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探索

2024-07-31 00:00陈娜婷
成才之路 2024年19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不仅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具备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紧密围绕“三教”改革的核心要义,全面深化教学系统的革新,从而为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文章阐述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内部动因,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具体路径,旨在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教学水平;内部动因;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9-007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中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探索”(编号:ZJKTY23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推进“三教”改革过程中,教师、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不仅是“三教”改革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核心因素[1]。为了切实落实“三教”改革的各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入剖析教学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和教育目标,紧密结合当前教学实际,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改革工作。本文探讨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具体路径,旨在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新期待。

一、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内部动因

1.教师改革:“双师型”教师培育为教师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落实“三教”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推动各项教学工作稳步前行的关键力量,更是改革的焦点和核心[2]。教师改革的成功,对于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教材内容的更新至关重要,是确保整个教育改革有序进行的基础。“双师型”教师培育的实施,为教师改革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有利条件。首先,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资源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3]。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师的培养方向。其次,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实训基地的实训锻炼,从实际生产中获得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能为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优化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2.教材改革:校企双主体合作为优化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企业用工模式的演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也在与时俱进,以满足当前社会及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中强调,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必须紧密跟随产业发展步伐,全面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这标志着教材改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4]。校企双主体合作是教材改革的关键动力。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位教材内容。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训机会,使学校能够获取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动态,为教材内容的更新提供有力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完善,还能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在校企双主体合作推动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新型教材不断涌现,如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等,这些教材更加注重实践性和职业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法改革:产教融合模式为促进教法创新提供了外部保障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核心,其改革与创新对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三教”改革过程中,教法改革的重要性被置于核心位置,这不仅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系统性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准[5]。产教融合模式是教法改革的重要驱动力,为教法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外部保障。产教融合模式强调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将产业前沿技术、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引入教学过程。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产教融合模式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专家合作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这种互动式的合作模式为教法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具体路径

1.赋能教师,助力教师专业技能同步提升

(1)转观念:传授者逐步变为引导者。在“三教”改革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侧重于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6]。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和能力发展,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知识、构建知识体系。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7]。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2)提能力:提升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素养。随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素养已成为现代教师不可或缺的素养。首先,培养数字化思维。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而言,培养数字化思维意味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与数字化思维相关的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深入了解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分享数字化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研讨,让教师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激发他们探索和实践的兴趣。其次,提升数字化技能。数字化技能是教师在数字化时代进行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多媒体制作、在线教学平台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获取与整合等。中等职业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支持,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分享,共同提升数字化技能[8]。最后,建立数字化素养的持续发展机制。数字化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为了建立数字化素养的持续发展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对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支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数字化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通过定期评估,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与其他学校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借鉴机会。

2.改进教材,促进教材内容不断创新完善

(1)增内容:开发多元化、数字化教材。教材是开展各类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力落实“三教”改革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对教材内容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提供有利的教材保障。首先,开发多元化教材,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多元化教材的开发要紧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教材内容应紧跟行业前沿,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符合当前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为了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多元化教材应引入多种教学资源。除了传统的文字描述外,可以加入图像、图表、案例研究、项目实践等多种表现形式。图像和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知识要点,案例研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知识应用,项目实践则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其次,推进数字化教材,提升教学互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课视频和AR技术,教师可以丰富数字化教材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字化教材具有实时更新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实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此外,数字化教材能通过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优化教材结构,提高教学实践性。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要精心设计教材结构,确保关键知识点突出,教学内容条理清晰。通过合理编排章节和单元,将核心内容置于重要位置,引导学生快速把握学习要点。同时,教材要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这些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2)转形态: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随着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形态的转变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首先,围绕职业技能需求设计教材内容。中等职业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定向技能型人才,因此教材内容的设计必须紧密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实际培育需求。传统教材内容往往过于侧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对学生实操技能的足够重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应转向开发工作手册式和活页式教材,这些新型教材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职业技能需求编排内容,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其次,实时更新教材内容以反映行业动态。传统教材在编写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时效滞后的问题,导致教材内容无法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采用活页式教材。活页式教材内容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和补充。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收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资料,及时将这些内容融入教材中,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最后,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制定针对性教材内容。工作手册式教材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和技能要求来设计和编排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用工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这种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的教材内容设计,能够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落实,使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优化教法,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创新

(1)变教法: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亟待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此背景下,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措施。首先,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主动性。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工作场景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最后,加强教学组织和引导,确保教学质量。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企业和行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通过加强教学组织和引导工作,确保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2)换模式:线上结合线下混合教学。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其灵活多样、个性化强的特点,成为推动中职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首先,利用线上教学进行差异化预习指导。面对学生群体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的情况,教师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通过录制微课视频、上传预习资料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新课知识的自主预习。这种方式,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能提高课前预习环节的学习效率,为后续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结合“网生一代”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数字化教学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在创新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入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线上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和实训锻炼中来。最后,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个性化学习与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线上线下教学的比例和内容。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复习和互动交流,而线下课堂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的“三教”改革,即教师改革、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举措。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三教”改革,中职学校要赋能教师、助力教师专业技能同步提升,改进教材、促进教材内容不断创新完善,优化教法、切实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以此打造一个高质量、高效率、高适应性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庆军,徐善祥.践行“三教”改革,提升培训效益[J].安徽教育科研,2023(15):16-18.

[2]罗幼平.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6):59-61.

[3]曹荣.课程融合:推进中职学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20(33):24-27.

[4]周如俊,陈冬云,陆道华.“三金”共建: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以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21(46): 22-28.

[5]潘菊,兰晓红.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三教”改革路径探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5(05):74-77.

[6]黄巧慧,徐益龙,于洪波,等.基于1+X证书的中职学校三教改革实践研究———以Web前端课程为例[J].广东教育,2022(05):54-56.

[7]郭利,黄祥.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03):81-85.

[8]孔凡凤,郭金宇.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39-41.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ree Teaching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Nating

(Fujian Province Zhangp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Zhangpu 363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The reform of the "three education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but also an urgent need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s. Therefor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closely focus on the core principles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evel, creating more favorabl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internal motives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xplores the specific path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iming to optimiz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that meet market demand.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ree teachings" reform; teaching level; internal moti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