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但父爱如山,高大深沉,苦涩难懂,不易被觉察。
第一次试图读懂父亲,是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打电话说:“爸,我想你了。”他在电话那头不知所措敷衍地回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我在电话这头无比的失落。那是我第一次试图走近你,想要读懂你。
现实迫使我们一大家不得不分开生活,距离使我与父亲的心渐行渐远。那些个没来得及回复的消息,从未主动拨打过的电话,每次难得团聚时父亲的沉默寡言和离开时的毫不留恋,都深深地记在了懵懂、叛逆、不谙世事的我的心中。至此,我暗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给他打电话了!那年,我十三岁,不懂父亲的辛酸与苦楚,不懂生活巨大的压力,更读不懂父亲无言的爱。
我走出自己繁杂的记忆,如同走出层峦叠嶂的山峰。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在门口时又听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我知道是父亲回来了,这次家里还来了客人。父亲一改往日的沉默,夸耀着他的两个女儿的懂事和优秀。虽然我知道我和姐姐只是两个普通的小孩,但在父亲口中,我听出了他对我们的爱与支持。我心想:“我从来都没有听到父亲这样夸赞过我们,今天是怎么了?”我走进家门,父亲满脸通红地正和客人聊着的话题突然停了下来,喊了声:“姑娘,快过来吃饭!”看着饭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食物和还没来得及脱掉围裙的父亲,不难想到这是他忙碌了一上午的成果。坐在父亲的身边,猛地发现,记忆中后背笔直的父亲如今也佝偻着身,抬眸的瞬间,我才意识到朝暮轮转的时光已经压弯他的脊背,岁月的风霜早已布满他的脸颊,拿着筷子的手也被厚厚的老茧裹挟。时光在父亲身上每一处毫不客气地留下了痕迹。愣神的片刻,我听到了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是父亲的朋友们询问我的年龄、年级、身高等琐碎小事,我想着父亲整日有工作在身,未必会全部知晓。刚想开口,不料父亲竟都说了出来,我惊讶地看向父亲,他只是对我笑笑。我如梦初醒般,原来父亲从未缺席我的成长。原来,父亲不是不爱跟我们说话,只是他不善于表达,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原来……
“父爱陈酿不知意,一朝初醒才知味。”理解您的瞬间,我再次想到了朱自清的父亲,他蹒跚地爬过月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买橘子,正如我的父亲扶我看尽人间繁华却闭口不提脚下的泥泞。苍白的语言无法形容出父亲的深沉与慷慨,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无法割舍。执笔至此,我,终于读懂了父亲。
三观形成,样貌改变,心智成熟,仅仅几年,我改变了许多,我想这便是成长,但父爱始终未变,我终于读懂了你。
【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在叙述过程中没有情绪激动故作煽情,而是娓娓道来。作者很擅长观察生活,仅仅选取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平常小事,就能展现出作者从不理解父亲、不懂父爱,到能理解父亲、感受到父爱的变化过程。
正如有人说“最珍贵的是平常”,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受父爱也需要慢慢体会。行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细节描写颇具感染力,极富写作功底。
◆适用素材
1.成长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我们成长的踏脚石。
——迟重瑞
2.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但是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由于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穷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伟人成长为气力。——周恩来
3.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马斯洛
4.我自己整个成长的过程,其实是慢慢学会了欣赏自己。——李彦宏
5.成长是生命的唯一见证。——纽曼
【杜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