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展示
从黄帝造车的服牛乘马到如今山海皆可平的高铁,从浑仪的观星探象到“嫦娥”的飞天揽月……无数的伟大发明,都是先人们实践探索与勇于创新的智慧结晶。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程中,实践与创新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而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之际,实践与创新的意义愈发凸显。实践以明道,创新铸未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辉煌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是人们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积累大量的经验,为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没有实践,创新将变成空中楼阁。倘若李时珍没有千山万水的跋涉,尝遍百草,怎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倘若爱迪生没有数万次的实验,历尽艰辛,怎会发明点亮世界的电灯?倘若南仁东没有数十年的奔波,用实践丈量广袤土地,怎会自主研制出深探苍穹的大国重器?事实证明,每一个伟大创新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探寻,是精益求精的磨砺,是玉汝于成的笃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利。”在实践的基础上更需要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正是因为有了创新,人类社会才从刀耕火种的时代,发展到了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没有创新,实践就如同枯水之源,难以为继。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谈及诺基亚手机的帝国的陨落时说,不创新必然带来消亡。反观我国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华为涅槃“归来”……在一代代人的砥砺奋斗中,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勇攀高峰。
然而,实践与创新并非一蹴而就。正如乔布斯所说:“创新需要坚持,需要毅力。”坚持,是刻在科学人骨子里的基因。从我国科技追赶到领跑的漫漫长路,科研者们焚膏继晷、默默坚守,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科学事业。同时,他们敢于从零到一,敢于探索未知,敢于直面深渊,敢于在黑暗的荒原中踽踽独行。他们奋斗的脚印,无不彰显着实践与创新的伟大力量。
黑格尔坦言:“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它才有希望。”科技史卷帙浩繁,谱写至今,接力棒已传入新时代青年手中。生逢盛世,青春的我们应赓续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与创新意识,用脚步丈量使命,上下求索,凝聚成科技发展的时代洪流,为强国复兴镌刻下有力注脚。
【西大附中浐灞中学】
◆点评
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本文由从古至今的伟大发明入题,引出作文的中心论点:实践与创新相辅相成。首先论证“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接着论证“在实践的基础上更需要创新”,然后指出如何做到实践与创新。最后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期望,使得作文更具有现实意义,升华主题。
2.论证充分,语言生动。作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比如事例论证、假设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有力。作文的语言准确简洁,谈古论今,事例高度概括,十分精妙;排比句式工整,气势如排山倒海,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