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

2024-07-29 00:00:00何晓双慧
艺术大观 2024年14期

作者简介:何晓双慧(1991-),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摄影研究。

摘 要: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绘画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工具和平台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和表达方式。然而,这一变化并非全然积极,它也带来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数字时代对绘画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双重影响,分析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保持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数字时代;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4-00-03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迈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这个时代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艺术领域同样无法置身事外[1]。有研究认为,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世界从外在进入室内,从实在进入虚拟,从公共进入个人,从过去进入现在,从经验进入体验,从鉴赏进入浏览,带给艺术接受者更加震撼的审美享受[2]。同时,数字时代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在传播上突破了原有的报刊等传统局限,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实现艺术信息传播。学者范美俊认为,艺术传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艺术信息实现了在时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实现公共化或社会化。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深受数字时代的影响。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绘画艺术复制的手段,改变着绘画艺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一、数字时代下绘画艺术的发展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古老而丰富的文化表达形式,历来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直观映射。它通过笔触和颜料,在画布上捕捉和再现了人类的情感、思想以及对世界的感知[3]。传统上,绘画艺术依赖于物理工具,如笔刷、颜料和画布,艺术家通过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知和理解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绘画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篇章。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工具和方法,还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分享和互动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数字时代的绘画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媒介,而是拓展到了数字画布、虚拟空间和在线展览等多种形式。

与此同时,数字时代的传播渠道也日益多元化。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设备等新媒体形式,为艺术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4]。这些渠道不仅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也让艺术接受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最重要的是,数字时代强调了艺术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新构建,艺术接受者不再仅仅是被动的观赏者,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这种互动性的提升,不仅丰富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也满足了艺术接受者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二、数字时代对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素材资源的丰富化

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不仅使艺术家能够更加高效和便捷地获取大量图像素材,而且通过各种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和图像输入设备硬件的应用,艺术家拥有了多样化的选择方案[5]。这些工具不仅帮助艺术家快速获取灵感,还能够将动态图像精确转化为静态场景,从而增强了绘画作品的真实感和多样性。

在传统绘画领域,如水墨画,数字技术的应用同样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神韵,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在传统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墨色的深浅层次感是通过水和墨的融合调配实现的,这需要画家具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然而,在数字时代,数字水墨画的创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浸染效果,并且可以针对画面进行反复调试和预设。这不仅简化了创作流程,而且能够模拟出多种浓淡虚实的水墨效果。例如,数字水墨画的早期探索艺术家王玉万先生,采用了将摄影图像与水墨韵味结合的方法。通过独特的画面构思,他将水墨晕染的韵味融入画面中,展现了数字水墨画艺术新的创作手段。这种方法不仅体现了素材资源的丰富化,也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使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的活力。

2.艺术构思的多样化

在数字时代,艺术构思的多样化得到了显著的推动,其中数字绘画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绘画创作的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6]。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创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艺术家关于创作观念和创作思维的转变。艺术家得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品的构思上,致力于获取更多具有创造性的灵感,并扩展自己的创作思路。近年来,大卫·霍克尼利用iPhone和iPad创作的数字绘画作品,如“Fresh Flowers”“Arrival of Spring”等系列,通过多次主要展出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于数字绘画创作的创新尝试,也体现了数字绘画技术对传统绘画创作产生的深刻改变。霍克尼将自己使用iPhone和iPad进行数字绘画创作视为一种对图像绘画性的新尝试,他认为绘画不应局限于某一种媒介。基于数字绘画技术创作的作品,能够更多地反映出数字时代的审美特征,并且数字绘画呈现的视觉效果加强了艺术与大众的互动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基于数字媒介的艺术语言。

(二)消极影响

1.忽视色彩感知

绘画艺术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色彩的巧妙运用。色彩不仅是绘画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家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数字图像技术的帮助下,虽然艺术家能够相对容易地调配颜色比例并呈现细微差别,但这种技术并不能完全复制真实世界中色彩的丰富性和微妙性。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可能会导致艺术家忽视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从而降低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艺术家必须保持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艺术观察力,避免失去控制色彩使用的能力,以保持作品的独特魅力。

2.主动创造性的丧失

绘画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性。数字绘画技术的广泛使用,虽然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但也存在导致艺术家丧失对绘画作品质感的物理感受和主动创造性的风险。数字绘画过程中,艺术家可能会过度依赖技术,从而减少对草图构思的重视,忽视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这可能会降低作品的深度和完整性。此外,过分依赖数字技术可能会使绘画作品失去原创性和个人风格,导致作品的审美特征受制于技术。因此,艺术家在使用数字绘画技术时,应将其视为辅助工具,而不是创作的主导,以保持作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三、数字时代对绘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传播方式的变革

1.身份融合: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新界限

在数字时代之前,艺术家通过画布和颜料创作作品,然后通过画廊、博物馆等机构展示给公众。然而,数字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模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社交媒体、博客和在线艺术社区为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新舞台,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的空间。这种身份的融合不仅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范围,也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创新。

2.实时互动:艺术传播的新维度

在数字时代,艺术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作品,并接收到来自观众的反馈。这种即时的互动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满足观众的需求。此外,数字技术如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为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展示方式,使观众能够以沉浸式的方式体验艺术,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3.主动探索:艺术接受的新姿态

在传统模式下,艺术接受者往往被动地接受艺术作品,而在数字时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在网络上搜索和选择艺术作品。数字博物馆、在线展览和虚拟画廊等资源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和学习世界各地的艺术。此外,艺术接受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在线讨论和社区活动,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交流心得,共同探索艺术的深层意义。

(二)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数字时代使得艺术作品能够以数字艺术、动画、视频艺术等新型艺术形式展现,这些新型艺术形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关注。数字平台的展示能力,如高清图像、3D模型和互动元素等,进一步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艺术复制品市场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例如,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伦勃朗的油画作品《犹太新娘》等珍贵艺术品的复制成为可能。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约利斯·迪克教授团队通过将数字摄影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不仅捕捉到了原画的纹理和细节,还通过3D打印技术增添了画面的纹理质感,成功复制了这幅经典作品。这种高仿真的授权限量绘画复制品不仅作为博物馆展览的替代品,也成为绘画爱好者研究与收藏的对象。它们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并且开辟了绘画作品市场新领域的发展潜力。

(三)绘画艺术作品交易的改变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文化产业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为绘画艺术的传播和交易开辟了全新的天地。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绘画作品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平台。这种技术革新不仅推动了艺术作品多样化的展示和交流,也催生了创新的交易模式,满足了市场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绘画作品的需求。特别是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兴起,它们作为传统市场交易体系的重要补充,正在逐渐改变绘画作品的交易方式。以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例,该平台自2011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与数字时代潮流相适应的绘画作品交易模式。2016年,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与日本爱普生公司开展合作,推出了使用艺术微喷技术的油画复制品交易,其中包括知名画家钱流的《昆曲遗韵》和陈天强的《微风轻轻吹过》等作品。这些复制品均获得了画家的限量授权,每件作品背面都配有防伪标签和画家亲笔签名的收藏证书,确保了其真实性和稀缺性。此外,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还建立了信息数据在线平台,实时更新画家及其作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个人信息、作品详情、实时动态和历史交易记录等。这一举措充分利用了数字时代的信息共享优势,推动了艺术品交易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艺术品市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加强数字时代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策略

(一)创作策略

1.强化色彩感知与应用

在数字创作环境中,色彩的运用不应仅仅依赖于技术提供的便利,而应进一步强化艺术家对色彩的感知与应用能力。艺术家需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对色彩细微差别的敏感度,以及在数字画布上重现传统绘画色彩深度和层次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理论的深入学习、对经典作品的色彩分析,以及在数字媒体上进行创新实验,来提升艺术家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此外,利用数字工具的高级功能,如色彩管理系统和高级调色板,可以帮助艺术家更精确地实现其色彩构想,从而在作品中展现出更为丰富和生动的视觉体验。

2.激发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性

数字技术的普及虽然为艺术家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工具,但也带来了对技术过度依赖的风险。因此,激发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性成为关键。这要求艺术家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创作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模式,而是勇于利用数字技术开拓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同时,艺术家应主动参与到与观众的互动中,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展览等平台收集反馈,激发新的创作灵感。艺术教育机构和社区也应提供支持,通过工作坊、讲座和合作项目等形式,鼓励艺术家进行跨界合作,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传播策略

1.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艺术传播方式

数字技术的运用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建立在线展览、虚拟现实画廊和增强现实体验,艺术机构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吸引全球范围内的观众。例如,通过高分辨率的数字成像技术,艺术爱好者即使身处世界不同角落,也能细致观察到绘画作品的每一个笔触和色彩变化。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艺术传播者可以更精准地了解观众的喜好和行为模式,从而定制个性化的推广策略,提高艺术作品的可见度和受众参与度。

2.增强艺术作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随着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艺术作品的传播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变成了一种双向的互动体验。艺术传播者可以通过创建互动式网站、开发参与性强的应用程序,以及利用游戏化元素,鼓励观众参与到艺术创作和讨论中来。例如,观众可以通过在线投票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或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艺术见解,与艺术家和其他观众进行交流。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增强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艺术体验,还能够促进艺术作品在更广泛的社群中的传播,从而扩大艺术的影响力。

五、结束语

数字时代的来临为绘画艺术的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强化色彩感知与应用,激发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性,我们能够确保艺术作品在视觉与情感上的影响力。同时,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艺术传播方式,增强艺术作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拓宽了艺术作品的受众范围,也加深了公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得绘画艺术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推动着艺术界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刚.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研究[J].明日风尚,2020(23):53-54.

[2]李旭.新媒体技术对绘画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影响[J].传媒,2019(24):77-79.

[3]王艺霏.数字技术对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王鹏.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0.

[5]赵鹏飞.基于美术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96-198.

[6]袁嘉伟.后印象主义绘画中的装饰性语言实践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