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融媒体时代的浪潮下,广播新闻采访工作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以融媒体语境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的新特点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通过融合新媒体思维与技术手段,旨在帮助广播新闻记者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深度与互动性,从而有效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实现广播新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3.03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传统广播新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的策略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融媒体语境下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的新特点与要求,揭示其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广播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 融媒体语境下广播新闻记者采访的基本特点
1.1 工作模式改变
在融媒体语境下,传统的单一媒体采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信息传播的需求,全媒体采访成为新的常态。记者需同时处理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新闻采集与传播,这就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技能水平和更全面的媒体素养,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和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工作模式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新闻采集的效率,还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使广播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1.2 受众思维更加凸显
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日益凸显,广播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受众思维。这意味着记者需要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记者可以实时获取受众的反馈,从而调整采访策略和内容选择,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期待[1]。受众思维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还能增强受众对新闻品牌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1.3 深度融合趋势明显
融媒体语境下广播新闻与其他媒体形态的深度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有机融合,更体现在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深度融合使得广播新闻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对广播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跨媒体整合能力,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
2. 融媒体时代对广播新闻记者的总体要求
2.1 保证新闻内容的时效性
在融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流通与传播速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广播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新闻内容时效性的把控。时效性在新闻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新闻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更是衡量媒体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记者只有具备高度的敏锐性和行动力,才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赶赴新闻现场,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移动通信、网络直播等,能够实时地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确保广大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新闻动态。此外,面对海量的信息洪流,记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会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深入的整合与分析,以最快速度为受众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如此一来,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受众的青睐与信任。
2.2 发掘新闻深度与价值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面对的信息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其中既包含了海量的数据,也伴随着信息的碎片化趋势。对于广播新闻记者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在努力确保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同时,记者更应当致力于深入挖掘新闻的内在深度与多维价值。广播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深入的分析能力,才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准确捕捉到新闻事件的本质核心,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和社会价值所在。这要求记者在工作中不断锤炼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对事件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为广大受众提供具有深刻洞见和独到观点的新闻报道。在这样的努力下,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能够为公众呈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新闻故事,还能引导受众深入思考新闻事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影响,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的认识。
2.3 提升受众参与感与互动性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已逐渐被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所取代。广播新闻记者必须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从单向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与受众共同参与的交流者,主动搭建起与受众沟通的多样化桥梁,如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节目环节,让受众能够直接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和解读中来[2]。同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和疑问,从而构建起紧密而富有活力的信息共同体。此外,广播新闻记者还应鼓励受众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和反馈意见,不仅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视角,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受众的归属感和参与热情。
2.4 准确把握舆论方向
在融媒体时代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广播新闻记者必须准确把握舆论方向,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还应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密切关注时事动态和社会热点,及时捕捉舆论苗头并进行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坚守职业道德和新闻真实性原则,避免被不良舆论所左右,准确把握舆论方向是广播新闻记者履行社会责任、维护新闻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3. 融媒体语境下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的策略
3.1 转变采访工作观念
在融媒体时代,转变采访工作观念对于广播新闻记者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更是一种时代使命。传统广播新闻采访往往局限于音频的录制与编辑,但在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单一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首先,广播新闻记者需要树立全媒体意识,明确认识到自己不仅是音频信息的采集者,还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的整合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捕捉声音,还要用眼睛去发现现场细节,用文字去记录事件背景,用图片和视频去展现事件全貌,通过全媒体元素的采集与整合,记者才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立体、生动的新闻报道。其次,转变采访工作观念还意味着记者要从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与受众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评论者。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及时回应受众的关切和疑问,甚至可以邀请受众参与到采访过程中来,共同见证和记录新闻事件的发生[3]。在融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广播电台外,还有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多种传播平台,记者需要熟悉这些平台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根据平台特性定制相应的采访内容和报道形式,实现新闻信息的最大化传播。转变采访工作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广播新闻记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要勇于尝试新的采访方式和报道手段,不断挑战自己的职业边界,进而适应融媒体时代对广播新闻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转变采访工作观念,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为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2 注重节目的互动效果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受众对于节目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必须注重节目的互动效果,以满足当今受众的需求。提升节目互动效果意味着在采访过程中要增强与受众的实时互动,记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社交媒体工具,与受众进行即时互动,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例如,在采访现场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受众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提问,记者实时回应并融入采访中,这种形式的互动能够显著提升受众的参与感。通过技术手段增强节目的互动体验也是关键,记者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为受众打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例如,在报道重大事件时,使用VR技术让受众仿佛亲临现场,感受事件的紧张与震撼;在解读政策或科技新闻时,利用AR技术为受众展示三维模型或动画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信息。除了技术手段的应用,创新互动环节的设计也同样重要。记者可以设置话题讨论、在线投票、观众连线等环节,让受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不仅能够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帮助记者更准确地把握受众心理和舆论方向,从而调整采访策略,使节目更加贴近受众需求[4]。同时,提升节目互动效果还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记者需要迅速捕捉受众的关注点,灵活调整采访节奏和提问方式,保持节目的吸引力和张力。因此,需要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丰富的采访经验和沟通技巧。通过增强与受众的实时互动、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互动体验、创新互动环节设计以及提升记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播新闻节目,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受众。
3.3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成为新闻采访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广播新闻记者应当深刻认识到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①广播新闻记者需要建立广泛的网络信息收集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平台、新闻网站、专业论坛、博客等,这些渠道汇聚了大量的新闻线索和公众意见。记者应当定期浏览这些平台,关注热门话题和舆论动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通过与网民的互动,还能更深入地了解民众需求和社会热点,为采访报道提供更为精准的视角[5]。②广播新闻记者需要提升网络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在整合信息时,记者应注重信息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有深度、有条理的新闻报道。此外,记者还应学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表、音频、视频等,丰富报道形式,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③广播新闻记者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应坚守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网络信息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一些不实信息和恶意言论得以传播,记者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必须严格核实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受众或造成不良影响,还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不得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或盗用他人成果[6]。④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便捷,但传统采访方式如面对面交流、电话采访等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记者应根据报道需求,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方式,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和传统采访方式的优势互补,从而打造出更加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
3.4 创新采访报道方式
在融媒体语境下创新采访报道方式,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融媒体时代的核心特点在于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与互补,因此,创新采访报道方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跨媒体整合报道。记者应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报道。例如,在报道一场重大活动时,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活动背景和意义,图片展示活动现场氛围,音频捕捉现场声音,视频呈现活动全过程,这样才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7]。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记者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信息和规律,为受众提供更加深入、专业的报道。同时,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如图表、地图等,将复杂的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信息,不仅能够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准确性,还能增强受众对新闻的信任度和认同感。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欲望越来越强烈。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等渠道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邀请他们参与新闻讨论、提供新闻线索、分享个人观点等,能够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话题性。同时,通过与受众的互动,记者还能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和需求,为后续的新闻报道提供有益的参考。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记者还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报道手法来创新采访报道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新闻事件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可以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来解读新闻事件,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信息;还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或社会热点进行创意性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时尚感和话题度[8]。
4. 结束语
融媒体语境下的广播新闻全媒体采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广播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技能,以适应这一时代的变化。通过实施有效的采访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受众,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金波,许雅琴.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创新研究[J].记者摇篮,2024(03):66-68.
[2]田淼.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应对策略[J].记者摇篮,2024(02):105-107.
[3]续运涛.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工作者工作素养提升策略[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02):89-91.
[4]回菲菲.广电记者综合能力培养方向探索[J].中国报业,2024(01):230-231.
[5]王鹤.广播电视记者提升新闻采访效果的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121-123.
[6]金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分析[J].中国报业,2023(24):210-211.
[7]汪毅.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工作创新策略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2):165-168.
[8]周来.全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能力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1):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