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航天精神”,书写“强国一代”奋斗华章

2024-07-30 00:00:00刘连福

面对浩瀚星辰大海,中国航天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孕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今天,我们要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学习“特别能吃苦”的精神,砥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逐梦之志。20世纪50年代,一群青春身影奋战在渺无人烟的西北大戈壁,从“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到“魔鬼城”罗布泊,再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他们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的航天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科研环境之下,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丰功伟绩。我们要学习这种乐于吃苦、自讨苦吃的精神,把自己锻造成为能够“经风雨、抵坎坷”的参天大树。

学习“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锤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铮铮铁骨。从地月之间横跨数十万公里的超长距离到月球表面可达上百摄氏度的超高温度,从航天员身处太空面临的“四大危险”到飞船安全返回所遭遇的“三道鬼门关”,中国航天人从未因困难而气馁,而是以“革命加拼命”的战斗姿态,立足航天领域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实现了一个个重大跨越。当前,机遇和风险并存,我们要始终保持顽强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学习“特别能攻关”的精神,秉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创新匠心。面对西方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逐一攻克核心技术,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到后来的“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际,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结果。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尝试,在百舸争流中劈波斩浪,在千帆竞发中勇立潮头。

学习“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茫茫大戈壁,漫漫雄关道,5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栉风沐雨、无怨无悔,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融进了大戈壁滩里。在火箭的一次次腾飞中,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以身为剑、接续奋斗。今天,我们要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自觉将个人发展同祖国命运、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学做吃苦耐劳、甘愿平凡质朴的“螺丝钉”,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

(选自“连云港传媒网”2023年10月27日,有删改)

◆素材解读

航天精神体现了航天人的坚定信念、进取意识、科学态度、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它不仅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还涵盖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漫漫探梦征途上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航天员的艰辛付出和努力,其中最可贵和最值得学习的就是中国航天人不服输、不放弃、坚韧不拔的航天精神。可见,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适用话题

吃苦耐劳 全力攻关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