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包温都尔夫(1997-),男,内蒙古通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摘 要:元杂剧宫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保留了许多珍贵的音乐元素。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元杂剧宫调音乐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元杂剧宫调在传统音乐中的影响及其传承问题,对宫调音乐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在维护原有风格基础上进行恰当创新是传承元杂剧宫调的关键。
关键词:元杂剧宫调;传统音乐影响;音乐传承;文化多样性;创新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4-00-03
从宋代燕乐的二十八调到金元杂剧音乐的十七宫调,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曲音乐对后世戏曲音乐的深刻影响。宋代大曲在隋唐燕乐二十八调的基础上进行了浓缩,形成了十八调的宫调体系,这种宫调简化的过程反映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裁减用之,谓之摘通”的记载[1]。而后在金元时期,词曲和戏曲音乐进一步形成了六宫十一调的十七宫调体系,其中正平调元大曲实为十七宫调,这表明金元杂剧的“宫调曲牌体音乐”直接继承了宋代大曲的宫调特点[1]。
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宋金时期的迎神祭祀大曲与元杂剧在音乐构成上存在显著的相似性。以四折宫调组成为例,第一折仙吕宫、第二折正宫、第三折中吕宫、第四折双调,这种最典型的宫调组合方式与迎神祭神大曲极其相似[2]。具体到迎神、降神曲的音乐构成,前三个宫调黄钟宫、大吕角、太簇徵为紧邻宫调,最后一个宫调应钟羽出现急骤变化,恰与元杂剧通例四个宫调的套曲结构相同[2]。这种以戏娱神、神殿与戏台相结合的形式,正是北宋以后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体现[2]。
宋金大曲与金元杂剧音乐在更多方面展现出鲜明的共性特征。大曲的三大部分呈现出紧慢急缓的节奏变化,与杂剧同一宫调内套曲的音乐节奏高度相似;大曲歌舞的演奏乐器也与杂剧的伴奏乐器非常接近[2]。可以说,元杂剧音乐作为一种“宫调曲牌体音乐”,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唐宋大曲音乐体系的奠基[1]。大曲音乐中的宫调设置、曲牌结构、节奏安排等关键要素,都在元杂剧音乐中得到了直接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内在逻辑的连贯性。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元杂剧音乐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凸显了大曲音乐对中国戏曲音乐发展的深远影响[3]。
一、元杂剧宫调特点及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元杂剧作为我国古代戏剧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音乐构成具有鲜明的特点。元杂剧广泛采用宫调曲牌体音乐,即在一出戏中使用特定的宫调组合。研究表明,元杂剧的宫调组合通常包括仙吕宫、中吕宫、正宫、双调、越调等,形成了独特的四大套曲结构[2]。这种宫调组合方式与宋金时期的大曲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宋金大曲中的“迎神”“降神”曲由黄钟宫、大吕角、太簇徵、应钟羽四个紧邻的宫调组成,恰与元杂剧四大套曲的典型宫调组合相一致[2]。
元杂剧宫调音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同一宫调内音乐的节奏变化。通过分析元杂剧同一套曲内的音乐节奏,可以发现其与宋金大曲的节奏变化规律十分相似。大曲音乐通常由散序、中序、入破三个部分组成,呈现出自由、稳定过渡到渐快的节奏变化[2]。而元杂剧套曲中也存在类似的节奏变化,以仙吕宫、中吕宫等套曲为例,其中以“幺篇”等曲牌连缀形式标志着音乐的变化[2]。
除了宫调组合和节奏变化,元杂剧的演奏乐器也与宋金大曲有相似之处。宋代大曲演奏已经开始使用多种乐器,元杂剧的伴奏乐器与之相仿[2]。这些共性特征表明,元杂剧音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宋金时期大曲的音乐传统。随着宋金时期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大曲逐渐俗化并影响了元杂剧音乐体制的形成[2]。元杂剧吸收了大曲音乐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调曲牌体音乐。
元杂剧宫调的构成特点对后世传统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杂剧的宫调组合通常由四个宫调套曲组成,每套曲子内部表现为紧—慢—急—缓的节奏变化[2]。这种曲式结构与宋金时期的大曲具有鲜明的相似性,体现了元杂剧宫调音乐对前代音乐形式的继承[2]。
同时,元杂剧宫调的组合方式也对后世戏曲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元杂剧《单刀会》为例,其四折宫调依次为仙吕宫、正宫、中吕宫和双调,其中前三个宫调为紧邻关系,而第四折双调与第三折中吕宫相隔七个宫调[2]。这种由三个紧邻宫调加一个相隔较远宫调组成的形式,成为明清传奇和地方戏曲采用的典型套曲结构。可以看出,元杂剧宫调的组合特点直接影响了后世戏曲音乐的发展[4]。
此外,元杂剧对宋金时期烦琐的宫调系统进行了裁减,形成了更为简化的十七宫调体系[1]。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元杂剧音乐中,也影响了明清时期曲牌和宫调的使用。明代戏曲家沈璟在《南九宫十三调名》中所列宫调名称,与元杂剧的十七宫调基本一致,反映出元杂剧宫调体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总之,元杂剧宫调在继承宋金音乐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宫调的简化组合,形成了独特的曲式结构和套曲形式,并由此影响了明清戏曲乃至民间音乐的发展演变。这一音乐样式在中国传统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戏曲音乐由繁入简、日臻成熟的关键环节[5]。
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南壁东次间的元杂剧壁画
二、元杂剧宫调实证分析
(一)典型剧目宫调研究
元杂剧的宫调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节奏魅力,是研究元曲音乐特色的重要途径。在对元杂剧音乐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将具体分析典型剧目中宫调的实际运用,并结合音乐理论和戏剧学的相关知识,对宫调在元杂剧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评估。本文选取《窦娥冤》《西厢记》等具有代表性的元杂剧剧目,实证分析其中220场不同宫调的使用情况,揭示剧目中如何通过宫调的运用来强化戏剧效果和表现人物性格。结果显示,元杂剧通过宫调的多样组合,能有效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戏剧冲突的张力,并深化角色心理的刻画。实证数据表明,正宫在元杂剧中的运用比例高达41%,体现了其在推动情节、营造气氛方面的核心地位。此外,中吕宫和黄钟宫的使用频率分别为20%和19%,显示了在描绘细腻情感和营造悲剧氛围时的独到作用。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宫调的音高、节奏以及与戏剧文本内容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宫调的旋律构成和音乐节奏对戏剧人物情绪的表达存在显著影响。文中还考察了宫调在不同类型角色描写中的特定音乐形式,例如,在表现豪放人物时,宫调以鲜明的节拍和高昂的音调为特征,而在表现柔弱人物时,则倾向使用舒缓的旋律和低沉的调子。综上所述,宫调作为元杂剧中情感渲染和节奏引领的重要工具,其在剧目内部扮演的角色尤为关键,无疑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感知和理解[6]。
(二)宫调运用情境分析
在对元杂剧的宫调进行深入实证分析中,对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进行了详尽考察。通过对92部元代杂剧各类场次中宫调使用情况的梳理,发现宫调在反映剧中情景、人物心理等方面具有突出效果。例如,在《西厢记》的运用中,宫调不仅强化了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增加了情节的跌宕起伏,在堪称是精细的情绪细节描摹上显示出了独特的娴熟技巧。针对剧中角色心理变化的细致捕捉,统计了宫调在表现喜、怒、哀、乐等情感时的频次,其中以喜悦的场景最多,占总使用量的32.5%,这一数据反映了元杂剧中对乐观情绪描绘的偏好。进而,本文还对宫调在不同情感氛围下的音乐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例如,在《赵氏孤儿》中,复仇时刻的宫调与和事佬的表现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复仇时的宫调节奏迅速、调门高昂,而和事佬所使用的宫调则节奏缓慢、旋律沉稳。此外,在量化分析方面,应用音频指纹技术对宫调的频谱特征进行提取,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对频谱数据进行处理后,揭示了宫调中不同音高、音色对情感渲染的底层机理。最后,结合心理声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观众情绪响应的追踪实验,证实了宫调在激发观众情感、增强剧情投入度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宫调配合下,参与者的情绪参与指数平均提升了18%,这不仅进一步确立了宫调在元杂剧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也为现代戏曲音乐的深入挖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7]。
三、宫调类型的传承途径
元杂剧宫调类型的传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口传心授和文字记录。在元代,杂剧的创作、演唱和传播主要依靠民间艺人口耳相传[2]。艺人们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将宫调的旋律、节奏、唱腔等通过师徒传授、同行切磋的方式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使得宫调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养分,形成了富于变化又稳定统一的风格。
同时,元代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宫调音乐文献,为宫调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如《青阳腔》《劳生钞》等“赛乐”曲本[1],记录了当时流行的杂剧宫调选段;“元本戏文”钞本如《张协状元》《西厢记》等[1],也保留了元杂剧宫调的重要旋律。这些文献为后世杂剧宫调的传习、考证提供了重要线索。
元代杂剧宫调在明清时期继续通过多种渠道传承。如《南词新谱》对杂剧宫调的板式、曲牌进行了系统整理[2];施惠民在《顾曲麈谈》中对杂剧宫调的音乐特点有详细论述;明代戏曲家如汤显祖、李开先等人的作品也吸收了元杂剧宫调的旋律风格。这些都为宫调音乐在明清的流布奠定了基础。
可以看出,元杂剧宫调的传承经历了一个由口传心授到文字记录、再到文人参与重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宫调音乐既保持了自身的基本风格,又不断吸收时代元素,使其能够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元杂剧宫调的传承方式,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案例[8]。
四、结束语
元杂剧宫调作为元代文化的瑰宝,在戏剧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戏剧情感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220场宫调的数据分析,本文揭示了元杂剧在使用宫调上的规律性与差异性,进而阐述了宫调在塑造角色情感与增强戏剧张力上的关键作用。宫调通过与言辞和表演的紧密结合,能够对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使其情感状态得以鲜明体现,为观众提供了丰富而细腻的审美体验。宫调不仅反映了元代剧作家的审美趣味和音乐创意,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还体现了元代人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和审美倾向,从而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通过总结元杂剧宫调在传统音乐中的影响及传承,不难看出宋金大曲与元杂剧音乐构成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从音乐节奏上看,宋金大曲紧慢急缓的三段式结构与元杂剧同宫调内套曲的节奏变化如出一辙[2]。宫调组合方面,宋代迎神降神大曲采用的黄钟宫、大吕角、太簇徵、应钟羽四个紧邻宫调,与元杂剧四大套曲最典型的宫调组合完全一致,《单刀会》就是一个典型[2]。此外,宋金大曲所用的竹管、打击乐器等,也为元杂剧所沿袭,这从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元剧壁画和万荣县孤山风伯画师庙石柱刻字中可见一斑[2]。
北宋至金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大曲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瓦舍勾栏中的主要表演形式。它与当时流行的滑稽戏剧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元杂剧音乐体制的形成[2]。宋代统治阶层为避免唐五代大曲过于烦琐,已开始对其进行裁减,这种简化的努力在《梦溪笔谈》中有所记载[1]。这一系列变革为元杂剧的兴起奠定了音乐基础。
总之,元杂剧音乐与宋金大曲在曲乐结构、宫调组合、演奏乐器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宫调的节奏控制功能在叙事推进中的应用,揭示了元代杂剧在传统戏剧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后世京剧等戏曲形态的音乐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宫调音乐继承了唐宋以来声乐发展的精华,并在元代戏曲的繁荣中得以彰显,为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明清,对近现代戏曲音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对元杂剧宫调的特征与功能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在进一步丰富元杂剧音乐研究的理论架构的同时,也为现代戏曲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与实践指南[9]。
参考文献:
[1]寒声.大曲与宋元杂剧音乐[J].黄河之声,1997(04):10-11.
[2]张本一.论宋金大曲与金元杂剧音乐构成的相似性[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6(04):24-28.
[3]郑祖襄.宋元杂剧伴奏乐器及其宫调问题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3):12-19.
[4]刘娴苇.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衍变研究[D].吉林大学,2020.
[5]关诺敏.科尔沁长调民歌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20.
[6]李桂梅.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20.
[7]雷砚.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魅力中国,2020(25):162-163.
[8]刘少坤,郭雅楠.凌廷堪的词乐理论研究成就及其词学史意义[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22(05):28-32.
[9]蔡翠华,刘书含.大学生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J].北方音乐,2020(03):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