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犹如进入了一片“管道森林”,密密麻麻的管道纵横分布,各类阀门让人眼花缭乱。穿梭其间,高级技师杨戌雷对每一处管道和阀门的用途都了如指掌:“我的工作,就是保障整套设备24小时正常运转。”
80后的杨戌雷从小生活在苏州河畔,对于碧水清波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技校毕业后,他成为一名泵站的工人。杨戌雷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勤奋和好学让他在一次次挑战中快速成长。
“污泥处理系统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对系统的运行机制烂熟于心。”从零开始,杨戌雷用加倍努力来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那段时间,他总是住在建设工地上,白天熟悉管道、研究设备,晚上挑灯夜战,翻图纸、学原理,还要自主编写运行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手把手地对工友们开展技能培训。
污泥处理更加绿色低碳环保的背后,是杨戌雷和团队成员对创新创造的不懈追求。一次,有同事反映:由于系统的冷凝水排放装置处在防爆区域中,工人只aamg+V1Qu88Isk66scXTd2o4I6j7HXnrCXwp8mi6q7Y=好采用人工抽水的方式处理,一次一个半小时,每四小时就得抽一次,每次操作完腰都直不起来。
怎么能安全高效解决问题?杨戌雷带领团队在防爆区域外接入一根压缩空气管路作为动力,再采用气动隔膜泵和气动单元相结合的方式研发出了防爆区自动抽水装置。原来需要大量人工投入的工作,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此后这一技术方案在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得到推广应用,技术成果已形成了专利。
◆解读
在污泥处理更加绿色低碳环保的背后,杨戌雷夜以继日地研究和探索,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发出了“防爆区自动抽水装置”,原本需要大量人工投入的工作,现在仅需5分钟就能高效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正是因为他这种孜孜不倦、勇于创新的精神,才为企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杨戌雷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勤奋和好学让他在一次次挑战中快速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破茧成蝶”,成为该厂的高级技师,企业的顶梁柱。
◆适用话题
勤奋好学 业精于勤 勇于创新 勤于思考
【杜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