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研究

2024-08-02 00:00胡焯然樊超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3期

【摘要】当前新闻生产正向视觉化转型,新闻更注重运用新兴技术和动态图像技术增强观众的临场体验,提升观众的沉浸参与感。在新时代的传播使命中,讲述中国故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例,提出了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策略:用微观凸显宏观的议题,充分利用多模态的形式展现新闻内容、用新兴技术提升视觉化的效率等,期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新闻生产;视觉化;中国故事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3.017

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媒体生态的不断变革,新闻报道在采编手法、内容丰富度与形式呈现上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创新。新闻生产正经历着由文字向视觉化转变的趋势,这样的转变不仅是对技术革新的适应,也是对用户视觉化内容日益增长需求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5月31日强调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探讨了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现状及其如何更有效地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新使命。通过对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的深入分析,期望能够为新时代下新闻工作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闻生产的视觉化,讲述更具吸引力、影响力的故事,进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1. 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现状分析

1.1 从单一视角到临场体验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扩展现实(XR)技术的融入为新闻报道带来了质的飞跃。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格式变化,而是深刻地重新定义了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受众的参与机制,可以说是“数字技术创新了新闻传播模式”[1],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受众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被动地接收信息。当前新闻生产从传统的线性叙述,转向提供一个多维度、互动性强的体验空间。

1.2 从静态文本到动态图像

从静态文本到动态图像,实际上是视觉逻辑的深化,是一个逐渐注重以感官为主的直观体验[1]。新闻生产中采编手法从早期依靠静态文本到现今广泛利用动态图像和多媒体元素。新闻生产中新闻的呈现方式经历了从单一、静态的文字和图像,到融合长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动态形式的转变。例如,中国新闻奖从2018年开始增设媒体融合奖,明确提出短视频新闻和移动直播两个评选项目排在前两位,这一举措成为推动传统主流媒体向“直播+短视频”发展的风向标,这种进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表达形式,还增强了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沉浸感,使受众能够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获取和理解新闻信息。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悉心叮嘱:“要重视技术创新,在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做文章,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正面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黏性不断增强。”因此,新闻生产视觉化趋势下,在采编阶段,以纪实的图片、视频记录;在呈现上,采用多模态叙事,结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全面和立体地展现内容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多元的方式。

1.3 从被动接受到沉浸参与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主要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新闻的传播依赖于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受限于这些传统媒介的表达能力和互动性。然而,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这些技术,受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新闻故事,从而实现对新闻事件的沉浸式体验。这种转变不仅让受众从观察者变成参与者,还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深度,让受众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视角和深度进行探索和理解。新闻生产视觉化趋势下,在新闻编辑加工方面更倾向于以微观叙事方式加强受众的沉浸参与。不同于宏大叙事的宏观视角,微观叙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个人经历,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故事讲述,能够更直接地触动受众的情感,促进共感和理解。

2. 新闻生产视觉化的实践策略

2.1 以直观的视觉元素确定新闻主题

以直观的视觉元素确定新闻主题首先要具象提取,在新闻报道的可视化设计过程中,从文本素材中预先挖掘和提炼出核心的新闻主题,并将其通过视觉设计手法转化为具体、可视化的图像或视觉元素的过程。为后续的设计和创意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且确保整个可视化新闻的设计风格、色彩、布局等元素都能有效地服务于新闻主题的传达。

讲好中国故事要求新闻生产者不仅准确把握新闻内容的核心主题,还需要巧妙地将这些主题通过具象提取转化为直观、易于理解的视觉元素。通过中国传统色彩、纹样和造型等设计元素,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演绎。中国的传统纹样和色彩,如龙凤纹、莲花纹、云纹、玄色、纁色、胭脂等,不仅美观且富含文化象征和情感表达,是中华文明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手法的重新诠释,这些传统元素能以更生动、时尚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例如,北京日报微博账号发布的#京津冀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活动,通过中国美术的术语“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作为宣传语,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概念与区域发展的进程相结合,传递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粗犷到细腻的发展理念。其新闻图设计巧妙,以饱满的红色为底色,不仅引起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也象征着繁荣与吉祥。金色的字体和以“龙”造型绘制的京、津、冀汉字,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尊贵和祥和,又巧妙地将三地紧密联系起来,在视觉传达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寓意,展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传播手段的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激发了公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的兴趣和认同感。

2.2 以微观的叙事结构突出宏观主题

通过微观视角的报道,新闻生产者可以将“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宏大的主题细化为具体可感的故事,让受众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事件和人物,去感知和理解背后的宏观议题。这种方法能够使复杂的社会现象变得更加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例如,2020年4月2日凌晨,川观新闻客户端上刊发的短视频现场新闻——《独家航拍!直击水龙与火龙艰苦拉锯》作品,现场新闻作品的内容是2021年4月1日的发生的“四川凉山州西昌泸山突发山火”事件。该作品以远景+近景剪辑加工成短视频,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在该作品中有西昌泸山山火又复燃消防用水车死死抵住火线等画面,从一线现场的视角出发,呈现救援行动的同时,也展示了救援人员的勇气、团结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性光辉,有效地传达了中国故事中的正能量和人文关怀。当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客户端以及网易、腾讯、爱奇艺等商业平台的大量转载播放,这种广泛传播和高曝光量充分证明了微观叙事方式在现代媒介环境下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2.3 以多模态化形式呈现新闻内容

多模态化不仅丰富了信息的表达形式,增强了信息的可接受性和可理解性,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效果。多模态化表现形式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结合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为受众提供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2.3.1 新闻图解

图解包括静态图片、图表、信息图、漫画等,通过视觉化的数据和信息表达,能够直观展现复杂的概念和数据,简化信息的理解过程。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图解可以帮助解释中国的历史变迁、文化特点、社会发展等,使抽象的信息变得具体、形象、易于记忆[2]。例如,《中国日报》的国际新闻漫画以复原大场面的插画形式展现新闻,并设置专栏使用信息图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数据,使信息更加生动、易懂。

2.3.2 新闻纪录片

通过新闻纪录片的形式,可以将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现代发展呈现给全球观众,使其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故事。以纪录片《生死金银潭》为例,通过密集的现场拍摄,将医患之间的日常故事和生死时刻真实呈现给观众,让全球受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所展现出的团结、奉献和高效的国家行动力。其传播效果显著,且实现了境内外全平台、全渠道、全媒体的广泛覆盖,在人民日报自有平台上播放总量超过1亿次,微博话题阅读总量超2.1亿次,充分证明了视频在传播中国故事中的强大力量。此外,多家电视台主动联系请求授权转载播出,并在CSM59城收视率中排名第二,显示了其在传统媒介中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3.3 新闻短视频

新闻短视频通过精炼的内容和高效的视听表现方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与传统的长篇幅文字报道或长时间的视频新闻相比,短视频通过视觉图像、音频解说以及文字标题等多种模态的结合,为受众提供了快速抓取信息的渠道。例如,《独家视频丨游客:“彭麻麻呢?”》只用了23秒的时间,便迅速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腾冲和顺古镇与游客亲切交流的温馨场景,有效地传递了政府亲民和谐的形象。在发布的当天,该视频的点击量达到了惊人的23亿次,而全网的累计阅读量更是高达37亿次,使其成为了迄今为止点击量最高的政治类视频[3]。人民日报推出的短视频系列《中国一分钟》在为公众解读中国发展进程,据统计,该系列在线上的阅读播放量已超过24亿次,线下观众覆盖人数则超过2.5亿,由此获得了第29届中国新闻奖的特别奖项[3]。

2.4 引入新兴技术提高视觉化效率

2.4.1 VR+CG技术搭建场景

讲述中国故事可以引入VR与CG技术,让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接近或完全沉浸在新闻事件的再现中,这种体验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能够提供的感官体验。同时,增加了受众的主动探索空间。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一方,而是可以通过互动选择,主动探索感兴趣的内容细节,甚至改变观察角度和位置,这在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是难以实现的。例如,新华社的《高精度复刻——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采用实拍与CG场景相结合的VR影片制作模式,以“数字孪生”技术高精度建模复刻出我国9个“超级工程”,360度全景展现了“中国桥梁”“中国高铁”“中国港口”“中国乡村”“中国深潜”“中国航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科技成[5]。

2.4.2 AI主播+直播模式

智能技术正在重构着新闻内容生产力[6]。传统的新闻播报依赖于真人主播进行内容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播报,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受到主播个人能力、知识水平、身体状态和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播报质量的不稳定性。相比之下,AI主播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提高新闻播报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推出的仿真AI主播“聪聪”和“康康”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仿真手语主播“晓央”,通过提供多样化和定制化的播报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2.5 以受众为导向的视觉化传播方式

以受众为导向的视觉化传播方式能实现有效沟通和文化传承,强调将受众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通过创新性的内容呈现和交互设计,使“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传播更加贴近公众的生活,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细分受众群体,定制化内容,针对不同目标群众设计不同的传播形式,使之更加符合各个年龄段、文化背景和兴趣偏好的需求。例如广东共青团官方公众号的受众为青少年,因此以表情包、meme等方式作为推文封面将新闻以更为有趣的方式呈现;而对于国际受众,则可以通过英文或其他多语言版本,结合跨文化元素的介绍和解读,帮助他们跨越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涵。在传播平台和方式的选择上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的优势,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还可以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让公众不仅是接收者,也是参与者和传播者。通过线上展览、云课堂、互动问答等形式,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的学习和讨论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

3. 结束语

新闻生产的视觉化转向在融媒体时代展现出了巨大的动力和潜力,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视觉化的新闻不仅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还促进了文化的共感与全球理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实践的深入,视觉化新闻将继续为全面展示中国的丰富文化和精神风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姚中民.技术驱动下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与价值重构[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06):4-6.

[2]王晓培.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技术变迁与文化逻辑[J].新闻界,2022(02):12-20.

[3]宗青,戴娜.新闻短视频:主流媒体在深融时代的传播重构[J].城市党报研究,2024(04):73-76.

[4]张明德,戴天林.以守正创新加快媒体融合[J].新闻采编,2020(04):22-24.

[5]赵靓,卢杨.浸润的泛空间:虚拟现实新闻的场景融合与建构——以新华社《高精度复刻: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为例[J].采写编,2023(08):7-9.

[6]张志安,龙雅丽.平台媒体驱动下的视觉生产与技术调适——2019年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J].新闻界,2020(01):11-18.

作者简介:胡焯然(1974—),女,广东顺德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