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袁敬华老师学习

2024-07-31 00:00:00朱勇烨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4年8期

朝华就是早晨的阳光。为爱坚守、为爱前行的袁敬华老师,不就是温暖的太阳吗?

电影《朝华》展现了袁敬华老师献身特教事业的感人故事。她的特教事业起步于自家小小的一间房,在各方热心人士的帮助与支持下,最终发展成了享誉全国的现代化特教专门学校。

电影着重刻画了聋哑孩子亮亮、知秋、澜心、大壮等人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因生病等原因造成耳聋,慢慢地也不会说话了。他们是一群可怜的孩子,也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因为他们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袁敬华。

袁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了深深的爱。

起初,袁老师要教亮亮说话,但亮亮爸心存质疑,千拦万阻,还冲袁老师大喊大叫,把亮亮从学校带回了家。夜里,袁老师偷偷去看望亮亮,教亮亮说话。天气非常冷,袁老师最终受了风寒。但她执着地站在窗外,与亮亮隔窗相望的那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办学的费用捉襟见肘,袁老师家里的粮食不够了,孩子们吃不饱怎么行呢?如果学校办不下去了,这些孩子怎么办呢?面对困难,袁老师作出了一个感人的举动:卖血买粮。

想到我们每日三餐都很丰富,压根儿不用担心没饭吃,可却不知满足,总是挑三拣四,饭菜常常吃了一半就倒掉。再想想袁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有饭吃,她竟要靠卖血来支撑,在回家的路上都晕倒了,真让我感到惭愧呀!

袁老师教孩子十分耐心,一个词往往要教无数遍;袁老师也很有童心,她带着孩子们去田野里放风筝,那青春阳光的笑容让每一个人都开心起来……

因为袁老师,那群孩子有了不一样的美好人生。

影片的一些细节也让我印象深刻。袁老师的爸爸是一个表面很凶但内心柔软的人。他不赞成袁老师办特教,但看到自己的孩子千难万难时,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位女大学生听说了袁敬华的事迹,主动要求来教书。省残联领导给予了很多支持,李克强总理还给特教学校的孩子们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所有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袁老师不是一个人在奋斗,特教事业的进步离不开党的关怀、群众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我国,聋哑孩子有上百万,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迫切需要更多像袁敬华这样无私奉献的好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像袁敬华老师那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为爱坚守、为爱前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孙大武)

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爱和温暖的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人性的美好。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读者,都会被袁敬华老师的精神感动,也会被小作者的真情打动。

文章中描述的袁老师卖血买粮、寒风中隔窗教亮亮说话等场景,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袁老师无私奉献、坚守爱心的精神风貌。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描写,就能打动人心。

小作者还从袁老师的故事中提炼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那就是特教事业的进步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关怀。这不仅体现了小作者的敏锐观察,也展示了他的深刻思考。因为感动,所以行动。愿我们和小作者一样,“为爱坚守,为爱前行”。

(罗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