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罗刹海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罗刹国,那里的人是非颠倒,善恶混淆,以丑为美,越是狰狞怪异,越显荣华富贵。小说中,英俊潇洒的马骥到了罗刹国,被当地人视为丑陋的怪物。马骥住在执戟郎家里,某次与主人对饮时,大醉的马骥拔剑起舞,并且恶作剧似的将煤灰涂抹在自己的脸上,谁知如此一来,反而惹得主人连连赞叹,太美了,太美了!
当今社会,其实不乏这样的畸形审美,也出现了一些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现象。
你从上述材料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一、审题立意:本次作文材料紧扣社会热点,以《罗刹海市》中的故事为引,讲述了马骥的一段经历,概括起来就是罗刹国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美丑不分,那里的审美是一种畸形审美,以此点出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审题过程中,要求考生从材料出发,表达自我的感悟和思考。写作任务清晰明确。考生务必理解《罗刹海市》故事的批判讽刺意味,写作过程中,既要联系社会现象指出当下的怪状,又要明确自我的价值判断,弘扬健康向上的思想精神,明辨是非美丑,树立科学正确健康的是非观、美丑观和价值观。
二、论述角度:包括摒弃畸形审美,追求正确审美;美育是一种刚需;警惕审美偏差,树立正确审美观;学会审美,健全人格;对抗社会畸形审美,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三、选材剪裁:可以选择正面的材料,体现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可以选择反面的材料,挖掘社会中美丑不分、是非颠倒、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可以从文学中的审美、现实中的审美入手,既包括外在的美丑,也包括内在的美丑。
四、行文结构: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式结构行文,也可以选择引议联结的结构行文。中间主体可以形成并列或者递进式的分论点结构形式。
五、语言表达:要重视体现逻辑性和思辨性,彰显青年学子的身份特点。语言上可以整散句结合,引用经典诗句和名言来阐述美育的重要性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方向,尽量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将书卷气和生活性巧妙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