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练习,助慢阻肺患者摆脱负面情绪

2024-07-20 00:00:00李梦雨
家庭医药 2024年7期

病耻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因患有某种疾病而感到的羞耻或尴尬。这种情绪通常源于社会环境或患者周边人群对疾病的误解。慢阻肺患者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自卑、羞耻、焦虑和抑郁等,这些情绪往往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因素有关。病耻感和负面情绪对慢阻肺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具体来说,病耻感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使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从而延误病情。此外,病耻感可能使患者怀疑自我和否认自我,使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或参加社会活动,进而产生孤独的感觉。而负面情绪会使患者与周围人处于紧张关系中,影响心理健康。再者,病耻感可能减少患者积极向上的心态(即正念),导致他们产生负面情绪。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使患者纵容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最后,病耻感和负面情绪都会降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降低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发现,正念练习能帮助慢阻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升生活质量。正念通常被理解为对自身当前状况的积极接受和认识。在提高正念水平方面,慢阻肺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是一种结合了正念冥想和瑜伽的心理压力管理方法。它由美国医生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1979年创立,旨在通过培养对当下经验的非评判性注意,帮助个体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正念减压疗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通过静坐或行走冥想,练习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身体感觉或周围环境上,培养对当下的觉知;通过温和的体位法和呼吸练习,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同时提升对身体状态的感知;将正念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走路、洗澡等,让每一项活动都成为练习正念的机会;学习如何以开放和非评判的态度倾听他人,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呼吸训练 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增强呼吸肌肉的功能,改善呼吸模式,提高肺部通气效率。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呼吸训练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增加日常活动的能力,进而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具体的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吹气球、吹蜡烛等。

瑜伽和太极 这些活动结合了身体运动、呼吸控制和冥想,可以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帮助患者放松身体,提高正念水平。

认知行为疗法 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一个核心理念: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其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负面或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它通常需要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知重建——这一过程涉及识别和挑战不合理或有害的信念,用更现实和积极的方式重新评估情境;行为实验——通过实际行动来测试某些信念的真实性,这有助于打破旧的模式并建立新的行为习惯;情绪调节——学习技巧来更好地管理和调节情绪反应;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有效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