖头,有纯黑土布、黑白格子土布以及配有很多银饰和丝线的盛装盖头,反映的纯粹是年龄级差:少女为黑白格子土布盖头,结婚和节日则配有银饰和丝线的盛装盖头,而老年人则戴纯黑土布盖头。为此,每个俐侎女性在7~8岁开始,就要学习纺线、织布,几乎家家户户的女子都会此项工艺,无论长幼,都会飞车走线。此外,俐侎人服饰还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俐侎人还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民族之一,他们对茶满怀深情和敬意,对茶树的崇敬如同对天神般虔诚,如生命一般去呵护,素有“千年茶农”之美誉。他们与茶山相伴,田间地头、乡野村道遍布高大的乔木大叶种古茶树。他们酷爱喝茶,终日离不开茶,至今还流传着“早茶一盅,一天威风”的说法。时至今日,俐侎人都延续着祭祀古茶树的传统风俗,也是本族群的最高信仰。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俐侎人都要祭祀古茶树,在茶树下祈祷,把新一年的民族平安托付给古茶树。

“桑沼哩”是俐侎人语,意指相约到桑树脚的温泉沐浴。俐侎人称之为情人节或情人街,是乌木龙俐侎人特有的传统节日。据说,乌木龙的“桑沼哩”情人节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温泉附近洗澡,然后围着篝火打歌取乐、谈情对歌、互诉衷情。无论结婚与否,在这天都可以和自己的情人相会,而且家人也不会干涉。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桑沼哩”逐步演变成为集赶集、贸易、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俐侎人狂欢节,也已成为永德县每年必办的一项重大节庆活动。

在婚俗方面,俐侎人至今还保留着定娃娃亲的习俗,俐侎娃一出生父母就会为他们举行订娃娃亲仪式,这是俐侎人为延续后代做准备,让去世的老人走得无牵挂,是俐侎人的孝道之举。但现今的俐侎人崇尚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俐侎娃成年后不受娃娃亲束缚,可自由恋爱,选择与自己喜欢的人共同生活。

烤全羊是俐侎人的传统美食,流传于永德县乌木龙乡、亚练乡的俐侎山寨中。有贵宾或逢节日,彝族俐侎人都会身着盛装,制作风味独特的烤全羊来招待贵宾和犒劳自己。2019年,永德县彝族俐侎人烤全羊制作技艺被列入临沧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