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是个人对自己国家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赞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高校应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作为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内容,将坚定理想信念、打造“互联网+”高校智慧共青团、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为阵地、注重校外文化实践活动等作为坚定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手段,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9-0009-0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公安视听技术人才‘3+X’数据能力培养课程群建设”(编号:GH23825);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智慧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编号:JGJX2023C118);吉林警察学院2023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JY-034);吉林警察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编号:jykyzd 202409)
文化自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的提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问题认识的深化与系统化。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是一种自觉基础上的自信。青年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传承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以及青年工作,出台了极具前瞻性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把推动青年更好、更快地发展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青年文化自信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以高等院校作为特定的文化场域,通过唤醒、激发和强化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本文基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意义和坚定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对高校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
1.助力青年大学生正确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2-3]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孕育出以“天地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等为中华民族最基本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精神品格的“救国、兴国、强国”历史经验的中国革命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够使青年学生正确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提升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能力,无论遭遇怎样的风险挑战,总能消化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直至转化发展出新的文化形态。
2.推动青年大学生自觉扛起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
随着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友模式甚至是文化传播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承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因交流联系日渐繁荣,同时明确文化全球化不代表文化统一化、同一化,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利于自觉扛起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新征程赋予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
3.引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励精图治、顽强拼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精神,革命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体现的人民至上等文化内涵,对于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青年大学生在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中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影响其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创新性、灵活性、行动力强等特点。他们思想意识活跃,对外来信息的包容性和思辨性较强,情绪易被影响,容易自我肯定,也容易一蹶不振。由于在思想和情绪上的不成熟性,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时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影响。
2.多元文化阻碍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受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文化信息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在思想意识领域广泛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文化格局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个别西方国家试图借助互联网向我国青年学生传递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试图对青年学生的生活与思想产生消极影响,阻碍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青年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有很高的热情和勇气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是青年学生的优点。但是在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情况下,即自身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认同”没有形成的前提下,个别青年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困惑和迷茫,盲目跟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的形成。
3.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传播呈现不完整性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从以书报、广播和电视媒体为主的传播模式逐渐向微博、短视频等互联网数字媒体转移。近几年,为迎合受众口味,部分媒体打造以娱乐搞笑为主的内容,或使用过度渲染的标题内容、断章取义的新闻内容,哗众取宠,混淆视听。在这样的背景下,个别意志薄弱的青年大学生陷入快餐文化潮流中,很少主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化学习,甚至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动摇了文化自信。
1.培育内容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绵发展的精神养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经过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成果琳琅满目,不仅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而且提出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等思想道德规范,同时塑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慎独自省等精神品质。悠久的历史文化、璀璨的历史瑰宝无一不彰显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青年大学生,对于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丰富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青年大学生在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中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二,革命文化是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骨气。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华民族“救国、兴国、强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与精神内涵。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伟大奋斗征程的重要标识,是我党以永葆初心使命为价值底色的先进文化形态。革命文化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是文化自信得以生成、确立和巩固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把革命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唤醒、引领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新时代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骨气。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志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推动力,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和梦想,是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底气。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主旋律,发挥其稳定重心作用,将实现中国梦根植于青年的内心深处,培养青年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使他们有效地把个人的人生价值、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育方式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5]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是个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方可行稳致远、所向披靡。面对中国新时代文化格局呈现出的多样化趋势,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定力不足,对受多元化社会思潮入侵的社会环境了解不够深入,有时会出现信仰迷茫、信念薄弱、自信缺失。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其理想信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青年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丰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使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打造“互联网+”高校智慧共青团,把文化自信渗透到每个角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变,传统的高校共青团文化建设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共青团要遵循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青年群体的生活和交流方式,打造青年大学生接受度、认可度高的活动。首先,高校应大力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打造属于年轻人的权威的网络媒体,如抖音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兼顾历史传承与全球化视角,做青年的代言人,在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基础上,开展文化自信培育。其次,高校要创新共青团活动形式,丰富青年学生文化的表达路径,在青年大学生的表达中了解其所需、所想、所感,以此寻求合适的培育媒介,开展文化自信培养。最后,高校可用“互联网+共青团”的协同联动工作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共青团工作,扩大共青团的宣传方式和受众范围,增强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以打造深入青年大学生身心的、具有青年先锋引领作用的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把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每个角落。
第三,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为阵地,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明永续发展,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而高校正是这样的纽带,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思政课程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选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中国梦奋斗史作为最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建设也应遵循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青年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能助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推动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第四,注重校外文化实践活动,坚定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在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注重让学生从具体的学习生活中感悟与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效缩短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校外文化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观念并落实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应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各类校内外文化实践,如校园红歌传唱、红色征文等,并且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周末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担任文化博物馆义工、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等。这种方式,能使青年大学生切身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青年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人生成长,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青年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要以高等院校作为特定的文化场域,针对青年自身发展特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作为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内容,通过大力打造线上线下新型模式,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增加文化自信培育的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王资博.新时代“大思政课”的涵义、特性与价值研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1(05):16-21.
[3]马超.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逻辑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6):43-45.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10-07].https://www.gov. 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3-10-07].https://www.gov.cn/xinwen/2019-04/30/content_ 5387964.htm.
Exploring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mong Young College Students in a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Zhai Jiali1, Wang Linqiang2
(1.Department of Crimi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Police College, Changchun 130010, China; 2.School of Literatur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confidence is an individual’s affirmation and agreement with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heir own country, which is a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a country and n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lect three aspects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s the cultivation content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young students.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build a"Internet plus" smart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the position, and focus on off campus cultural practice activities as the cultivation mea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young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spiritual support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young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ies;collegestudents;culturalconfidence;cultivation path;culturalself-awar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