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科普阅读是一条易于见效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大家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有科学家潜力的青少年起着重要作用。正如《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所倡导的,通过科普阅读,帮助青少年拓展知识面,锤炼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科学教育更具实效。
而新高考综合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尤其强调对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这同时对学生多维度掌握科技知识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堪称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领航者”。不论是对前沿科技的通俗解读、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引领、对创新创造的理性思考,还是对科学家精神的精湛阐释和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有力引导,在杂志内容中都得到了完美呈现。这不仅可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而且还能助力大家通过科普阅读为高考赋能。
作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老读者和老作者,我创作的多篇文章刊发在杂志上,其中《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一文,还有幸入选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
2024年高考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未来还有无数的考生将要面临高考升学进阶。那么,阅读《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如何为考生应对高考赋能呢?考生们借此可以做怎样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根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找到阅读积累的线索,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新课标Ⅰ卷以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主题,要求考生以此为背景谈谈个人思考。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3年9月刊以《触手可及的人工智能》为题,带领读者进入科技与智慧的城市,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秘密。
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的专著《故宫建筑细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古建筑领域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偷梁换柱”。以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程实例为题面,要求考生理解“偷梁换柱”的全过程。巧的是《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4年2月刊《抗震“大力士”——斗拱》一文由周乾撰写,文中专门介绍了故宫的斗拱,生动体现了古代力学中蕴藏着的科学智慧,与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不谋而合。
新课标Ⅰ卷和全国甲卷均考查了双曲线的知识点。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4年2月刊《屋檐上的数学密码》一文,探索了中国古建筑中凹曲屋面蕴含的数学密码,介绍了双曲线的应用及其背后暗藏着的数学信息。
北京卷第20题以我国天宫空间站采用霍尔推进器控制和修正轨道为背景,试题既有立体化的结构图,也有平面化的截面图。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4年4月刊《推动空间站的“耐力小勇士”霍尔电推进系统》一文,围绕霍尔电推进系统,讲述了推进器如何结合霍尔效应,为航天器减重。
新课标卷第11题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生物相容性纳米催化剂药物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2年1月刊《解密“催化黑匣子”》一文,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研发的“纳米限域催化”项目,带领读者探寻催化剂的奥秘。
全国甲卷第31题以濒危物种鸟类B的保护为例,展现保护过程中发现极少量野生个体、人工繁育、野外放飞并逐步扩大种群数量的各个环节。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1年12月刊《在条子泥湿地邂逅“鸟中大熊猫”》一文,介绍了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的生态环境和在条子泥湿地上栖息的珍稀鸟类。
全国甲卷9~11题,以青藏高原东缘为背景,以沉积剖面中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多种地理要素与过程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全球变化等科学问题的探索兴趣。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21年11月刊《青藏高原下的“洪荒之力”》和《青藏高原:带你翻开这本读不完的书》两篇文章,为读者介绍了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
《孙子兵法》中讲到了“谋定而后动”,对于未来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而言,在当下学习准备阶段进行广泛阅读极为必要,只有积极储备,才能打好胜仗、顺利进阶。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