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集体的领头羊

2024-07-30 00:00:00

张瑞敏是海尔集团创始人。1984年创业以来,张瑞敏带领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资不抵债的集体所有制小厂发展成为物联网时代世界引领的生态型企业。1995年担任《海尔兄弟》的监制。2020年海尔全球营收超3000亿元、利税总额超400亿元,旗下海尔智家荣居世界500强。2021年11月5日,张瑞敏主动辞任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受邀担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由此首创生态型企业传承新机制。

1984年,张瑞敏临危受命,接任当时已经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32年创业创新,张瑞敏始终以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超前战略决策引航海尔,持续发展。201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887亿,近十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6%,利润180亿,同比增长20%,从2007年开始,海尔连续九年利润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是营收复合增长率的5.5倍。

在海尔持续创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张瑞敏确立的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实践中,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被写入美国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也因此成为首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发现仓库里同一批次的400多台电冰箱里,竟然有76台不合格,他宣布把这些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然后抡起锤子亲手砸毁了第一台。没想到,他接着又说,这些质量不合格的电冰箱是谁生产的,就由谁来砸。1986年的中国各种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市场上流行着“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说法。在场的老员工一边砸电冰箱,一边心疼地掉眼泪。这一举动增强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为海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素材解读

张瑞敏用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海尔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他是海尔的灵魂,是海尔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的魄力、他的远见、他的创新鲜有人及。他靠产品质量打出市场的理念在当时具有领先意识,而他怒砸冰箱的行为正展现出他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吧。

◆适用话题

大胆开拓 质量意识 锐意进取

【刘玉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