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美联储“降息交易”的一些关注要点,以及对A股资产的影响展开讨论。
7月10日,鲍威尔在听证会上表示“美联储不需要等到通胀降至2%才开始降息”。次日公布的6月份通胀数据继续降温似乎给了最好的回应,进一步接近美联储降息的“门槛”。根据CMEFedWatchTool,当前市场定价美联储9月降息、全年降息3次。(见图一)
事实上,从过往美联储首次降息的宏观背景条件,平均来看(90年代以来):首次降息当月的CPI同比为2.5%、PPI同比为2.6%、失业率为4.6%、PMI为48.4。当前的通胀水平逐步接近“触发条件”,但失业率、PMI(特别是MarkitPMI)仍显著好于历史平均,因此,鲍威尔也强调“利率不太可能降至危机前的极低利率水平”。
历史上看,美联储降息可能的情形:一是对抗经济萧条而降息(73-74年、80年、81年、89年、01年、07年);二是应对全球风险或市场崩盘而降息(87年、98年、20年);三是在相对平稳宏观环境中的预防式降息(89年、95年、19年)。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美联储为应对萧条而降息,则一般宏观基本面和资产价格都弱;如果是第二种情形,美联储为应对风险而降息,则宏观基本面和资产价格可能在短暂冲击之后快速反弹;如果是第三种情形,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则先定价软着陆、再定价复苏,一般权益资产表现较好,商品可能先跌后涨。
具体来看,美联储首次降息之后的资产价格表现(见图二):
(1)10年期美债利率:首次降息之后,10年期美债利率多数时候延续震荡回落走势,但下行斜率较降息之前放缓。平均来看:60个交易日下跌3.5%、120个交易日平均下跌4%。预防式降息情形下(1995年、2019年),美债利率中短期内也会走低,幅度与历次均值基本一致。
(2)铜价:首次降息之后,铜价延续震荡走势,多数时候价格中枢小幅回落。历次首次降息之后的走势平均来看:60个交易日涨幅持平、120个交易日平均下跌2%。商品价格在降息前后一般先定价经济的不确定性,再定价经济的再复苏,因此商品价格一般先跌后涨,下跌的幅度和时长则取决于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3)油价:首次降息之后,油价延续震荡走势,中期维度看多数时候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历次首次降息之后的走势平均来看:60个交易日下跌5%、120个交易日平均上涨6%。
(4)黄金:首次降息之后,黄金价格震荡偏强,中枢小幅走高。历次首次降息之后的走势平均来看:60个交易日下跌0.7%、120个交易日平均上涨7.2%。
美联储的降息交易可能有两条传导路径:
一个是交易分母端。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风险偏好改善,低位滞涨品种或利率敏感性资产得到修复,比如美股小盘、地产、生科,以及中概、恒生科技等。
但这一层面只是估值修复的逻辑,较难决定资产价格的趋势性走向,特别是当前降息空间也不宜太乐观,最终仍要回归基本面的判断。而对A股分母端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更多可能来自间接的影响:美联储降息→人民币汇率压力缓解→货币政策空间打开,存在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比如23年11月-24年1月,美债利率持续下行超过了100个bp,这有助于全球权益资产的风险偏好提升;但与此同时,A股资产的盈利预期持续走弱的盈利(PMI在50下方且进一步走低),较弱的基本面成为A股资产定价的核心因素,市场表现依旧很难有起色。
另一个是交易分子端。从过往降息前后的资产价格表现来看,顺序上可能要先交易宏观不确定性(软着陆或硬着陆),然后才是交易再次复苏(地产、消费需求得到提振)。经济数据韧性较好的话,也不排除直接交易再复苏。
对A股而言,核心看外需复苏的弹性,传导的链条来自:
(1)全球降息周期开启→北美地产周期加快复苏→北美耐用品需求回暖→中国新出口订单回暖;
(2)全球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制造业PMI回升→全球定价资源品(如铜)需求回暖→资源品盈利上行。
美债利率对A股资产而言,可“锦上添花”,较难“雪中送炭”。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①20-21年新能源盈利上行、美债利率上行、基本面定价、美债利率不敏感;②22年-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盈利下行、美债利率上行,行情呈现盈利估值双杀的情形;③23年四季度-24年,新能源盈利下行、美债利率上行,依旧是基本面定价,美债利率不敏感。期间有一段“锦上添花”阶段是在21年Q2-Q3,新能源盈利上行遇上美债利率阶段回落。
综上,下半年在美联储降息过程中能够“锦上添花”的品种,推荐关注估值相对底部、且基本面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创新药、军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