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类学生在职业规划大赛中提升效果的方法探索

2024-07-26 00:00:00孔兰芬刘永宽
食品界 2024年7期

随着职业规划大赛在高职院校举办,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意义并充分认同大赛的价值,积极报名参加。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效果如何,如何提升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通过职业规划大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效果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高职院校食品类学生为例,探索如何提升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效果的方法,以期为高职学生提升职业规划大赛的有效性提出有益建议。

1.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意义

职业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规划竞赛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对于职业院校更是必不可少,有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日后的职业生涯。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思想,做好职业发展总体布局。职业规划竞赛可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喜好、优势发展,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对自己作出职业发展评估,为自己下一步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方向。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对应的特点,为今后自身的就业发展更好的做出职业选择。二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关爱学生的求职选择,指导学生成长。做好职业规划大赛工作不能仅限于开展赛事活动,更需在活动之后为学生提供层层深入的就业调查及指导服务。另外,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职业规划大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机会,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三是丰富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由于职业规划大赛活动来自不同学科学生汇聚一堂,可为不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提供良好机会。四是重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的合理选拔。做好职业规划大赛活动需要通过其相关工作来引导且合理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了解合作公司用工方向和就业需要的重要来源。五是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入。做好职业规划大赛工作,可以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充分的“催化剂”。六是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成长。作为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为校内各学生树立权威的“标杆”,并以好榜样的行为来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激发更多学生积极向上。

2.高职食品类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越来越多的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也意识到了职业规划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更多的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从而提前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增强竞争能力。但在实际比赛中,很多学生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2.1 缺乏自我认知

在选修内容方面,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身的价值观念等缺少了解,所以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2.2 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校内学生,而职业训练实习相对较少,见闻很少,不了解社会、职业,容易发生认识偏差。

2.3 忽视自身素质的提升

除了对职业规划存在认知片面性外,学生也缺乏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总认为“术业有专攻”。

2.4 缺乏长期规划意识

很多学生强调纯粹的短效用职业规划而忽略对生涯发展设计的长期思考,导致其生涯规划过于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连续的规划藕合。

2.5 缺乏对行业的了解

存在对行业信息不够清晰的情况。通过比赛,需要了解到该岗位的发展前景、市场现状、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相对强度等信息,但有的学生对所在行业的具体情况不太清晰。

3.高职食品类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路径

3.1 加强自我认知能力

在职业规划大赛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观和个性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参加职业规划大赛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还有价值观、个性特点;还要了解市场需求、职业前景。通过了解,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时,可以参照以下方法:一是认清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观、个性特点,通过自评、教师评、同学评相结合,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二是了解市场需求和求职趋势。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是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条件,可以通过走访、查询网络、结对帮扶、约谈毕业学长学姐、与在职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三是自我认识与反思。在行动中要经常自我反省,才能及时弥补不足。同时,及时吸取经验和教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四是注重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校外实习或从事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并积累经验,锤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3.2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要想在职业规划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学生充分开发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增加实践课学时,鼓励学生多动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与用人单位合作搭建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用工场景下掌握职业技能。二是善于开展技能训练。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需要掌握扎实基础,同时还需要掌握多项职业技能,学校应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参与相应的岗位并开展技能训练,为此可组织企业的专家和行业骨干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输出,发挥岗位引领教育作用。三是多进行竞赛活动。竞赛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积极争取或协调相关部门举办或安排一些较强的技能竞赛,并经常邀请学生参与,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多报名参加省级、国家级职业规划大赛,在比赛中展露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中帮助他人。四是培养创新意识及思想。职业规划大赛最离不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在学校时,学校要大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就是开设创新课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各类创新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提高综合素质。在职业规划大赛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实力是冰山一角,实力的大小对学生实践运用操作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学生若要在职业规划大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就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如团队合作能力水平、社会实践工作能力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在学校时,学校要注重训练,要在教学中加大人文教育力度,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水平、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水平。

3.3 重视提升自身素质

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光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首先,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应对能力。参赛中要给评委和观众清晰准确地介绍,这就要求学生表达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其次,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比赛中应对评委出其不意的提问和质疑,需要有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的心态,应保持积极乐观。最后,学生还需提高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培养长期规划意识

比赛中,学生应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长期规划。长期规划主要指对自己未来5-10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个人从事的具体职业任务和职业选择、职业道路和职业目标等内容。进行长期规划,学生能早日明确未来的发展和道路方向,提前明确自己目标的实现路径和计划。因此,学生个人的长期职业规划应该做到:一是启发源头,自我意识。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擅长领域结合职业理想、学科背景、实习经历等,从而明确未来工作和职业方向。二是成本有限,目标可行。根据兴趣和特长、合适的职业来决策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行,要有成本折算,要结合实际条件、情境以及市场需求制定目标。三是掌握方案,实施措施。根据目标,掌握具体方案内容并进行实施。计划要坚持循环的形式并付诸实践。四是持续反馈,动态完善。目标应有记录(新)、有规划、学习计划等内容。具体根据规划进展情况以及成绩反馈的结果来分析评价,发现新问题就要主动调整和改善。

3.5 加强对行业的了解

比赛可以促使学生自身对所处行业多一些思考。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自身行业目前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测,分析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行业对学生有哪些需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首先,在就业前景方面。学生要知道自己所处的行业对哪些岗位有需求,岗位对于他们的履历、能力、学历有什么要求,并据此制定适合自己所属行业的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学生要了解自身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会分析行业的特色、优势、劣势以及痛点或潜力。学会了解自身行业的特色优势,学生才能够进行就业前景分析。学生还需了解在所学专业上有哪些发展方向,适合学生自己的岗位有哪些等等。最后,学校需加强比赛指导力度。学校可增加或聘用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岗位人员,为老师提供专业发展计划、教师培训等,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增加支持及资源供给,建立比赛指导室协助解答比赛中遇到的难点及问题,设有指导咨询环节,为希望得到辅导的个别学生提供指导。同时,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设立相关奖学金、奖项,激励学生踊跃踏入比赛领域。

结语

职业规划是当下每个人所必须具备和进行规划的能力,高职食品类学生更是如此。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职业规划大赛活动,较好地进行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长短板优缺点、潜在发展价值等,为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精准化的参考。参与职业规划大赛应提高食品类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增强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学生对未来长远规划及了解相关行业等能力。学校方面,应加大食品类专业师资力量以及相关方面的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为学生参赛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使高职食品类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职业规划实力,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2023J2007)。

作者简介

孔兰芬(198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药分析与研究。

*通讯作者

刘永宽(1970-),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