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肩负起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职业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基础化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类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其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基础化学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融合现状,探讨具体融合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基础化学;思政教育;融合;素材;方法;评价;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0-011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实践研究”(编号:2021SJGLX 936)研究成果
发展素质教育,提升人才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积极加大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强对思政教育与各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基础化学是高职化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辅助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奠定必需的化学基础。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意识。但目前,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发展中要加大对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视力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提高课程教学实效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1.有利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
为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将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中,最大程度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基础化学作为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基础课,融入思政教育,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及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使基础化学课程从传统课程体系向课程思政体系转型[1]。
2.有利于优化高职专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现阶段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看,高品质、高素养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各行各业的现实需求。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主要以理论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侧重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并没有将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以及综合能力、职业素养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进行有效融合,可优化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在原有专业理论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使其成长为符合各行各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3.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其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健全人格。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课程的融合,对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帮助。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融入,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人生理想,激发出积极进取的动力,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品格与正直勇敢的人格魅力[2]。另一方面,通过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融入,可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科学探究能力,成长为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人才。
1.对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视度不够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以及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基础化学课程中融合的重要性,给予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合以足够支持。但从当前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情况来看,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未深入落实。究其原因,是部分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融合于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正确认知,对二者的融合发展缺乏系统规划与有效落实。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但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未取得切实的融合效果,如未制定健全的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相关工作机制,导致融合缺乏科学性、有效性[3]。
2.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融合不够
在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教师要在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课程之间建立联系,找到思政教育在基础化学课程中融合的切入点,并积极挖掘课程内容中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内容中相互渗透,以确保二者的融合自然、合理。但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课程内容的融合度不够,存在二者各自独立的情况。例如,部分教师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未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渗透思政教育,导致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十分突兀,未起到提升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3.融合方法相对单一
思政教育融合于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可将先进的思想、价值观、精神以及文化等渗透到学生心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与丰富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在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传统授课形式“灌输”理论知识。因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其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效果也不理想[4]。
4.缺乏健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融合思政教育的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定期反馈二者的融合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调整,以提高思政教育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效果。由此可见,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如未立足融合发展需求改进传统的考核模式、完善评价机制。具体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基础化学课程考核评价中仍以传统的期末考试为主,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思想政治素养等的考核、评价及反馈。因在考核评价上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所以不能反馈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也无法为课程思政的优化建设提供有效指导[5]。
5.专业师资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专业课程教师作为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研究者、执行者,其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对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有直接影响。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对基础化学课程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基础化学课程教师虽然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高质量完成基础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能力不强,如对有关思政教育的内容掌握较少,或未掌握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准确挖掘出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育元素,不知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基础化学教学中。
1.加大对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视度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是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之举,也是提升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实效的关键举措。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教学改革发展中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认识到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并根据课程思政建设有关指导要求及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顺利推进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激励机制,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动力,如成立专门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院校党委书记或校长担任小组长,带领相关组员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将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构,如由分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的领导承担主要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工作。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相关要求,健全教育机制,如建立科学健全的思政教育协同机制,促使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师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有效协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其中,思政课程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要积极深入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与专业课程教师共同努力,将基础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落到实处。
2.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教育素材
为确保思政教育能够深度融入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发挥其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及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教师要注重对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的挖掘。基础化学作为化学方面的基础性课程,其内容非常丰富,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也较多,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分析研读课程内容,并对比思政教育相关内容,找到思政教育与基础化学课程融合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可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思政课程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更加精准地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例如,在进行有关氧化还原、溶解沉淀、化合与分解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融入唯物主义思想,实现对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再如,在进行有关我国化学史的讲解时,可给学生介绍我国优秀化学家的相关事迹以及重大研究成果,即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融合环保意识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以及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实现全面发展[6]。
geR9JRYmvtCq0WyHkG6VC6KOQXyyoV2EN4/in1s8ZrY=3.创新与丰富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在基础化学课程中的融合,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升思政素养,如以创设故事情境、视频情境、图像情境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电影《烈火英雄》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消防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然后结合电影内容引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问题:“在灭火时,只用水灭火能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如烧杯、过氧化钠、蒸馏水、纸片等开展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认识到,水虽然是灭火的主要材料,但在特定条件下,水也是生火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探究,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形成准确掌握,又能使思政教育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奉献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7]。
4.构建健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健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提升综合素养,以及帮助教师加强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有重要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师要立足课程思政背景,根据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构建健全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在基础化学课程考核机制建设上,可运用结果导向模式,改变传统课程教学中以期末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充分利用平时作业、课堂考核、小论文、实践报告等了解学生在基础化学学习以及思政素养发展方面的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其次,在基础化学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与优化上,教师可结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要求,对课程评价体系加以完善,定期对基础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思政教育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融合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进一步完善评价内容,丰富评价主体。例如,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多方面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思政素养发展情况。评价主体可包括教师、学生、企业等,如在参与企业实践项目时,需要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5.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在落实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可通过座谈等活动转变基础化学课程教师传统老旧的教育理念,强化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使其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重视思政教育的融合与渗透,让智育与德育实现协同发展。基础化学课程教师也要立足课程思政背景,重新明确基础化学课程性质,优化教学目标,如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综合实践等多个方面设置课程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基础化学课程教师的培训,将思想政治相关理论以及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使基础化学课程教师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及思政教育能力,并落实在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中[8]。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与调整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等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为此,高职院校要重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积极挖掘基础化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创新基础化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并注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以及基础化学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以此为提升基础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坤畑,刘婷,陈晓如,等.高职院校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五年一贯制高职化学类课程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1):81-86.
[2]薛惠元.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实践[J].热固性树脂,2024,39(01):87.
[3]李春仁,牛家华.高职化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为例[J].化工时刊,2023,37(04): 61-63.
[4]高波.基于“虚实结合”的高职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3,49(06):60-63.
[5]延海龙.课程思政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3,40(02):96-98.
[6]王玉兰,巴图,闫海舟,等.高职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状与策略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3,49(05):39-42.
[7]戚冬伟.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五年制高职化学课程的路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06):76-79.
[8]徐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6):27-29.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Basic Chemistry"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Zhang Yunhui
(Xinyang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vocat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social development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vocat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delivering high-quality vocational talent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fundamental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ic chemistry contains rich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s effective integr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basic chemistry courses, explores specific integration strategies, and provides methods and reference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basicchemistry;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integration; materials;method; evaluation;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