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多参数;环境监测;传感器;无线通信;监控后台
0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了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并提高生产效率,环境监测的需求应运而生[1-3]。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环境参数的监测带来了新的方向,并提供了便携、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多参数环境监测仪。该监测仪成本低廉、系统工作稳定,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光强、气压、CO2浓度、风速和风向等多个环境参数的监测。检测结果可以通过现场显示,也可以传输至监控后台。同时,还可以设置参数异常报警,通过现场声光报警和远程推送的方式及时对异常信息进行预警。
1 系统方案设计
多参数环境监测仪选用STM32L431RC系列低功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电源供应选择的是3.8V锂电池。根据系统实际使用场景,同时选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以提高系统整体续航时间。通信模组方面选择的是MC20E模块,功耗低、工作稳定。传感器方面目前主要有温湿度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同时,系统集成了显示模块和预警模块,能够实时显示环境信息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声光报警。系统还设计了存储模块,可以对环境信息进行本地存储,保证了环境数据的完整性。如图1所示为多参数环境监测仪系统框图。
1.1 主控模块设计
多参数环境监测仪系统的主控模块为Cortex-M4内核的STM32L431RCT6。该单片机是一款32 位超低功耗微控制器,主频高达80MHz,内部集成了浮点运算单元和内存保护单元,功能强大、安全稳定。同时,它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能够很好地满足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显示、预警和存储模块的连接需求。作为多参数环境监测仪系统的控制核心,主控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
1) 读取传感器模块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处理,以得出对应的环境参数。
2) 将得到的环境参数进行显示和本地存储,并通过通信模组发送至后台。
3) 检测环境参数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本地预警以及向后台推送异常信息。
1.2 传感器模块
1.2.1 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因此,精准的温湿度监测是环境检测仪的基本要求。
本设计选择了DH11温湿度模块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测量。该模块与主控模块通过单总线进行连接,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该模块具有程序设计简便、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功耗较小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系统的需求。
1.2.2 CO2浓度传感器
二氧化碳(CO2)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其浓度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CO2浓度的监测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5]。
本设计选择的CO2浓度传感器是MH-Z14A二氧化碳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原理实现空气中CO2浓度的测量,数据输出通过串口接口。传感器的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1.2.3 光强传感器
光强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与植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强光可以促进光合作用,进而加速植物生长,而低光强则可能导致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6]。
本设计选用了BH1750光照传感器进行光强测量。该传感器通过I2C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光强数据以16位二进制数的形式直观展示,数据读取方便,无须主控模块进行额外处理。传感器的参数如表2所示。
1.2.4 风速风向传感器
在不同的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植物会展现出不同的适应生长特性,这些特性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考虑风速和风向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植物免受风害,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7]。
本设计选择了以低惯性风标及精密电位器为核心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实现了对风速和风向的高灵敏度检测。传感器数据接口为ADI接口,通过主控模块的A/D转换模块采集风速风向数据,经过处理后生成可以进行显示的风速和风向信息。
1.2.5 气压传感器
气压对植物生长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例如水分的吸收与蒸腾、植物分布等,是影响植物生理和生态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了解气压的变化可以有效指导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活动[8]。
本设计选择了数字压力传感器BMP180来测量环境气压。该传感器提供数字信号接口,可直接将气压结果反馈至主控模块,且输出精度高、体积小,适合应用于小型嵌入式设备中。
1.3 电源模块
本设计选择的供电电池是3.7V锂电池,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续航能力,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来为电池充电。系统中部分传感器、通信模组等需要的供电电压为5V,而主控模块的供电电压为3.3V,因此需要分别设计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5V稳压电路和3.3V稳压电路。具体电路图如图2所示。
1.4 通信模组设计
通信模组的功能是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将系统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发送至后台,由后台进行界面展示、数据保存等。
本设计选择的通信模组为MC20E,是一款四频段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该模块功耗低至1.2mA,通过USART串口与主控模块通信,程序开发简便,支持数据透传模式,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是物联网领域一款通用性很强的移动通信芯片[9]。
1.5 其他模块
为了增强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多参数环境监测仪同时设计了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预警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在通信模组无法正常通信时保存采集到的环境参数,防止数据丢失;显示模块用于环境参数的现场显示,在太阳能电池板可供电的情况下工作,出于功耗原因考虑;预警模块可以对环境数据异常进行声光报警。
1.6 软件设计
多参数环境监测仪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环境数据采集和与监控后台通信三个部分,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系统开机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这包括与传感器模块的通信、设置传感器输出数据格式和读取数据频率等操作;同时与通信模组建立连接,进行通信模组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通过通信模组与监控后台建立连接,进行握手和对时等操作。监控后台可以在此环节下发新的环境预警参数,并由系统完成设置。环境数据采集完成后,系统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现场预警,然后将数据发送至监控后台。在发送环节,如果发送失败,系统会先将信息保存在自身的存储模块中,在通信恢复正常后再将环境数据发送至监控后台。
经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强、气压、CO2浓度、风速和风向等多个环境参数的实时检测和数据上传。检测精度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很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对环境参数监控的需求。
2 结论
针对农业生产对环境参数监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多参数环境监测仪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中多种参数的实时在线监测,且工作寿命长、工作状态稳定。结合监控后台,既可以通过大型农场的监控大屏进行信息的实时展示,也可以通过手机端App或小程序供个体承包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