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2024-07-26 00:00:00唐佳代赵益梅龙亚飞
食品界 2024年7期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酿酒工程本科专业教育课,该课程作为酿酒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基本技能课,为学生各类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写作做准备。新工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现有的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所教授学生的知识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质量、课程与专业知识的密切度、教学规范化、师生互动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会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并且对学生内在学术思维与品质培养也有正向影响。该课程的教学亟待有针对性的改革,向学生传授更为丰富和贴近专业、更具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术思维培养,以达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1.酿酒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作为专业教育课程的背景下,当前酿酒工程专业在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单一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两大部分。文献检索部分包括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网络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的应用、国内外大型全文数据库检索。科技论文写作部分包括学术论文写作概述与学术规范、选题、材料准备、写作要求。当前该课程在新工科大学中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单一、取舍不当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书面表达能力较弱、学术不端等现象。

1.2 教学案例与酿酒工程专业学科的关联性低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案例多来自于已经出版的教材,而教材中的案例与酿酒工程专业相关性极低。该课程面向的是酿酒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正处于接触专业课程初期,亟待大量的汲取专业知识。在课程教学案例中,大量融入专业学科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专业教育课程的作用是尽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践应用性。增强教学案例与酿酒工程专业学科的关联性,为学生营造更实际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

1.3 忽略学生学术思维培养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常关注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论文的写作能力,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学术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培养的难点是面对大量的文献、案例、数据等要素进行遴选和分类,并需要从中凝炼出核心要素和逻辑主线。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可有效突破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分不清轻重缓急、表达上分不清事实等困境。

2.酿酒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措施

2.1 优化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教学内容上,首先针对课程内容单一、取舍不当等问题,梳理出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表1)。该课程以文献检索与阅读、文献管理与分析和论文写作三大部分作为重点教授内容。

(1)文献检索与阅读

文献检索以“CNKI(中国知网)”和“Springer Link(斯普林格)”两大数据库为教学重点。经数据库介绍后演示文献的检索过程,在课堂中让学生实践以达到教学目的,并根据指定与酿酒工程专业相关的检索词、检索式利用数据库的简单检索、专业检索、作者发文检索以及句子检索等途径完成文献检索任务。

文献阅读由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摘要读起,并利用学生课后学习时间,布置课后阅读任务,加大学生文献阅读量。阅读以“先综述性论文再研究性论文,先期刊论文再学位论文,先中文再英文”的顺序开展,均要求阅读与酿酒工程相关的论文,使学生不仅熟悉各类论文的结构,并且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

(2)文献管理与分析

学生在检索下载的大量文献后,亟需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分类管理。课堂上重点教授了NoteExpress软件和CiteSpace软件的使用,教师指定专业相关的主题检索词,以“案例演示+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以文献计量学相关的酿酒工程专业的论文为案例,演示如何分析管理软件中的文献,并引导学生完成文献的导入、管理以及与写作软件的交互应用。

(3)论文写作

为加强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将课程由原来1学分改为2学分,共计32课时。课时主要增加在论文写作部分,按照学生需要掌握的论文内容,分为综述性期刊论文写作、研究性期刊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写作三大部分。主要教学内容为期刊和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以高质量、高水平已发表的论文为案例。重点为各类型论文结构特点和写作技巧,布置学生完成自主选题、大纲拟定和指定篇幅的论文,并要求应用到所学的文献管理和分析软件,绘制对应的图表等。教师需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逐点击破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期刊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为今后撰写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模式上,将新工科背景下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由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理论授课模式转换为“理论教授+案例演示+实践探索”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知行合一的教学宗旨。以综述性期刊论文写作作为课程重点,将文献管理和数据处理软件教学纳为重点讲解内容,将文献检索和软件教学部分的课程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典型案例,演示文献检索和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时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步骤同步进行操作,及时解决课堂中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2.2 深化教学内容与酿酒工程专业知识的融合性

教学内容上,为深化教学内容与酿酒工程专业知识的融合,增强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在教学中大量的使用酿酒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融入教学和学生的实践中。为加强学生与酿酒工程专业前沿性知识的接触,教学内容中多使用近3年相关高水平文献作为案例,并指导学生阅读英文文献摘要等重点内容。

常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图标的绘制训练。为更好地与专业融合,更好地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技能基础,应为学生提供酿造指标、酒曲理化以及酿造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等实验数据作为教学素材。以绘制三线表、柱状图、标准曲线等为重点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掌握酿酒工程专业常用的图表的绘制。

2.3 强化学生学术思维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方式中,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授课角色,引导学生讨论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2)。为考察学生学术思维培养情况,应构建学业多元化评价体系,即“课堂实践任务完成度+课后文献研读情况+论文写作考评”。其中,强调课堂实践任务完成度和课后文献研读的考核,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论文写作考评,以达到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教学目标。通过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堂实践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使得学生在专业知识、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突出对酿酒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当前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中存在的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案例与专业关联度低以及忽略对学生学术思维培养三方面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革措施。首先针对课程内容单一、取舍不当等问题,梳理出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厘清教学重点,强调实践地位。其次,在教学中大量使用酿酒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作为案例,并强化学生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能力。最后,弱化教师在课堂中授课角色,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构建学业多元化评价体系,课堂实践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

基于上述改革措施,旨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度融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促使课程更加符合新工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

2022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2357)。

作者简介

唐佳代(199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发酵工程。

*通讯作者

龙亚飞(1987-),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发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