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2024-08-03 00:00:00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7期

2021年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

近日,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的观测数据,精确绘制出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

此次,南京大学羲和号团队利用卫星采集的多谱线、全日面、高精度的观测数据,对太阳大气层自转规律有了较为精确的认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太阳大气各个层次的自转速度都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而且,越靠近太阳外层,大气的自转速度越快。

羲和号于2021年发射升空,至今仍在轨稳定运行。

地球水循环或始于40亿年前

近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澳大利亚西部杰克山的锆石氧同位素成分,推断出地球水循环或至少始于40亿年前。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和降水等过程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移动,这个系统被称为水循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淡水的存在以及水循环的开始可能促进了早期生命所需环境的形成。不过,水循环开始的时间一直难以确定。

研究团队对锆石组成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发现可能曾有淡水和海水的组合与高温熔融岩石发生混合。同时,他们认为,此时地球表面已有淡水存在,说明水循环可能至少从40亿年前就开始了。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首款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3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

这款仿生三维电子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各部分质地均与人体皮肤中的对应层相近。

传感器及电路在电子皮肤内深浅分布,其中部分传感器更靠近其表面,对外部作用力高度敏感,分布于深处的传感器则对电子皮肤变形更为敏感,在工业机器人、生物检测、生物医疗、人机交互等多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