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研究

2024-07-20 00:00:00杨雅楠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6期

摘要:该文以山东东明城关片方言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和语用进行全面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的使用存在独特性。东明方言三身代词“俺”“恁”“咱”有许多沿袭近代汉语的用法。三身代词使用了三种复数表示法,即同字法、换字法和增标法。同字法即“俺”和“恁”既可以用于单数,也可以用于复数。换字法即用“咱”表示第一人称复数。增标法,即增添合音词和数量短语。发现在增标法中,增添的复数标记“班儿”应该是和“帮儿”在音节儿化时合流成一个音“班儿”,且在东明方言中“帮儿”已经消失了。这些发现对理解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的语言特点和语用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东明方言;人称代词;俺;恁;咱;班儿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6(a)-0039-05

A Study on Personal Pronouns in Dongming Dial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YANG Yan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 China)

Abstract: Taking Chengguan dialect of Dongm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Dongming diale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Dongming dialect is unique. The three-body pronouns in Dongming dialect, "I", "you" and "we", have many uses following modern Chinese. The three-body pronoun uses three kinds of plural notation, namely the same word method, the word conversion method and the notation. The same words "I" and "you" can be used both in the singular and plural. In other words, "I" means the second person plural. Augmentation is the addition of consonants and quantitative phrases. In the method of augmented not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added plural mark "clas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group" to form a sound "class" when the syllable is reduced, and "group" has disappeared in the Dongming dialect. These findings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agmatics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Dongming dialect.

Key words: Dongming dialect; Personal pronouns; I; You; We; Class

东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西部,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东与菏泽牡丹区、曹县相邻,南连河南省兰考县,西与河南省长垣县接壤,北与河南省濮阳县隔黄河相望。历史上曾先后划为河北省、平原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份。受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分的影响,东明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1]中,东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兖菏片。

根据《东明县志》[2],张呈柱[3]提到的东明方言分区,本文调查的是以东明城区方言为代表的城关片的方言,选择城关片方言人称代词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的特点,对理解东明方言人称代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称代词是语言系统中指代人的代词。东明方言的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和其他人称代词。三身代词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每个人称都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其他人称代词包括旁称代词、自称代词和统称代词(如表1)。

1 三身代词的单数

1.1 “俺”“恁”“他”

首先,“俺”“恁”“他”是东明方言中经常使用的三身代词单数。在东明方言中,“俺”“恁”“他”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他”“她”和“它”,只是在书面语中有区别,东明方言口语里读音一样。

例1:俺今儿个清早起来去赶会了。

例2:恁搁家弄啥了,都这个点儿了还不赶紧来。

例3:我还冇看见恁嘞。

例4:俺老大跟着他领导回海南去了。

例5:俺爸叫俺去俺二大爷家拿锄嘞。

例6:——谁过明儿去接文文?

——我。

例1中“俺”作主语。例2中“恁”作主语。例3中“恁”作“看见”的宾语。例4中“俺”作定语,限定后面的“领导”。例5中第一个和第三个“俺”作定语,第二个“俺”作兼语,即“叫”的宾语和“去俺二大爷家”的主语两者合二为一。例6对话中“我”单独成句。

其次,普通话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时需要加“的”,在东明方言中加结构助词“嘞”。“俺”“恁”“他”作定语时,如果后面的中心语是亲属称谓、所属单位、所属集体或表职位等词语时,一般不加“嘞”。

例7:俺今个儿跟俺领导去学校了。

例8:恁庄儿明儿个黑家有唱戏嘞不?

例9:这是她爹买嘞葡萄,你尝尝吧。

例7中“领导”是称谓语,例8中“庄儿”表示所属集体,例9中“爹”是亲属称谓词,因此这些例子中的“嘞”一般都不加。

再次,如果需要强调领属关系,也可以加“嘞”。

例10:他嘞外甥儿现在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例11:俺嘞爹唉!俺嘞娘唉!

例10强调他的外甥是何职务,因此加了“嘞”。例11中这种“俺”和亲属称谓词之间加了“嘞”,有时用于父母去世时子女哭灵的场合。

从次,当修饰一般名词时,一般需要加“嘞”。

例12:他嘞手机又不知道忘哪了。

例13:俺夜个儿就把俺嘞作业写完了。

例14:恁嘞房子装修嘞不孬。

例12中“手机”、例13中“作业”、例14中“房子”都是普通名词,因此加了结构助词“嘞”。

最后,东明方言中人称代词“恁”和“他”有时和亲属称谓词组合在一起,来称呼他人。崔希亮[4]指出包含人称代词的组合式称谓有一类是“人称代词+亲属称谓(领属关系)”。这一类是借子称谓形式的一种,即说话人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称呼受话人。说话人估计自己的子女应该对受话人使用什么样的称呼后再以自己的子女为参照点称呼受话人。东明方言中的“恁”和“他”加上一些亲属称谓词,用来称呼他人。如“他叔”“恁叔”“恁婶子”“恁姑”“恁大爷”等。

例15:他叔打针还冇回来?

例16:这个活儿太难了,恁姑可干不下来。

例17:恁婶子,大屯嘞老王添个孙儿你去不去?

这种亲属称谓主要是老一辈人使用,如例15中“他叔”、例16中“恁姑”、例17中“恁婶子”,都是以自己孩子的视角去称呼受话人。如例17的例子发生在大嫂和弟媳这样的交谈双方中,老一辈人有时不称呼名字,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称谓语,便以自己孩子的视角来称呼相关人员。

1.2 “我”“你”

首先,“我”“你”在东明方言也可以用于第一、第二人称。“我”“你”在东明方言中的用法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也可以单独成句。

例17:你今个儿后晌来找俺家吧。

例18:这几天我都冇咋见过你了。

例19:俺妈说我是个大懒虫。

例20:——这是谁做嘞饭,恁香?

——我。

例17中“你”作主语。例18中“我”作主语,“你”作“见过”的宾语。例19中“我”作兼语,即“说”的宾语和“是个大懒虫”的主语,两者合二为一。例20中“我”用于对话的回答中,单独成句。

其次,与“俺”“恁”“他”不同,“你”“我”不能直接修饰亲属称谓、所属单位、所属集体或表职位等词语,需要加助词“嘞”。

例21:你嘞奶奶是不是可会做衣服?

例22:我嘞小叔考上浙江大学了。

例21中的“奶奶”和例22中的“小叔”是亲属称谓词,在受人称代词“你”和“我”修饰时,需加助词“嘞”。

2 三身代词的复数

李蓝[5]指出,就某一人称代词来说,现代汉语方言里使用了三种复数表示法:同字法、换字法、增标法。东明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是三种方法都使用,不仅使用单数的字“俺”“恁”,还换字“咱”,增添合音词“俩”“仨”、数量短语“数量词+个”和“数量词+班儿”。

2.1 同字法

东明方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由单数变为复数时,使用同字法。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提出“俺”是“我们”的合音字,“恁”是“你们”的合音字,两者都有表复数之意。东明方言中的“俺”和“恁”沿袭了近代汉语中“俺”和“恁”的用法,既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俺”和“恁”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需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分辨。

例23:(浩浩独自一人回家对奶奶说)“俺走了,恁别送了赶紧回去吧。”

例24:(小李和儿子离开时对父母说)“俺走了,恁别送了赶紧回去吧。”

例23中“俺”指的是“浩浩”一个人,“恁”指的是“浩浩的奶奶”一人。例24中“俺”指的是“小李和儿子”,“恁”指的是“小李的父母”。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俺”“恁”既可以用于单个人,也可以用于两个及以上的人。具体“俺”和“恁”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需要结合说话双方和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2.2 换字法

其一,东明方言第一人称复数还使用了换字法,用人称代词“咱”来表示。“咱”是北方方言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般表示第一人称复数。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

例25:咱也去看看那边儿咋恁热闹啊?

例26:啥事儿都叫咱,从来都不叫他。

例27:咱大娘家搁哪嘞,你知道不?

例28:陈书记叫咱去门口超市买两包烟。

例25中“咱”作主语。例26中“咱”作“叫”的宾语。例27中“咱”作定语,修饰中心语“大娘”。例28中“咱”作兼语,即“叫”的宾语和“去门口超市买两包烟”的主语,两者合二为一。

其二,吕叔湘[6]提出,普通话中“咱们”为包含式,“我们”既可以是包含式,也可以是排除式。东明方言中“咱”表示包含式,“俺”仅表示排除式,没有包含式的用法。

例29:恁几个都有手机,就俺冇。

例30:都九点多了,咱赶紧回家吧。

例29中表示除说话人没有手机外,其他人都有。例30中要求回家的人不仅包括说话人,也包括听话人。

其三,“咱”作复数时包括交际双方,表达说话人友好、亲近的感情,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例31:(路上遇到宣传补习班的人)姨,咱小孩儿现在成绩咋样啊,能跟上课不?

例32:(回家时碰巧和不熟的亲戚坐一辆公交)咱嘞车还冇到嘞,再等等吧。

例33:(过年遇到不熟的亲戚)咱二大娘身体还中吧,我看着精神头儿可好了。

例31、例32、例33都是表示遇到不熟的亲戚或陌生人时,用“咱”能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减少心理防备,能够更好地展开下面的话题。

其四,根据吕叔湘[7]的研究,“咱”最早见于宋代,是“自家”的切音,在宋、金文献中,“咱”字有单数和复数两种用法。高玉峰[8]提到,在山东方言中,“咱” 同样有第一人称单数和第一人称复数两种用法,但是作为第一人称单数,“咱”更多是一种活用。东明方言“咱”有时也可以作单数自指,一般用于带有嘲讽或者带有自信语气的句子中,可以表示自己能力有限而无法做到某事,还可以委婉表示自己不乐意去做某事。

例34:小孩儿大了,咱可是管不了了。(嘲讽)

例35:人家那是好学校嘞研究生,咱可冇人家有本事啊。(嘲讽)

例36:别嘞没有,猪肉咱绝对管够。(自信)

例37:这是人家嘞家务事,咱冇法管呀。(无法做到)

例38:这活儿得专业对口,咱干不下来。(委婉拒绝)

2.3 增标法

2.3.1 增添合音词“俩”“仨”或数量短语“数词+个”

东明方言表示人称代词复数时在人称代词“俺”“恁”“他”“咱”后增添合音词“俩”“仨”或数量短语“数词+个”。如“俺俩”“咱俩”“恁仨”“他八个”等。其用法与“俺”“恁”“他”的用法基本相同,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作定语时,需要加结构助词“嘞”。在老派东明方言中,无“你”“我”加上相应的数量短语表示复数。

例39:咱俩嘞姥姥都是会纺花嘞。

例40:他俩才去西藏回来。

例41:你有啥事叫俺俩。

例42:——这是谁干嘞好事?

——他仨。

例43:俺妈叫俺仨去外面扫地。

例44:那是他三个嘞奶奶,不是俺嘞奶奶。

例39“咱俩”修饰后面的“姥姥”,作定语,加结构助词“嘞”。例40“他俩”作主语。例41“俺俩”作“叫”的宾语。例42“他仨”在对话中单独成句。例43“俺仨”作兼语,即“叫”的宾语和“去外面扫地”的主语,两者合二为一。例44“他三个”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奶奶”。

2.3.2 增添数量短语“数词+班儿”

东明方言人称代词复数还可以在人称代词后加数量短语“数词+班儿”。“人称代词+数量词+班儿”表示人数时,表示的是一群人,是约量。如“俺两班儿”“恁几班儿”“他一班儿”“咱几班儿”等。

首先,东明方言中的“班儿”是随机组成的,只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做某件事情,都可以称为“班儿”,它们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兼语。

例45:恁一班儿咋还不赶紧走,都十点了。

例46:咱七妗子一会儿来看咱这一班儿了。

例47:咱一班儿啥时候聚一聚呀?

例48:等着吧,到点儿叫恁这一班儿来。

例49:这是恁一班儿嘞地。

例45中“恁一班儿”指的是“要走的这一群人”,作主语。例46“咱这一班儿”指的是“咱七妗子来看的这一群人”,作“看”的宾语。例47“咱一班儿”指的是一起要去聚聚的这一群人,在句子中作“主语”。例48的“恁这一班儿”指的是一会儿要过来的这一批人,作“宾语”。例49“恁一班儿”指的是拥有这块地的这些人,作定语,修饰限定中心词“地”。

其次,东明方言中的“一班儿”有时也可以指一个人,此时后面需要加上一些限定词,如“我自己一班儿”“我一个人一班儿”。

再次,东明方言“班儿”的用法类似于普通话中的“帮”和“伙”。董雪松[9]提出“帮”后面可以接各类述人的名词、由述人名词造成的变体、人的抽象化产物和动物。还提到“伙”修饰的表人名词在某种关系上比“帮”“群”更紧密,不仅是数量多的一些人简单聚在一起,而且多用于贬义,在语境中产生的贬义也可以用“伙”。

从次,东明方言中“班儿”与“帮”用法相似,但“班儿”后面不能接动物名词,“班儿”只能修饰指人名词。“伙”形容一群人聚在一起做坏事,这点也与“班儿”用法相似。与“伙”不同的是,“班儿”所修饰的表人名词褒贬皆可。

例50:你咋跟着一班儿小学生打游戏了?

例51:我到那儿一看,一班儿领导,可把我吓一跳。

例52:这一班儿是好人,那一班儿是孬人。

例53:夜个儿黑家,一班儿小混混搁公路上逮住那一个人打。

例50“一班儿”修饰的是“小学生”,指人身份的名词。例51“一班儿”修饰的是“领导”,为指人身份的名词。例52“这一班儿”修饰的是“好人”,为褒义词;“那一班儿”修饰的是“孬人”,为贬义词。例53“一班儿”修饰的是“小混混”,为贬义词。

最后,普通话中没有将“班”儿化,也没有“一班儿人”这种用法。结合上文发现“班”和“帮”用法相似,于是寻找古籍探讨东明方言中“班”是否与“帮”有联系。

总之,现代汉语中“班”和“帮”声母、声调完全相同,差异在于韵母的韵尾不同,“班”的韵尾为[n],“帮”的韵尾为[ng]。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进行筛选,分别以“一帮儿”“一班儿”“一班儿&一帮儿”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得到“一班儿&一帮儿”0例;“一帮儿”3例,且均见于《金瓶梅词话》;“一班儿”出现频次较多,散见于《水浒传》《精忠旗》《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国演义》《续金瓶梅》《长生殿》等37部书,共计120次。可见,“一帮儿”“一班儿”二者在传世文献中均出现过,出现时间均在明代及其以后,且“一班儿”出现时间早于“一帮儿”,使用频次亦多于“一帮儿”,符合一般认识上“儿化音”出现的时间范围。根据李思敬[10]所举出的“念心儿—念想儿”“替身儿—替生儿”二例,可以看出[-n]与[-ng]在音节儿化时,容易合流为一个音。因此可以认为东明方言中的“班儿”和“帮儿”在音节儿化时合流成一个音“班儿”,且在东明方言中“帮儿”已经消失了,并没有“一帮儿人”这种用法。

3 其他人称代词

东明方言的其他人称代词包括旁称代词、自称代词和统称代词。

3.1 旁称代词

东明方言的旁称代词只有一个,即“人家”,没有复数形式,东明方言中“人家”即“别人”的意思。“人家”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作定语时,需加结构助词“嘞”。

例54:人家早早嘞都把作业写完了。

例55:不能光听人家嘞,要有自己想法。

例56:人家嘞东西咱可坚决不能拿。

例54“人家”作主语。例55“人家”作“听”的宾语。例56中“人家”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东西”,加结构助词“嘞”。

“人家”与“自己”是对立的两个词,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它可以泛指、专指说话人和受话人以外的人,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

例57:把自己嘞事干好,别光想着人家咋样。

例58:恁班明明考了第一名,你咋不跟人家比啊?

例57“人家”其实隐含着泛指说话人以外的任何人。例58“人家”特指前一句提到的“明明”,与听话人进行对比。

3.2 自称代词

东明方言自称代词有“自己”“自个儿”,都可以用来指代主体本身。两者用法相同,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指代对象可以是人称代词和所有名词。作定语时,需加结构助词“嘞”。

例59:自己管好自己,别管人家恁多。

例60:他把自己锁到屋里了。

例61:自己嘞东西不放好,这会儿找不着了又赖人家。

例59第一个“自己”作主语,第二个“自己”作宾语。例60“自己”作介词“把”的宾语。例61“自己”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东西”。

3.3 统称代词

东明方言统称代词只有“大家”和“大家伙儿”,一般在用于比较重大或正式的场合。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作定语时,需要加结构助词“嘞”。

例62:今儿个是特殊情况,我把大家伙儿都喊过来了。

例63:这是大家嘞事儿,得大家一起想法儿处理。

例64:大家伙儿都吃好、喝好啊。

例62“大家伙儿”作介词“把”的宾语。例63“大家”作定语,加助词“嘞”,修饰后面的“事儿”。例64“大家伙儿”作主语,这种例子多见于结婚喜宴、小孩儿祝酒等比较重要的场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东明方言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俺”或“我”,第二人称代词单数用“恁”或“你”,第三人称代词单数一般用“他”。东明方言中三身代词的复数表示法使用了同字法、换字法和增标法。“俺”和“恁”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沿袭了近代汉语的用法。“咱”除了表复数外,也可以表达单数,这可以看作“咱”用法的一种活用。三身代词变为复数时还使用增标法,在人称代词后增添合音词“俩”和“仨”,增添数量短语“数量词+个”和“数量词+班儿”。东明方言中的“班儿”和“帮儿”在音节儿化时合流成一个音“班儿”。东明方言中其他人称代词“人家”“自己”“自个儿”“大家”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作定语时,需要加结构助词“嘞”。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56.

[2] 山东省东明县志编纂委员会.东明县志·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2:532-552.

[3] 张呈柱.东明方言语音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4] 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46-54.

[5] 李蓝.汉语的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J].方言,2008(3):224-243.

[6]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57-159.

[7]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58-110.

[8] 高玉峰.山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复数表示法[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3.

[9] 董雪松.量词“帮”“群”“伙”对名词性成分的语义选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6):170.

[10]李思敬.现代北京话的轻音和儿化音溯源:传统音韵学和现代汉语语音研究结合举隅[J].语文研究,2000(3):1-10.