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新闻是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获取习惯的改变,大众对于新闻节目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观众,提升新闻节目的水平,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新闻编辑和传播等工作环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要素,然后深入探讨了新闻节目在传播层面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提升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素;传播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3.014
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强大的传播力,一直是社会大众十分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当前,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媒生态,也改变了大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新媒体凭借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技术水平高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为了稳定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地位,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加快媒体融合的脚步,也要从编辑、传播等角度出发,对新闻生产和传播工作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满足观众的信息诉求,获得长远发展。本文着力分析了电视新闻的编辑要素和传播创新策略,旨在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电视新闻编辑要素
1.1 内容要素
在开展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时,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内容,既是基础,更是灵TonGDFBBO/vRQbsmllG86VD/EPWgLRB+W13GxLLQCgw=魂。如果内容质量不高,即使编排效果再精美,也难以吸引观众。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不仅符合新闻的真实、客观和时效原则,还往往具有较强的可看性。
只有符合新闻原则的内容才能成为“新闻”,其中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原则,新闻工作者向大众展现的新闻报道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所有的信息都符合现实情况,能够经得起推敲。新闻编辑既不能提供虚假的信息,也不能片面报道,不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客观性要求编辑记者在开展采访、采编工作时,必须秉持着客观中立的态度,不能有所偏颇,也不能预设立场,新闻所涉及的人物、事件都应当真实呈现,不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时效性要求编辑应当快速跟进新闻线索,并将新闻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每一个受众。广播电视台受工作机制的约束,新闻报道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更多地采用现场新闻直播的形式增强时效性,另一方面则要借助新媒体高效传播的特性提升新闻传播速度[1]。
随着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白热化,观众对新闻可看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的新闻节目并非平铺直叙地展现所有信息,而是存在一定的设计和编排,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设置和高低起伏的节奏安排,在将新闻事件讲述清楚的前提下,增强新闻的亮点和看点,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一方面,编辑人员可以适当设置悬念,将观众的期待值拉高,引导观众沉浸在节目之中,顺着设定的逻辑主线抽丝剥茧;另一方面,编辑人员要做好细节的处理,通过细节的呈现将内容进一步丰满,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1.2 形式要素
在获取了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内容素材后,就需要通过合理的编辑手段对其进行加工,要根据新闻类型选择恰当的形式,并进行精心的编排,让内容主次清晰、结构完整,呈现出条理性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形式上,要根据新闻选题的类型正确选择表现形式。很多编辑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形成了模式化的思维,无论哪一种新闻选题都按照类似的形式进行展现,长此以往,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融媒思维,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合理创新[2]。
在编排上,首先要对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和筛选。为了更好地服务节目,通常记者和摄像人员会拍摄较多的新闻素材,这些素材中所包含的信息价值不一,需要精准地筛选可用素材,删繁就简,以确保新闻内容清晰、重点突出。其次,要根据所确定的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合理的编排。不同形式的新闻在编排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以新闻故事为例,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新闻故事通常会选择一个人物作为主视角,让故事情节徐徐展开。在编排过程中,一要尽量避免视角的切换,防止观众出现逻辑混乱之感;二要注意故事的起承转合,确保结构清晰,观众的注意力能够紧紧跟随故事发展。最后,要通过合理的后期制作手法增强艺术性和视觉效果。后期制作是新闻节目编辑的重要环节,文字、画面和声音的精心搭配能够突出和放大节目效果,给观众更加舒适的视听感受。例如在报道大型突发事件时,同期声的作用十分关键。真实的现场环境音配合紧张的现场画面,能够有效展现新闻事件的紧急、慌乱,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压抑的情绪感受,极具张力。
1.3 受众要素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普通大众的地位明显提高,新闻节目必须迎合观众的需求,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因此,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用户思维和服务意识,在编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受众这一要素,提高新闻质量。
在内容生产之前,编辑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技术手段分析受众的信息需求。例如,可以关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网友热议话题;可以通过词云整合和筛选某个话题的热门关键词;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整合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信息偏好[3]。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当以受众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新闻呈现方式。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编辑人员可以更多地选择年轻人关注的新闻话题,并在新闻播报中适当融入网络用语,让新闻节目的效果更加年轻化。节目播出之后,编辑人员还应当通过各大互动渠道关注受众的反馈信息,或者通过实时交流的方式直接了解观众的诉求,并根据观众的要求在后续节目中持续优化。
2. 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
2.1 内容创新:提升内容深度,积蓄传播价值
2.1.1 增加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提升新闻节目可看性
新媒体的发展为社会大众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此同时,新闻的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媒体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新闻采编,实地调查采访的记者却越来越少。对此,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加大独家类新闻的报道力度,最大程度避免新闻的雷同现象,加大实地走访和基层调查工作,做好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价值,提升新闻节目的可看性[4]。
2.1.2 深入分析受众信息诉求,生产高匹配度新闻内容
当前,受众的地位越来越高,广播电视媒体要避免受众大量流失的情况,就需要深入分析观众的内在诉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新闻生产工作,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优化新闻内容和形式。例如,当前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碎片化、短平快的新闻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尽量缩减新闻篇幅,将新闻重点以言简意赅的方式突出出来,调整新闻语言,让观众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新闻信息。
2.1.3 结合传播平台特点,制作针对性新闻内容
新闻节目要拓展传播效能,就必须采用融媒化的生产理念,针对不同平台的内容特征,制作具有针对性的新闻节目。电视端的新闻应当具备深度性和严谨性,注重新闻结构和表达方式,避免过度娱乐化倾向;新媒体端的新闻应当简洁、趣味,重点内容要进行结构性前置,还可以适当采用网络化语言突出年轻态特征。
2.2 渠道创新:拓展多元渠道,扩大覆盖面积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融合的日渐深入,广播电视媒体拥有了拓展传播渠道的有利契机,除了电视端外,社交平台、新媒体、应用程序等多个端口都能够进行新闻传播,进而有效覆盖更多人群。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加快部署,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要加快构建起立体化、全媒化的传播机制。广播电视媒体要加快构建“台网微端”的立体化传播矩阵,打造以电视端为核心的传播链条,实现多层次人群的全面覆盖[5]。此外,广播电视媒体还要加强与其他媒体机构、企业和产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和资源的互通共享,发挥新闻传播的叠加效应,更大范围地拓展新闻传播场景,让受众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接收和交互。
另一方面,运营编辑人员要借助各平台优势,全面拓展传播渠道。随着大众意识的兴起和个性化需求的放大,受众在媒体端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具有不同喜好和需求的用户分散在各个平台。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不同平台具有自身独特的传播逻辑,在运营上不能一概而论。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要充分结合平台特性,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6]。例如在短视频平台上,新闻标题和标签设置十分重要,运营编辑人员要慎重考虑新闻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受众层级,对标题和标签进行优化,从而放大传播效果。
2.3 受众优化:完善互动机制,推动二次传播
随着媒介生态的变化,新闻传受的边界开始逐渐模糊,受众不仅接收着各类新闻信息,也广泛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环节中。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充分利用好受众这一传播因素,借助搭建双向互动机制,形成具有忠诚度的受众群体,进而推动新闻信息实现二次传播。
2.3.1 搭建沟通平台,鼓励受众进行反馈
在传统媒体时期,广播电视台的互动平台较为狭窄,通常以热线电话的形式与观众互动,这种方式缺乏时效性,且效率较低,互动人数极少。对此,广播电视媒体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搭建多渠道、即时化的受众沟通平台,鼓励观众与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包括反映新闻线索、表达意见建议。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开通社交平台和新媒体账号,便于观众留言评论和转发。
2.3.2 大屏小屏联动,满足受众参与和表达诉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当前社会大众的专注力越来越难以保持,一心多用成为了常见现象。为了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采用大小屏联动的方式,通过二维码等渠道将电视端用户引流到网络直播间和讨论区,让观众一边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一边通过手机进行实时互动[7]。同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随机筛选有价值的观众评论,通过电视端进行展示,并引导新闻主播实现实时互动。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形成固定收视群体,进而带动传播。
2.3.3 增强受众黏性,利用粉丝效应引导二次传播
广播电视媒体要持续提升观众的忠诚度,将普通观众转变为具有传播力的粉丝。一方面要加强受众需求分析,不断对内容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则要完善互动机制,增强受众黏性,发挥粉丝效应以达到二次传播的目的。
2.4 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应用,实现精准分发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开始逐步改变传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持续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提升新闻工作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传播范围,发挥媒体的影响力。
2.4.1 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优化新闻表现形式
在内容生产层面,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对新闻的视觉表现形式进行优化,吸引更多受众观看。例如采用VR全景拍摄技术,拍摄沉浸式新闻,通过全景画面的拍摄和拼接,给观众360°、可切换的观看视角,沉浸式新闻不仅能大幅增强新闻的表现力,还能够给观众独特的视觉体验,营造新鲜感。
2.4.2 借助大数据算法技术,实现内容精准分发
在新闻传播层面,大数据算法技术能够提供信息的精准匹配,把内容分发给有相应需求的人群,这种传播模式能够有效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避免无效传播所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8]。同时,算法技术还能够对用户数据、新闻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了解当前的新闻传播趋势和大众关注热点,为编辑记者新闻生产工作的优化指明具体的方向。
2.4.3 引入MGC模式,推动新闻生产模式再造
随着广播电视媒体融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新闻工作者所需要运营和管理的平台渠道越来越多,而不同平台所需的内容和形式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采用“统一内容、全面分发”的工作模式,若完全由编辑记者进行差异化内容生产,工作量太大,也无法满足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要引入MGC(机器生产内容)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内容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精准分发”,这种智能化、机器化的工作模式大幅减少了编辑记者的重复性劳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了受众越来越庞大的信息诉求。
3. 结束语
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下,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深入分析电视新闻编辑要素,从内容、形式、受众等层面出发,不断打磨新闻品质;另一方面则要对新闻传播策略进行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端的传播优势和受众的二次传播力量,不断提升新闻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翼.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要点与创新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7):168-170.
[2]王杨杨.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3,25(16):96-98.
[3]傅健.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与业务创新[J].传媒论坛,2021,4(22):83-85.
[4]王丽华.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实现策略及生成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2):69-71.
[5]齐儒贞.浅析融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创新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2(01):112-114.
[6]周文惠.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研究[J].今传媒,2022,30(01):49-52.
[7]王薇.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创新的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1):106-108.
[8]王清平.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创新探索[J].新闻传播,2022(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