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参与、时空延续、创新开放等特点。高校应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创新育人“大格局”,抓住大思政教育关键、构建“大师资”体系,明确大思政教育内涵、科学设计“大课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格局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9-0029-04
近年来,随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等理念逐渐走向实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等,这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明确了前进方向。如何在大思政教育框架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为新时代高校及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构建思政工作一体化育人格局,提出建构“十大育人体系”[1]。2020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渗透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包括“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等部分。这些理念和政策的提出、落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开辟了新格局,拓展了大视野,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方案》指出,要整合社会多方力量,通过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大思政教育是指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协同“家”“校”“社”等力量,协同整合一切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资源,通过丰富多元的育人模式,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高效发展。大思政教育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格局大、目标远、视野广、师资强等特点均体现了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使命,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意蕴。从教育主体方面来看,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体现为“家”“校”“社”等多力量、多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形成共同参与、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从时空上来看,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延续性、全程性,在时间与空间上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呈现出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的特征[2]。
1.明确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具有导向性、群众性、渗透性、综合性等特征。大思政教育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与引领开展育人工作,培育具有崇高德行、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理解思政育人的意义与内涵,以全局视野并立足大学生发展过程开展育人工作,明确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旨在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树立远大抱负与人生目标,积极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新技术、新行业、新产业、新思想相继涌现,在丰富多元的社会中如何保持心态稳定、内心清醒,扎实学习、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这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新挑战。大思政教育意味着“大格局”“宽视野”“新思维”,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思想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而大思政教育理念既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维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创新,两者在立德树人要求上高度一致。因此,在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光荣使命的时代新人,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是形成场域拓宽的思想大课、德育大课、历史大课、实践大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场景和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3]。大思政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维度,实现了“课上协同课下”“校内协同校外”“线上联动线下”的延伸。同时,大思政也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各阶段,形成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大思政格局。大思政在促进课堂理论传输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同时,也着力统筹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通过深挖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内容、德育元素,结合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此外,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的发展,如浙江师范大学、央视网联合开设了“融媒体思政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了“数字马院”等,同时也呼唤“大师资”的建设和“大平台”的搭建。总之,大思政教育无论是从课内到课外还是从校园到社会、线上到线下,在教学思维创新、教学场域拓宽等方面均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的特色。
3.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
大思政教育的特点是“格局大”“视野广”“思维新”,但并非轻课程重实践,其核心还是在于利用“课堂”这一育人主阵地,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课程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创新、场域的拓宽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打通理论传输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壁垒。大思政教育要求高校既要把握思政小课堂,也要利用好社会这一大课堂,深挖并利用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各类思政元素,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中、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大思政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上的创新,要求高校坚持大课程观、大实践观,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发展为宗旨,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善用社会大课堂[4]。
1.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创新育人“大格局”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机制。一方面,健全岗位执行制度。在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机制过程中,高校应健全和完善岗位执行制度。一要落实导师制、学院责任制,保证学院与教师对学生负责;二要实行分工合作机制,将各项事务详细化,并安排专人负责,构建工作对接机制,协同全体教职工帮助、辅导、管理、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三要构建分级分类保障机制,在心理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成长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分类,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盲点、断点;四要建立奖惩约束制度,对师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强化育人岗位组织保障。在课程育人上,应构建思政教育实施监管运行机制,建立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文化育人上,应建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园精神、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督促校园文化各项建设和管理的落实工作,以保证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实践育人上,应设立职责分明的领导小组,对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为保证实践育人效果提供强力保障;在心理育人上,应结合学校及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立分级分层的心理教育管理部门,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其潜在的心理问题[5]。
第二,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家校社全员育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高校应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基础,加强对大思政的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明确责权分工。具体来说,高校党委要站在坚守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抓好关键,强化责任使命,就学校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学科管理、教育教学等内容进行规范,对社会实践、理论宣传等校内、社会上的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资源、工作上的相互配合。此外,要打造“家”“校”“社”全员育人模式,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发挥好各自的育人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应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优势,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协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主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价值引领与知识传输“两张皮”的问题。应构建“家”“校”合力育人机制,形成家校联盟,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会,畅通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渠道,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家庭。还应构建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企业、社会单位的合作,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如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等,还要整合网络空间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思政内容,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面与影响力[6]。
2.抓住大思政教育关键,构建“大师资”体系
第一,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政课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积极研读和学习经典著作,用扎实的理论功底武装自己,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二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应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问题,保证思政课教师的权益[7]。高校可设置思政课岗位津贴,建立职级、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完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高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赛课、双师同台、一课多师等培训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协同辅导员教师队伍。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等方面情况的掌握最为全面,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形成多元知识结构,还要重视利用新生入学、军训等活动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三,协同专业课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应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意义与重要性,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教学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找准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契合点,深挖和提炼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内容,以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思想高度。专业课教师还应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社会热门话题、时事热点等,将这些内容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用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隐性思政教育,使专业课彰显“思政味”[8]。
3.明确大思政教育内涵,科学设计“大课程”
第一,立足课堂主阵地,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思政课的特殊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常讲常新。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深挖地方红色资源、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代楷模的事迹等引入课堂教学中,推动党的先进理论成果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思政课打造成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另一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思政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兴教学平台相结合,利用小组研学、情景研讨、课堂辩论等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利用雨课堂、学习通、慕课、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软件,借助VR、AR、MR等技术构建可视化思政课堂,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课堂,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优质学习环境。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示范功能、熏陶功能、教化功能等,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深远影响[9]。一方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需要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创新性原则,立足师生全面、和谐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应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
第三,善用社会大课堂,拓宽实践教学场域。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大课堂的优质资源,推动社会资源、历史资源、实践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例如,学校可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三下乡”、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0]。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强校际、校企、校政之间的合作,协同社会力量共建大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携手打造大思政实践教学服务平台,大力开发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总之,“大思政”教育是由单向育人转变为协同育人的过程,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并行发展。在“大思政”教育框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大思政教育理念、创新育人“大格局”,抓住大思政教育关键、构建“大师资”体系,明确大思政教育内涵、科学设计“大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实做深、做好做强,从而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康丹丹,温小平.“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革与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114-119.
[2]杨自起.鹤壁: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J].河南教育,2023(11):25-26.
[3]徐娜,李玮.新时代高校党建引领“大思政”工作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党委”建设为例[J].北京教育,2023(10):74-77.
[4]梅春英,李晓军.构建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2023(01):76-81.
[5]张顺涛.善用“大思政课”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J].北京教育,2023(01):82-85.
[6]谭冠著.经典诵读活动融入中职大思政教育探究———以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23(23):142-144.
[7]吴天军,曲岩娜.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思政教育选择正确的“打开方式”[J].辽宁教育,2023(14):12-16.
[8]李重,申子怡.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赋能大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2023(07):24-26.
[9]夏惠贤,程宝伟.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筑牢教育强国思想之基[J].上海教育,2023(19):48-49.
[10]闫长丽,刘福军.“大思政课”协同机制构建探析[J].北京教育,2022(12):38-43.
Research on New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 Jing
(Datong Normal College, Datong 037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howcasing the spiritual symbols and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ultivating new talents of the tim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continuity in time and space, and innovation and openness.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e the "big pattern" of educating people, grasp the ke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 a "master talent" system,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big curriculum", steadi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new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g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thinking;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