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防晒衣降温驱蚊还补水?

2024-07-21 00:00:00李洁
科学大观园 2024年14期

市场上出现多种“黑科技”防晒衣,想法虽然很好,可其实噱头远大于实际。

驱蚊防晒衣驱蚊效果一般,并且普通衣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挡蚊虫叮咬作用。

随着夏季开启高温炙烤模式,防晒衣又成了香饽饽。最近,市场上的防晒衣更是充满“黑科技”的加持。“面膜防晒衣”宣传在产品中加入了玻尿酸成分,与皮肤接触可以达到保湿作用;“木糖醇防晒衣”号称穿后可使体感温度速降5℃;添加了艾草成分的“驱蚊防晒衣”,宣称拥有驱蚊抗菌等多重功效。小小防晒衣真的这么全能吗?噱头罢了!

“黑科技”防晒衣功能超多

真相:市场上出现多种“黑科技”防晒衣,想法虽然很好,可其实噱头远大于实际。

玻尿酸防晒衣其中所含有的玻尿酸添加比例极低,与医美行业中所用的玻尿酸浓度相差甚远;木糖醇防晒衣只在穿着初期有凉感,时间一长和普通防晒衣没什么两样;驱蚊防晒衣驱蚊效果一般,并且普通衣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挡蚊虫叮咬作用。

国标规定只有当产品的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40,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通常情况下,UPF数值越高,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因此在购买之前,消费者可以对防晒衣的防护效果加以核实。

除了防晒性,消费者也要注重防晒衣的材质。从材料来看,涤纶、锦纶所制产品的防晒效果比棉、真丝好;从颜色上看,鲜艳或深色比浅色的防晒效果好;从性能上来看,耐洗涤性好的更易久穿,透气性、透湿性高的更舒适。

体格越壮的人越容易中暑

真相: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体格越好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好,一旦适应了高温天气,就容易对危险视而不见,从而更容易引发中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更恰当的描述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有中暑风险,体格好的人也不例外”。

中暑的专业名称叫“热射病”,可以分成经典热射病(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前者易发于老弱病群体,而后者易发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精壮人群。

经典热射病也称非劳力性热射病,是指任何人暴露在高温下出现的严重中暑症状。这种中暑的发病原因可以简单理解为“躺中”——只要暴露在高温下,哪怕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因此,经典热射病容易发生在儿童、孕妇、年老体衰、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身上。

另一种是劳力性热射病。和“躺中”不一样,这种类型的中暑除了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常还需要人进行剧烈运动或劳作,典型人群是运动员、刚开始训练的新兵、建筑工人和外卖小哥,一眼看上去都是精壮的中青年。当然,对于体弱的人而言,甚至连劳作都不需要也会中招。也就是说,无论体格好坏,都有得劳力性热射病的风险。

献血会让人的身体“变虚”

真相:献血会让人“变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适量献血无碍健康已被世界各国的千百万献血者所证实。不仅如此,献血还对健康有利。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失血的刺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平时的6至8倍。

一般而言,一次献血流失的水分和无机物在1至2个小时内可恢复正常水平;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1至2天内能得到补充;血小板需要2至3天,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至献血前水平。适宜状态下献血,还能让人体的造血功能更加活跃,不断产生新的造血细胞,促进新陈代谢。

且目前也没有研究表明,适量献血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献血的过程中确实会损失部分白细胞及一些与免疫相关的淋巴细胞。但从献血量来看,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至400ml后,所失去的白细胞数量很少,仅占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至2%。而失去的这点白细胞通常2小时左右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其实,健康人有强大的血液再生功能和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以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适量献血并不会显著影响我们的免疫力。

只吃蔬菜减肥更快

真相:只吃蔬菜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热量摄入,从而减轻体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并不健康。

长期只吃蔬菜,会造成能量、蛋白质、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铁、锌等必需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导致基础代谢降低、肌肉流失、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或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食品添加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安全性与必要性,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的种类和用量,就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减肥的最佳策略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建议在饮食中包含各种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禽类、鱼虾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和坚果,以确保全面的营养摄入,小分量多样化,控制食量和热量,不建议吃甜食喝甜饮料,这样有助于促进长期健康和体重管理。

空调开开关关更省电

真相:有些人为了省电,先把空调打开,等房间里凉快后关掉,热了以后再开,如此循环往复,认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空调的制冷工作时间,节省电量。结果事与愿违。空调频繁开关,反而更费电。

这是因为虽然空调不工作时不耗能,但启动阶段的能耗很高。如果重启次数多了,总能耗会超过空调一直开着的能耗。当然,当空调关闭的时间间隔足够长时,其整体耗电量肯定会少。但关闭间隔过长,人体会感觉不舒服,想要人体舒服,就要缩短空调关闭的间隔时长。在这个前提下,空调开开关关的耗电量一般会更大。缩小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差距,尽量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热交换,是最有效的省电方法。

夏季制冷的时候,室内温度的设定不要和室外温度相差太远,26℃是个比较合理的温度,能够在保证人体舒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与室外的温差,冬季同样如此。除湿功能之所以省电,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温差小。除了空调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外,尽量杜绝其他方式的热交换。遮光窗帘和门帘可以有效阻止一部分热交换。

豆制品吃太多痛风还致癌

真相:大豆确实是高嘌呤食物,100克黄豆嘌呤含量达218毫克,100克黑豆嘌呤含量达170毫克。但一般我们很少直接吃大豆,通常是榨成豆浆,做成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或者煮熟了吃。不同加工状态下的豆制品,嘌呤含量差异很大。

大豆在经过碾磨、浸泡、加水稀释等加工程序后,豆制品嘌呤含量明显减少,比如100克的北豆腐嘌呤含量只有68毫克,属于低嘌呤食物。所以,除了腐竹、豆皮为高嘌呤食物外,其他豆制品嘌呤含量都不算高。

痛风病人应控制摄入嘌呤含量高的干制豆制品,而对于普通浓度的豆浆、豆腐、豆干,可以少量摄入,不必过分担心。急性期摄入的优质蛋白应以蛋、奶为主,不建议摄入大豆及豆制品,其他阶段可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适量摄入。

另外,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叫异黄酮的物质,是自然界植物中存在的一类植物雌激素,也正是因为这个“雌激素”,让豆制品背上了“致癌”的黑锅。实际上,异黄酮只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它虽然能与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但作用力远弱于人体自身产生的雌激素。

其实,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对体内雌激素水平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当人体雌激素含量不足时,异黄酮和雌激素受体相结合,能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当人体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大豆异黄酮又能阻止雌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起到抑制作用,这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水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食用大豆可能有益于预防某种类型的癌症。

保质期越短的食品越安全

真相:“食品的保质期有长有短,保质期越短就越新鲜、越安全。”这是一个误区。保质期的长短与食品品质没有直接关系,食品能够保存多长时间与自身性质及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此外还由食品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加工环境条件、预期食用方式等因素决定。

比如,现包的新鲜粽子需要尽快吃完,保质期大多只有3至5天;采用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能延长到3至6个月;而冷冻粽子的保质期则可以达到12个月以上。

另一个广泛存在的误区,则是“食品保质期长是因为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其实,保质期的长短与食品添加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或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食品添加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安全性与必要性,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的种类和用量,就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牙齿颜色越白越健康

真相:健康的牙齿并非纯白,而是自然、有光泽、颜色均匀的淡黄色。牙齿的颜色主要由牙冠的结构决定。牙冠最外层是牙釉质,它是牙齿中最坚硬的部分,矿化程度越高,就越透明;而牙釉质的内层为淡黄色的牙本质。因此,当牙釉质矿化程度较高时,就会露出牙本质的淡黄色;而当矿化程度较低时,牙釉质透明度降低,牙齿就会显得较白。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从乳牙换成恒牙后,牙齿就变得没那么白了。这是因为相比于乳牙,恒牙的牙釉质矿化程度更高,因此牙本质的淡黄色会更明显,使得牙齿呈现珍珠白或淡黄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因为牙釉质成分的变化,就像人的肤色、眼珠一样,会自然变黄。

当然,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矿化程度外,还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牙齿的颜色,比如吸烟、喝茶、喝咖啡等习惯导致牙齿着色,使牙齿变黄或出现色斑。定期检查口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

◎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