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对妇女群体的抗战动员研究

2024-07-21 00:00王欣欣
传媒 2024年12期

摘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妇女抗日力量的重要作用。《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委的机关报,紧跟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从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党的男女平等政策、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开展榜样宣传等维度,针对妇女群体开展了多角度、平民化的抗日动员报道。《晋察冀日报》充分发挥了其对妇女群体的舆论引导与抗战动员功能,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 《晋察冀日报》 妇女群体

“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这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痛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使得众志成城、团结抗日成为这一时期民众政治诉求的具体表达形式。但抗战初期,深受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压迫的妇女群体对政治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冷漠,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离开妇女同志,兵役、生产、铲除敌寇汉奸等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鉴于动员妇女群体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复杂性与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群体的生存、心理等状况做了客观精准的分析,决定将她们发展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广大妇女同志身上所具有的抗日潜力。《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委的机关报,紧跟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从全面深刻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党的男女平等政策、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开展榜样宣传等维度来动员妇女同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充分发挥了对妇女群体的舆论引导与抗战动员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协同发展。

一、全面深刻揭露日军暴行

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暴行,尤其是对妇女的残酷迫害,贯穿侵华战争的始终,使得妇女所遭受的痛苦比男子更为残酷、沉痛,这成为激发妇女群体民族危机感,使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最直接、最现实的因素。《晋察冀日报》对日寇罪行全面客观地揭露,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群体普遍有了亡国灭种、自我存亡的危机感,起到了加速培养妇女抗日力量的作用。

全面、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性,激发妇女群体的民族危机感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妇女抗战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此,中共中央作出明确指示,“抓紧敌人烧杀奸淫抢掠的事实作鼓动宣传”。《晋察冀日报》紧跟党中央的指示,对日寇暴行进行集中揭露。不仅如此,《晋察冀日报》还进一步揭露了日军奴化中国妇女的深层次阴谋。日军占领华北地区后,成立了所谓的“新民会”和“宣抚班”对民众进行安抚,以弱化民众的反抗情绪。针对妇女群体,日军企图继续用“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禁锢妇女群体,将其继续囿于家庭之中,严禁妇女参与社会事务,严防她们产生反抗情绪,以最大程度扼杀妇女抗日力量的发展。对此,《晋察冀日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猛烈的批判。

《晋察冀日报》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揭露,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群体深刻认识到现阶段自身苦难所产生的根源,也认识到了民族危亡和自身危亡具有同一性,为推动妇女群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宣传党的男女地位平等政策

抗战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得以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受封建思想的压迫,妇女参与抗日的力量却十分薄弱。只因她们的人生观被局限于小家庭之中,社会地位是低下的,民族意识是淡薄的,甚至是缺乏的,她们只知夫家才是她们的天,自然不能在民族危亡到来时被整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如何使妇女群体摆脱封建三纲五常的束缚,走出自己的小家庭,树立进步的人生观、民族观,是对《晋察冀日报》抗战动员能力的一大考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男女地位平等理念,将实现妇女群体在经济上的独立作为激发其抗日动力的先决条件。抗战时期,党主张“调动妇女积极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切实维护妇女的各项权利,维护妇女的切身利益”,鼓励妇女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来获得自我解放。《晋察冀日报》紧跟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刊发了《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问题的决定》,起到了宣传党关于提高女子的继承地位、改善其经济条件的方针政策的作用,彰显了党对妇女群体的重视。《晋察冀日报》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刊载妇女真实自述三者相结合的宣传报道模式,来肯定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对根据地发展的贡献,以此鼓励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让其知晓参加生产劳动可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如《晋察冀日报》刊发了北岳区妇女积极从事生产劳动的报道:“北岳区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所从事的生产劳动范围呈整齐划一、逐步扩大之势,从家庭副业到纺织业,再到运输贸易、贩卖物品到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是根据地上‘最美的战斗员’”,以此肯定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对根据地的贡献。《晋察冀日报》对妇女参加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也进行了详实的数据报道,如“一老妇十天内可纺线四斤、织布十匹,以一斤纺线六元、一匹织布十二元来计算,老妇在十天内可赚取一四四元”,通过对这一详实数据的刊载,根据地的妇女直观地看到了参加生产劳动给自身生活状况所带来的改善。《晋察冀日报》还通过引用妇女的原话,如“我们的解放是通过参加劳动生产获得的,是通过自己劳动得到的,这是我们为自己谋得的光景”,这使广大妇女切身感受到“劳动者”这一新身份是她们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这种体验对于她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晋察冀日报》以妇女自述真实的自我感受,向其精准传达了参加劳动生产与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之间的关系,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在《晋察冀日报》的舆论推动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群体积极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与此同时,出现在社会场域中的妇女群体拥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这也使她们开始走出自己的小家庭,逐渐树立了进步的人生观、民族观,内心潜在的民族责任感也慢慢被激发出来,身上的抗日潜力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三、鼓励妇女参政议政

抗战初期,大多数妇女仍认为抗日是男人的事情,她们只需把自己的家庭照顾好即可,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是男人应关心的事情,与自身并无关系。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鼓励广大妇女同志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走向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在政治活动中切实感受自我身份地位的提高,促使她们形成中华民族主人翁意识,从而主动承担起民族存亡的重任。

《晋察冀日报》紧跟党中央的号召,专门刊发鼓励、支持妇女同志参政议政的新闻报道,以彰显妇女群体在根据地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如《专区工救会、妇救会、武委会联合举办村干部训练部》这篇文章,从培训人数、内容、效果三个角度报道了党对妇女干部的培训情况:从人数来看,妇救会与武委会联合培训女村干部共二百余人,体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女干部人数之多;从培训内容来看,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组织等方面,体现了党对妇女干部培训的重视;从培训结果来看,通过此次培训,有29人成为区干部,体现了党对优秀女干部的提拔。

在《晋察冀日报》的舆论推动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同志积极参加选举、参与公共事务,她们与男性一起出席各种重要会议、活动,独立发表意见,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庸,而是以独立的政治人格,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身份出现在根据地政权中。政治身份得到认同的妇女群体也在参加政治事务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夫”不仅指的是男性群体,还有女性群体,民族责任感也相应地被激发出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逐渐成为她们的共同价值追求。

四、开展英模人物宣传

《晋察冀日报》尤其注重对女性抗战英雄的宣传报道;同时,注重对女性学习模范的宣传。

1.对抗战女英雄的宣传。近代中国的被侵略史,使得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备受打击。尤其是全面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接二连三的战败,导致失败主义、悲观主义、亡国论调盛行于国内,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备受打击。而缺乏民族自信心,相应地也会导致民众缺乏对实现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心。

抗战时期,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为增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上妇女群体的民族自信心,《晋察冀日报》站在妇女立场,在“英雄与模范”专栏对抗战女英雄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多次典型性报道,通过对一个个鲜活的抗战女英雄的报道,让根据地妇女群体意识到,中华民族的女性是从不甘于忍受任何强寇的侮辱和奴役的,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以此来提高妇女群体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北岳区模范妇女干部——张品同志》一文,生动描写、详实报道了张品是如何带领群众与敌人斗争的,“张品以往在根据地上善待群众,积极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在敌人搜捕她时,广大群众主动帮助她,当地的妇女儿童为保护她,站五六道岗。敌人威逼老百姓,当地人也不愿说出她藏在何处。从张品身上,我们看到了妇女同志身上所蕴含的斗争力量,她们受群众拥护,能够肩负起领导抗日重担”。《晋察冀日报》以写实的手法,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群体树立了抗日女英雄的形象,她们勤劳质朴、助人为乐、和睦友善、善于斗争,是全民族抗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对学习模范的宣传。《晋察冀日报》通过典型个案重点宣传的方式,颂扬在冬学运动中表现突出的妇女同志。如“候、柴、张三位来自万窝村的六十来岁的老太太,她们为增强知识见闻,主动到冬学去听政治课”。“齐瑞亭作为四区下刘家坪的青年妇女,通过四年的冬学学习,现在能认识很多字,并能算账、记账、看报,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冬学班的读报组的组长,经常给群众读报”。《晋察冀日报》通过刊登冬学学习模范的先进事迹,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树立起学习光荣的典范,来推动妇女群体学习文化知识,帮助其提高文化素质,有助于其形成较为清晰的民族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战斗的自信心。

《晋察冀日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个案重点报道、细节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大力宣传抗战女英雄、冬学女性的先进事迹等,使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群体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有了依据,既起到了鼓励广大妇女同志积极参加抗战,也起到了宣传党的妇女解放政策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群体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价值认同的同时,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此外,《晋察冀日报》还特别重视重要节日所具有的焦点宣传作用,尤其是在三八妇女节这一专属于妇女同志的节日到来时,大篇幅对各类模范妇女的先进事迹进行纪念性报道,包括抗战女英雄、学习女模范、孝顺女模范等,既为大众树立了妇女的光辉形象,也使女性群体对自我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需要强调的是,在三八妇女节这天《晋察冀日报》还着重报道了晋察冀根据地新的妇女形象,“她们有的带枪,有的则带刀,她们会走队形、变动队形,她们可身着伪装炸铁路、抬担架”。《晋察冀日报》的报道有效启发和动员了根据地的妇女群体,她们告别了“三纲五常”思想下的压抑的社会形象,并转而树立了现代女性英姿飒爽的新形象。这种形象与樊梨花、花木兰、穆桂英等在乡村社会中家喻户晓的古代女英雄形象遥相呼应,由此产生了群体示范效应,成为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最佳代表,为妇女群体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五、结语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为根本宗旨,以真实准确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揭露日军暴行、宣传党的男女平等政策、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开展榜样宣传等方式,动员和号召广大妇女群体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推动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群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晋察冀日报》多角度、平民化的宣传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群体深刻认识到,民族命运、国家命运与自身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协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妇女群体抗战动员的探索与实践,对当前妇女宣传工作的开展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系长春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VR技术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31100117244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3]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1938—1948《晋察冀日报》通讯全集(1938—1940)[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4]《晋察冀日报》大事记编写组.晋察冀日报大事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编辑: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