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认识自我

2024-07-30 00:00:00储浩

◆习作展示

人类自我认知的起点在于“自我中心”,随着社会阅历和社会生活的丰富,人们将面对更广阔多样的世界,愈现“自我中心”起点之局限。最终我们的目的地便是世间桃源:在社会中认识了自我。

人的认知是发展的,“自我中心”则像极了化学反应中那具有惰性而稳定的反应物——物不动我不动,怡然自足。“自我中心”是什么?是“我是”“我想”的欲念。正如婴儿饿时哭啼,“自我中心”这一阶段是个人为中心的独立的自我认知起始。

社会就像实验室,向“自我中心”中加入了催化剂——社会阅历和社交生活,轰轰烈烈地推进了自我认知的发展。

前者,即社会阅历是怎样拓宽自我认知水平的呢?社会阅历是指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所经历的磨练和经验,社会作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假若固守“自我中心”,就不能眼观全局。而历练与经验带给我们的便是这样的认识,从实践中得出局限于自我的后果,以此将人们推出“自我中心”的大厅,通向多样的社会,赋予我们义务和任务。

后者,即社交生活给予了个体群体的参照。通过沟通和比较,我们由“我想”走向“我能”,这份参照犹如一份度量表,借以将我们与他人度长絜大、比权量力。让我们从自我中心的纵向比较的盲目泥淖中走向了横向的拓展,给予我们提升的方向与目标、尺度,从而拓宽了个人认知。

两者均将个人暴露在更大更富于变化的环境下,由于个人的趋向性,我们带着融入社会的心,在历练、比较中,发现“自我中心”的局限。

“自我中心”的局限不仅是以自我为标度的比较的主观性而使认知发展滞留,更是无法将社会与个人相联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倘若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又怎么能推动社会发展至现代化的今天;灾难发生时,倘若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保而不愿尽己所能施以援手,灾难如何得以控制。因此,这份局限性将人的认知从“我能”推向了“我该”的产物。

由“我想”的欲念反应物,在社会催化下生成了“我能”中间产物,最后得到了“我该”的社会责任感,以济社会,充实自身。

故愿你在社会中认识自我而实现自我,以主人的身份上岸!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点评

作文拟题贴切,开篇扣题。作者紧密围绕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拟题,确当、简明,凸显了作文的论点。在首段,由材料自然引出观点,与文题呼应,这样的写法,对于考场文来说,尤为重要,值得借鉴。

习作类比形象,说理透辟,以婴儿、催化剂等作类比,将人的“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延展表述得清楚、明了,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地阐释了正因为“自我中心”的局限,才会在社会的舞台上认识自我,结论水到渠成。

结构清晰,表达有力。作文采用总—分—总的布局框架,给读者以眉清目秀之感。同时,语言洗练、利落,富有极强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