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建设的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一期建成投运。项目预计20年运营期内总发电量3303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165.15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均减排二氧化碳1141吨。
相关研究认为,由于垃圾填埋场选址普遍集中在城郊,光照充分且占地面积大,封场初期的土地适宜建造光伏电站。位于杭州北郊的天子岭填埋场于1991年投入使用,2020年12月结束填埋作业。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采用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将为该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绿色电能。
2023年9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下属的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承接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开展储能电站、光储项目电力配套设施等施工建设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地下管道密布、山体斜坡倾角大、厂区防火安全等级高、生态恢复要求高等挑战,历时四个多月建成投运一期项目,为全国同类站场利用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公司项目负责人陈乔说,项目一期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9兆瓦,储能电站储能容量0.4兆瓦时,充放电功率0.2兆瓦。
相关研究论证,基于垃圾填埋场建造的光伏电站,在运营期间不受填埋场气体的影响,只需少量维护光伏组件支架及基础即可适应场区地表的沉降。电站寿命期结束后可以被整体移除,将土地恢复到自然状态。
◆素材解读
垃圾处理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专业研究,最终变废为宝,把垃圾场变成了绿色的光储电站,为该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绿色电能,为全国同类站场利用提供新的发展思路。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大量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绿色电能,一箭双雕,前景广阔,其成功经验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