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的猛士和闯将,其人铁骨铮铮,性格桀骜不驯,毛主席曾评价他是“极坦白豪爽的人”。这位侠客似的硬汉情感热烈,他一生对于鲁迅精神的坚持尤其令人感慨敬佩。萧军视鲁迅为精神之父,以传承鲁迅衣钵为己任,终生感激、景仰、宣传鲁迅,可谓鲁迅最为忠实的弟子。他刻有一方印章,印文“三十年代人物鲁门小弟子”,即可见其鲜明的身份意识和使命自觉。
2021年萧红故居纪念馆编印的《萧红及其友人手迹》中,收录了萧军的两首律诗,作者对恩师的怀念表露无遗:
鲁迅先师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有感二律
一九三六·十月十九日——七六·十月十九
四十年前此日情,床头哭拜忆形容。嶙嶙瘦骨余一束,凛凛须眉死若生。百战文场悲荷戟,栖迟虎穴怒弯弓。传薪卫道庸何易,喋血狼山步步踪。
无求无惧寸心参,岁月迢遥四十年。镂骨恩情一若昔,临渊思训体犹寒!啮金有口随销铄,折戟沉沙战未阑。待得黄泉拜见日,敢将赤胆奉尊前。
1934年6月15日,萧军和萧红从哈尔滨经大连抵达青岛,秋天时二人分别完成了小说《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初稿,却面临出版难题,遂写信向上海的鲁迅求助,不久就收到了鲁迅回信。同年秋,二萧抵达上海后,多次给鲁迅写信,表达渴慕之情,但鲁迅屡次婉拒其拜见请求。直到1934年11月27日,鲁迅才向二人发出到内山书店见面的邀请。12月9日,鲁迅又请二萧到梁园豫菜馆吃饭,当天出席者除许广平外,还有三个“小奴隶”之一的叶紫,有后来和萧军建立了终身友谊的聂绀弩等人。晚年鲁迅对萧军的欣赏,除了关爱东北流亡青年这样的大义外,也有性情上的吸引。萧军曾写信问鲁迅对其“野气”的看法,鲁迅回复说“不要故意改”,因为北人爽直而失之粗,南人文雅却失之伪——粗当然比伪要好。
《八月的乡村》将“九一八”之后东北的抗日烽火带到关内文化界,鲁迅评价甚高。在为此书所作序文中,鲁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在鲁迅的扶持下,萧军逐渐在上海文坛站稳了脚跟,逐渐成长为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代表。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萧军这个高大的东北汉子,跪在鲁迅床前痛哭流涕,为恩师守灵三夜,为治丧事尽心竭力,担任送葬队伍的总指挥,且是十六名抬棺人之一。
据标题下小字标注,此诗作于1976年10月19日,距离“四人帮”垮台不足半月。此时萧军的处境并未立见好转,他住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坝河村的“椒园”,“有窝就下蛋,有水就行船”,在难得清闲的隐居生活中写下了这两首纪念鲁迅的诗。此诗收录于《萧军全集》(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十四卷《悸余吟草》,但编者将“荷戟”误作“何戟”。萧军亦曾抄寄老友方未艾、李克异及晚辈陈漱渝等人。1978年,在《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一书“前言”的结尾,萧军又附上此诗,并且深情地表达了他对于鲁迅的尊崇,对于“五四”启蒙传统的坚持:“注释者本人是崇敬鲁迅先生的,也是当年曾被这位伟大的人所哺育、教育……过的千百万文艺青年之一,吮吸他的‘乳’和‘血’而长成起来的青年之一。因此,我只能尽我所能尽的力量,与崇敬鲁迅先生的人——无论老年或青年——而为他所奠基的中国革命文学事业,革命战斗精神,有所发扬和光大!”
萧军对鲁迅的认识是连贯而稳定的:鲁迅是精神领袖,是民族之魂。诗句“床头哭拜忆形容”,诚非虚语。据海婴的回忆,鲁迅逝世当天早上,萧军匆匆赶到,“扑到床前,跪倒在地,像一头狮子一样,石破天惊地号啕大哭”。在萧军心目中,鲁迅又是一位向黑暗势力勇敢投出标枪的孤独战士,“百战文场悲荷戟,栖迟虎穴怒弯弓”,明显是化用了鲁迅自己的诗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而“折戟沉沙战未阑”的战斗精神,也是萧军一生的坚持。“传薪卫道”,更体现出萧军作为鲁门弟子的自豪、自信、自觉。种种情愫,萧军在其旧诗中反复申说,如1968年作《怆怀鲁迅先师二律》,有“师恩浩荡海天深”“春风坐沐忆传薪”“一笔投枪寒敌胆”“不肖敢忘金石训”等句。另如1966年《先师逝世三十周年忌日》中的“三十年前拜座前,斑斑往事忆如烟”“大道传薪知匪易,高山仰止亦何艰”之类诗句,与四十周年纪念二律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
旧诗写作是萧军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萧军将历年赋诗之尚存者集为一帙,名为《五十年故诗余存录》,计得十卷六百七十六首,另有《椒园闲咏及其他》《银锭桥西海北楼吟草》二集约二百首。1925年,萧军到吉林做了一名骑兵,因小楷写得好被选拔为“字儿兵”、见习文书上士。在此期间,他对旧诗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旧诗的真情美景、言简意赅令他沉迷。虽以小说成名,但晚年萧军对于自己的作品却有文体亲疏之别,他认为“散文之类是为别人写的,只有韵文——特别是旧体诗——才和自己有着血肉的关联”。尤其是在特殊的年代里,旧诗作为自家事业,为其不羁心灵保留了一份隐秘然而真实的空间。
萧军于书法并未下过专门大功夫,坊间流传作品数量不多,其中当然有笔力遒劲、气势雄浑的佳作。此二律手迹虽深沉蕴积,但并非萧军书法上品。手稿系用毛笔竖行书写,诗计八行,每行一联。纸无界格,第一首文字行势略向右倾斜。全篇墨色较淡,能看出蘸墨的动作痕迹及从润到渴的反复变化。字体以行书为主,偶有章草意味,如“薪”“寒”“庸”“情”等字写法。书者创作时握笔位置似较靠下,导致笔锋回旋空间有限,点画形态不够饱满厚实,如“战”“戟”的斜勾皆直而短,弧度欠完足,给人未能尽兴之感。撇、捺、提、钩出锋纤细,横折以圆转居多,点画流畅而笔力稍弱。字形结体以宽扁为主,单字结构较松散自由。整体章法上,纵有行,横无列,字字独立,极少连带,可见书者当时虽是信手挥洒而于笔速有所控制,真情流露而略有一点沉重、拘谨。在舒缓的行笔过程中,可见出这位古稀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萧散和倔强。
作者简介>>>>
王增宝,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文艺理论、近现代文学文献等研究。著有《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认》《〈作家〉复刊履痕:1978—2018》。
崔花,山东淄博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从教22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胡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