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琍:春风拨清音

2024-07-30 00:00:00

◆人物事迹

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衡阳任教。凭着一颗朴素的爱心,她用手语教学,倾尽所能教听障孩子们文化知识。正当刘玲琍尽力改变他人命运时,不幸却降临在自己头上。2005年,刘玲琍8个月大的孩子被诊断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抱着“早期就开始训练孩子或许还有机会开口说话”的希望,她翻阅大量资料,开始每天给孩子训练说话的能力。2008年,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学龄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担任班主任。凭着教授儿子的经验,刘玲琍一边上课一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了让学生尽快说话,刘玲琍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孩子们一点一点感受气流的大小,感受声带的振动。每个字的发音,孩子们都要跟读上百遍,才能与正常人发音有几分相似。但这一点点进步,都能让刘玲琍高兴不已。

既是老师,也是妈妈,吃饭、睡觉、缝补衣服、摘耳蜗、戴耳蜗……刘玲琍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孩子们。在她心里,学生和儿子一样都需要她特别的爱。尽管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刘玲琍仍然资助了好几名学生。她说:“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觉得我的责任就是像妈妈一样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教给他们知识,教会他们与周围人交流。”33年来,刘玲琍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如今,她已有20多位学生考入大学,80多位学生正常就业。“这个幸福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份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有个幸福的家庭。面对这些,哪个妈妈不高兴呢?”

◆颁奖词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