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页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深入分析,探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路径。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课程的改革方案。本次改革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结果表明,该办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7-0151-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往往过于注重技术细节和操作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1]。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2]。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和相关专业联系较为紧密,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因此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师生好评,但是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案例陈旧,课程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灌输知识为主,实验则是以老师演示、学生按提示完成为主[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也有类似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同时填鸭式教学和依葫芦画瓢的实验严重打压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松散懈怠、不思进取,影响学习效果。
计算机相关网页软件的更新也使得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但学生实验环境受制于硬件设备的条件,还在使用老旧的软件,这就导致课程的教师选择教案内容比较陈旧,相关网页操作过时。而学生使用的笔记本上安装则是最新的软件,软件版本的差异导致一些教学资源和素材不能被学生利用,这使得本来不多的教学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障碍。
1.2 教学模式需要创新,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除了教学方法上问题,整个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中,一般都由教师进行理论的授课和简单演示,教师只要按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在课堂上,教师并未对学生提出过多的问题和要求,即使会有提问环节,也只是要求个别学生解答教材中的简单问题,内容质量和学生的覆盖面都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地解决,没有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独立思考,造成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不足。
另外,单一的课程考核模式也会给教学效果带来影响。这种模式只注重期末成绩而忽略过程的考核机制会让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中只关注期末要考的知识点,忽略其他知识点,但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毕竟有限,这会使得学生学习中有所遗漏。同时这种单一的考核机制也会让学生把学习专注力只集中在期末复习期间而忽略其他时间的学习。
1.3 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明显
和其他课程一样,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也存在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愈发明显[4]。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原有基础、课程兴趣和动手能力对学习的效果影响非常明显,越有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越轻松,课程兴趣越高的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动力会越大,动手能力越强的学生完成作业和作品的速度会越快,这些都会正向地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下去,反之则相反。因此如何平衡不同基础的学生,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达到高效学习也是该课程遇到的挑战。
1.4 传统的教学平台功能落后
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实践操作内容,这些实操内容都会以网页或文件的形式呈现,因此教学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平台仅有一个布置作业和上传文件的功能,但对于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来说,这样落后的教学平台是不能满足需要课程需要的。另外传统的教学平台无法让老师完成快速批阅或者是系统自动完成批阅,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5]。传统教学平台不能记录学生的完整学习轨迹,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学平台功能欠缺也是该课程教学中遇到一个难题。
2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1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加强教师培训、组建高效教学团队两方面入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授课指导,确保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培训效果。其次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教学团队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可以打破教师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跨学校之间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教学团队中,可以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发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2 教学内容改革,细分课程任务,在智能的教学平台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需要对课程任务进行细分,并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首先细分课程任务按照课程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与梳理,对于主要的教学内容与要素做进一步的细化工作。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资源体系[7]。网页设计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HTML基础、表格与表单、CSS、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图像处理、交互设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可以将课程任务细分为不同的模块,有基础理论学习、实践操作训练、项目实战演练等。每个模块都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对于任务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要细心规划,设计好教学过程。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以实践为主,课程资源不但要具有代表性与先进性,而且还要体现实际应用与行业规范。其次要选择在智能教学平台上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与网络教学平台是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为核心,面向海量资源处理,集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管理、资源评价、知识管理为一体的资源管理与辅助教学的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以网络课程为最基本的建设/教学/管理单位,经过筛选选择了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和超星学银在线平台如图1所示。
这两个平台都是新一代开放学习DofuvHJqH5stewXc/NvQfrCmuj8O13qRGrkoiOofH7g=平台,是面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公共慕课平台,也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评选和运营平台之一,遵循“开放、合作、共赢”的设计思路,构建一体化学习环境,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有了这样的平台,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用,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建设教学资源库事半功倍。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该校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案、课件、案例、题库、在线视频教程、实验讲解等。课程视频资源共计609分钟,非视频资料81个,题库316 题如图2所示。
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同时,还引入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以及优秀的设计作品和案例,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和市场需求。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激发创新意识和设计灵感。在实施细分课程任务和建设多元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分享,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氛围;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保持其时效性和可用性。总之,通过细分课程任务和建设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可以为网页设计的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系统、实用的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2.3 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手段,即以线上教学为辅助,通过项目与案例驱动教学,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实训、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课程中设置有难度不同的项目实训,让学生的操作不是机械地模仿,而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后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实际项目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项目实践环节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任务。这种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职业挑战。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引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激发。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这种创新思维的激发,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了评估改革效果,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作品展示、企业反馈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经过改革后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学生们认为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需求。这种课程满意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网页设计人才。
3 小结
本次改革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校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望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改革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引入更多前沿技术和设计理念;同时,还将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相信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课程将会更加完善,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林琳.医学独立学院药理学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6):102-104.
[2] 李宗剑.Web前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2):122-123,136.
[3] 邵小青,章蓬伟,丁娟,等.基于课程思政的《Web前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143-145.
[4] 李金龙,高晓蓉,彭朝勇,等.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将PBL、TBL及BOPPPS相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23(4):94-97.
[5] 赵满坤,徐天一,张文彬,等.新工科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3(2):149-152.
[6] 张振国,崔荣一.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 计算机时代,2021(3):83-86,89.
[7] 黄炯,叶伟巍,谢孟泽,等.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61-165.
【通联编辑:王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2021年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jxjy005)《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